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学会做事有计划

让孩子学会做事有计划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莹莹做事没有一点条理,自己的房间也总是乱七八糟的。她跟莹莹约定,做暑假作业的时间只有半小时。从那以后,莹莹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提高了,而且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她都会有意识地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限,有计划地去做了。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有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实践性的锻炼最能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向孩子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并给孩子的各项行为制订一些计划。

让孩子学会做事有计划

让孩子学会做事有计划有计划地安排时间,是孩子开始自主生活的标志之一,也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

做事有计划,不仅能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处理各种事情。那些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常常得益于做事有计划:

福井谦一上学时化学测验总是不及格,曾因此打算放弃学业。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制订了学习计划,从头补起,从不及格到及格,成绩扶摇直上。198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竺可桢上中学时身体瘦弱,为了强健体魄,他制定了详细的锻炼计划,并手写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格言时时提醒自己。此后,他闻鸡起舞,从不间断。自从锻炼身体后再也没有请过一次病假……

著名作家张海迪5岁时就残疾了。她非常想上学,但又不能去学校读书,于是她的爸爸妈妈利用下班的时间教她。

有时,张海迪实在感到疼痛和疲倦,连作业都无法完成,她就对妈妈说:“妈妈,这些作业明天再做,行吗?”妈妈却郑重地说:“今日事,今日毕。”听了妈妈的话,张海迪明白了,她要和学校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完成作业,不能拖拉。她还给自己订立了学习计划,要是不完成当天就不睡觉。

就这样,最终她把小学、中学的课程全部学完了,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并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小到身边的点点滴滴,大到一生的目标追求,计划都是不可缺少的。做事有计划不仅是一种习惯,更反映了一种态度,它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

许多孩子都有早晨起床找不到袜子、学习用品或者生活用品的现象,这便是做事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坏习惯。做事情缺乏条理、没有计划是儿童时期的一种自然反应,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引导,孩子们往往会养成不良的习惯,从而给一生带来麻烦。

学会有计划地安排时间,是孩子开始自主生活的标志之一。很多父母一不小心就成了子女的保姆,大事小事都替孩子做,从而使孩子做事杂乱无章,没有一点计划——玩的时候就玩个天昏地暗,作业想做就做,什么都凭个人喜好和一时兴趣。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只有让孩子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有条理地学习和生活,孩子才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

莹莹做事没有一点条理,自己的房间也总是乱七八糟的。放暑假后,天天到处玩,说好一个月完成的暑假作业,都开学了还没写几个字。妈妈看到了,心里是又气又急。

有一次,妈妈想了一个办法。她跟莹莹约定,做暑假作业的时间只有半小时。然后,妈妈把闹钟上好。同时,莹莹开始做作业。半小时一到,闹钟就响起来,莹莹还差两道题目没做完,向妈妈投来求助的眼神。但是,妈妈毫不犹豫地说:“时间到了,你不要做了,睡觉吧。”

第二天,妈妈把莹莹没做完作业的原因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支持妈妈的方法。这天晚上,妈妈又上好了闹钟,莹莹一开始做作业就抓紧时间,效率明显提高。仅仅一个星期,莹莹居然顺利地在半小时内做完了作业。

从那以后,莹莹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提高了,而且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她都会有意识地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限,有计划地去做了。

对于孩子来说,做事有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处理应该处理的事情而不会手忙脚乱。做事没有条理的人,他将无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无法很好地进行学习和工作。

一、让孩子做事有条理。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么,父母都要让孩子做得有条有理。例如,房间摆设井井有条,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以免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晚上睡觉之前,整理好书包,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做事一定要有条理、有计划。比如,家里要整理得井井有条,东西不要乱放,看完的书要放回原处,衣柜里的衣服要分类摆放等,这些细小的行为都可以促使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当然,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恒心,并且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进行适时引导。

二、父母要做好示范。

要让孩子做事有计划,父母可以向孩子示范自己的计划。即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孩子,并且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帮着计划。比如,在周末的清晨,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今天我想好好安排我们的生活,吃完早饭后,我们到公园去看花展,然后回来吃午饭,午饭后你小睡一会,一点钟我们去少年宫学画画,三点我带你去海洋馆,回来后,你要写一篇一天的见闻,你觉得这样安排好不好?”

这种示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而且,他能够学着去安排自己的事情。

三、给孩子安排计划的机会。

如果孩子对父母的计划提出了疑问或者孩子有了制订计划的意识后,那么,父母就可以让孩子来安排、计划一下了。

比如,一家人有老有小,在周末的时候去公园游玩,孩子往往会喜欢玩一些新奇刺激的活动,像碰碰车什么的。于是,可以让孩子将一些活动,如划船、拍照、玩碰碰车、钓鱼,按一定的次序和时间来安排,既要照顾大家,也要考虑个人的喜好。如果孩子安排得合理,就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得不合理,就要跟孩子讲清为什么不合理。

这种实践性的锻炼最能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更应该让孩子自己来安排和计划,这样孩子能够更好地遵守自己的计划。

四、让孩子按计划办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向孩子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并给孩子的各项行为制订一些计划。当然,这些计划的制订应该让孩子参与进来,与父母一起来制订计划。

当计划制定了以后,孩子必须按计划办事,不能半途而废。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讲,父母应该要求他们在玩的时候自己把玩具拿出来,玩完以后自己收好;对小学生来说,就要要求他们看书做作业的时候要认真,写完以后才能去玩;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要求他们做事有责任心,自己把握做事的进度。

五、教孩子做事之前定计划。

德国人非常注意做事的计划性,在子女教育问题上,他们也十分注重引导孩子做事要讲究计划。

如果一个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我周末想去郊游。”他的爸爸不会直接说“好”或者“不好”。他会问孩子:“你的计划呢?你想跟谁一起去?到什么地方去?怎么去?要带什么东西去?”如果孩子说:“我还没想好。”爸爸就会对他说:“没想好的事情就不要说。如果你要去,就要先做计划。”这样,德国孩子做事一般都比较严谨,做事之前往往会有周密的计划。当你的孩子逐步习惯了在行动之前做计划后,他就会养成先计划后办事的好习惯。作为父母,你可以耐心地与孩子讨论他的计划,并使计划趋于可行,那么,孩子也就悄悄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六、形成时间紧迫感。

让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首先要给他规定一个时间期限,让他有紧迫感,不能总觉得还有明天,反而一拖再拖。孩子越有紧迫感,才能珍惜时间,做事才有效率。

七、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做好一件事情也需要一步一步地来。一个好的计划,应该是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的。时间安排得太满,会使孩子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久了只会积蓄压力。时间安排得太松,又会使人懒散。张弛有度的节奏能帮助孩子更有效率地达到目标。所以帮助孩子制订计划的时候,不能太心急,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立节奏,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觉得不是很妥当,还可以根据实际的进程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