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做一个动手高手

让孩子做一个动手高手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现在很多家长都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时候,把一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助手,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体积。孩子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孩子手脑结合,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家长应认识到任何一种新的动手技能都要以一些原有的动作为基础。

让孩子做一个动手高手

孩子有了动手能力,他就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手和脑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大脑中,负责和指挥手的部位,要比负责和指挥脚及其他器官的部位大得多。心理学认为,手不但是劳动的器官,而且是认识的器官,手巧的孩子肯定聪明,特别是儿童,他的动作发展在智能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小孩子认识球,不是听妈妈讲的,而是自己去摸、去拍、去按、去踢,在实践中感知球的特点。这就是说,活动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活动的满足就是思维发展的满足。手越动越巧,脑子越动越灵,手脑并用,就能“心灵手巧”。

所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才会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主张通过培养动手能力,来促进智力和能力发展。

爱迪生上小学时,对学校的新教具很好奇。他把教具全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老师,我看你不对哟!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

正是受到妈妈的鼓励,爱迪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最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现在很多家长都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他们以为只要孩子聪明,拥有渊博的知识,孩子的未来和成功就有了保障。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继续说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泡的时候,把一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助手,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体积。因为灯泡的形状并不是一个很标准的圆,所以那个助手弄了一个上午,也没有计算出来。爱迪生从外边回来,看见助手还在计算,不禁很是惊讶。那个助手没有完成任务,也很不好意思,连连道歉,并说这个形状很不好计算。

爱迪生没有说什么,他接过玻璃壳,在里面注满了水,然后倒进杯里。结果一下子就出来了,而且绝对准确,助手惊得目瞪口呆。

要论知识,助手是大学化学专业的高材生,绝对不比爱迪生的知识少,甚至还要渊博得多。但是为什么爱迪生能成为发明家,而助手只能成为助手?因为,同样的知识在不同人的手中,作用是不相同的。爱迪生不但拥有知识,还拥有高强的动手能力和经验。这充分说明了,本事比知识更重要——拥有知识并不难,但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这些知识非常不易。

所以,孩子不仅仅要获得知识,更要懂得运用知识。父母如果只注重培养孩子的知识和智力,那么,你的孩子就只能成为“助手”,而成不了“爱迪生”。

孩子是21世纪的栋梁,他们将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儿童期又是一个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这就要求父母必须把孩子培养得思路更开阔些,胆子更大些,当然,动手能力更强些。

舟舟在很小的时候,看到妈妈在洗衣服,她觉得很好奇,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当时妈妈也没拒绝她,而是给她一个小盆,一条手帕,“好了,你自己洗吧”。

舟舟很开心,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小手使劲地搓。到现在,舟舟上大班了。妈妈有时会说:“妈妈累了,你自己的袜子、手帕能自己洗吗?”

舟舟非常高兴,感觉你重用了她,还真像模像样得洗好了。不管干净不干净,妈妈每次都表扬她。从此,她的积极性更高了。

在幼儿园里,舟舟在老师的系统教育下,兴趣爱好也逐渐显露出来了,她特别喜欢做手工。回到家里,手工纸、胶水、剪刀就不离手。每次在学校做回来的手工,总会被老师表扬,说她动手能力强。舟舟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已不满足现有的一些手工制作。

为了让舟舟更好地发展动手创造能力,妈妈专门到书店去买了做手工的书。回家以后,只要有空,妈妈就和舟舟一起动手做,尽量只指导不代劳,让舟舟自己动手。每次做完一只兔子或是风车、鱼等,妈妈和舟舟都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当然也不是每次都能顺利完成,舟舟几乎每次动手都会碰到一些小问题。于是,妈妈就鼓励她,让舟舟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她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她逐渐具备敢于设想、敢于尝试、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品质。这对舟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孩子在动手做事情的过程中,手的动作是在脑的活动支配下进行的,对手的刺激就是对头脑的刺激。孩子手的活动越灵活,大脑的活动就越灵活。所以,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基础,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基础。

德国的产品之所以能够以质量好而闻名全球,除了企业拥有完善的质量体系及德国工程师的完美追求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这种动手教育。德国人的动手能力很强,这与德国人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内容有很大关系。

德国人家家都有个“小工厂”,孩子们从小就被要求自己动手,组装、拆卸电子机械部件。克莱门特家的“小工厂”设在地下室里,大概有十四五平方米,中间摆着一个大工作台,工作台下面是许多个小抽屉,里面装满各种规格的钉子、螺丝、垫圈、管件、电子元件和材料等。靠墙摆放的一排工具柜就像个工具展览馆,从简易工具到现代化工具,从木工、瓦工工具到钳工、焊工工具应有尽有。“工具多有好处,会促使人自己动手,让人变得能干和勤奋。”克莱门特说。

实际上,克莱门特家的两层小楼除了设计和建造需要请人帮忙外,其余的如房屋装修、厨房和卫生间的设计和安装等,还有刷墙、铺地板、拉电线等都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杰作”。此外,他们家里的汽车、游艇、家用电器或者上下水管道出了问题,全都是他们自己修理。

做父母难,做个智慧型父母更难。孩子动手做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孩子手脑结合,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如果您真正爱孩子,就要创造条件满足孩子“自己做”的需要,多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不要用您的“过度操心”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呢?

一、培养孩子动手操作的兴趣。孩子认识事物,学习操作,往往受情绪影响。因此,你可以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来激发兴趣。如对孩子说:“这个玩具多酷啊,要是你能做出来,那就更酷了。”你以各种形式促使孩子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这样孩子就不会把操作当成是一种负担。

二、具体指导,循序渐进。家长应认识到任何一种新的动手技能都要以一些原有的动作为基础。例如打字,虽然是第一次练习,但如果过去学过弹钢琴或电子琴,其中所包含的按键动作,就会对打字有帮助。所以,小学生从小培养各种动手能力,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工作都大有好处。

三、为孩子的动手操作创造条件。日常生活中可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操作内容。如引导孩子自制玩具,可让孩子综合运用折、剪、画、编、扎、钉、粘等方法。又如引导孩子作科学小试验,可为孩子准备纸、布、线、胶水、木块、磁铁、各种小瓶、塑料小管等。除此,父母还可引导孩子修理玩具、修补图书、洗刷鞋袜、铺床叠被等,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活跃了家庭生活气氛。

四、教给孩子操作的方法步骤,鼓励他大胆的操作,不怕失败。家长的语言和动作要简练清楚,不要嗦,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

五、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说到做家务,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太小,做不了什么家务,而且做起来还老是帮倒忙,几次之后,干脆就叫孩子不要做家务了。其实,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就应该从一些小事做起,习惯都是在点滴之间培养起来的,有了一个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刻意培养孩子自己倒水喝,用筷子吃饭,学习擦桌子扫地,自己整理玩具,洗手绢等。既培养了手的技巧也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六、帮助指导孩子总结经验,使孩子明白怎样做会做得更好。在孩子操作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和及时指导,不断帮助孩子总结经验。

七、开展各种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动手操作是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家长可通过一些游戏活动为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指导孩子做折纸、剪贴手工、用筷子夹玻璃球、撕纸屑做图案的游戏等。这些游戏孩子不但感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

八、注意对孩子多鼓励。孩子做事往往不尽人意,大人既不要多批评,更不能接过来自己代办,否则容易伤害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产生依赖思想。如他们擦玻璃、桌椅等,尽管擦得不干净,但我们还是要夸他们爱劳动,擦得真干净,事后当他不在时再打扫一遍。

img40

以上只是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中的点滴做法。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孩子的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学习中的动手能力、游戏中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等,只有让孩子经常参与操作,才能使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