首页 理论教育 当期望变成扭曲的价值观

当期望变成扭曲的价值观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孩子的悲剧在于,在成长过程中别人的声音总是大于自己的声音,即成长的主动权较低;而中国教育的悲剧就在于,父母、老师、社会都不由自主地夸大了学习的压力和学习不好可能导致的后果,让孩子将学习视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而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需要。这些都是有前途的工作;不像中国的父母只允许孩子作“非凡”的人。这样片面的价值观不仅无法实现,最终只会害了孩子。

01当期望变成扭曲的价值观

我问过很多父母,“你们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希望他今后能有好的前途,生活得比较富足”;“希望他能找到好工作,不要为生计奔波”;“希望他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希望他能有出息,光宗耀祖”……概括起来,父母们的期望无外乎是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确,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以上三点是每个家庭的渴望,但恰恰是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这种高标准不可能在每个人身上都实现。这样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多数孩子实际水平的要求,特别容易导致童年恐惧。

中国孩子的悲剧在于,在成长过程中别人的声音总是大于自己的声音,即成长的主动权较低;而中国教育的悲剧就在于,父母、老师、社会都不由自主地夸大了学习的压力和学习不好可能导致的后果,让孩子将学习视为一种沉重的负担,而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需要。

我们常常能听到父母这么“吓唬”孩子:“你要是不好好学习的话,连扫马路的工作都找不到!”,“你现在不听话,不努力,以后怎么办?睡马路、喝西北风吗?”稍一犯错误,甚至还不知自己犯了何种错误的孩子,一下子就被说成是没有前途、连生计都成问题的没用的人,难怪孩子也觉得自己毫无希望而想要放弃自己了。

img5

事实真是如此吗?一个不聪明的人,可能热情勤劳、能吃苦、很踏实;一个不会琴棋书画的人,也可以是很好的手工业者、很好的服务人员、很好的管理人才;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可能更愿意参加社会实践,从事与运动技能有关的职业。孩子生来具有不同的天赋和能力倾向,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既不科学,也不人道。

在美国,童年恐惧发生的概率要比我国低得多,因为美国的父母愿意教育孩子成为他们自己希望成为的人。他们告诉孩子要活出自己的人生,你可以开花店、当售货员、学习美容美发、饲养动物……这些都是有前途的工作;不像中国的父母只允许孩子作“非凡”的人。这样片面的价值观不仅无法实现,最终只会害了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