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文化力建设案例与分析

学校文化力建设案例与分析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有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学校文化力的价值取向明确,并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学校放手让全体学生参与制度文化的建设,参与各类规章制度、节日活动实施方案的制订。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学校文化形成了良好学校文化力,所以帕夫雷什中学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圣地”。

第四节 学校文化力建设案例与分析

在教育领域中,“学校文化力”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与发展的动力。“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这一观点,已得到全社会广泛的认同,而学校文化力的构建也日益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外基础教育的健康、蓬勃发展中,不仅涌现出许许多多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形成了诸多极富个性的教育管理特色,而且,许多国内外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学校文化力形成了对内的凝聚力,对外的辐射力,提升了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国内外许多中小学学校通过文化引领发展,文化造就名校的成功个案五彩斑斓,精彩纷呈。我们在国内外中小学校的文化建设个案中不断学习与梳理,不断学习与思考,探索学校文化力的价值取向、载体特色、运行机制、生态关系及综合效能对学校文化的创建产生力的影响与功效。现在,我们从许多国内外学校文化力建设的成功个案中选取了五个案例,呈现给大家,希冀打开思路,反思总结,提升学校文化力,打造学校硬品牌。

案例介绍

案例一:享誉世界的“教育圣地”——前苏联帕夫雷什中学

帕夫雷什中学,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苏霍姆林斯基用毕生的教育探索成就了它,他使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变成了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这所苏霍姆林斯基长期工作的“快乐学校”,现已成为我国许多教师向往的教育圣地。苏霍姆林斯基留给后世的教育遗产被誉为“活的教育学”,虽然历经时代变迁,却仍散发着鲜活的生命力。时至今日,帕夫雷什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工作体系依旧以培养人道主义价值、仁爱思想为目标,努力为每位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帕夫雷什中学实行11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5年、中学4年、高中2年。让学生成为热爱母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书籍的人,成为一个无私、高尚、大写的人,是帕夫雷什中学的教育理念。这一办学思想,充分体现在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以及实施过程中。

1.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①精神文化的建设。开展“知识班会”活动。从一年级至十一年级,每个年级均有知识班会活动的具体内容与目标:一年级要求学生看日出,并把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画下来、写下来;二年级要求编故事和童话;三四年级举行“读书晚会”……所有的知识班会活动,是为了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对集体智力生活的贡献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读书节”、“劳动节”“科技节”等活动。

②物质文化的建设。帕夫雷什中学师生共建校园物质文化,举行卫国战争英雄雕塑的设计活动,师生共建了三位英雄雕塑,现坐落于学校的橡木园。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要求学校每一个角落展示学生作品,要求师生共同布置富有特色的教室,要求全员参与校园美化活动。

③制度文化的建设。让全体学生自主参与制度文化的建设,制订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和节日活动实施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2.坚持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信念。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的信念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培养学生的道德信念,进而逐渐形成道德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认识能力和创造才干;使健康、劳动和审美成为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因素。

3.注重劳动实践教育。注重教育实践是帕夫雷什中学的一大特色。将课堂上的课程教学、课外学科小组的探索性活动与相应水平劳动技能相结合,知、情、意、行各方面的人生内容在劳动中融合人生的探索活动。

4.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教育生活。在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付诸实施的过程中,帕夫雷什中学独到之处在于,它特别关注学生“丰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21]

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够把一所地处农村的帕夫雷什中学变成“教育圣地”,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主要原因就在于苏霍姆林斯基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学校文化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对内的凝聚力、对外辐射力以及发展的原动力。这所学校的成功对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1.形成有核心价值的学校文化力引领学校前行。帕夫雷什中学有明确而统一的教育信念:“坚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帕夫雷什中学的师生认同这一教育的理想“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积极参与者”,并努力追求这一教育理想。学校尽力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才能,关注着每个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有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学校文化力的价值取向明确,并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学校文化力价值取向的明晰与正确,引领着帕夫雷什中学朝着教育理想努力前行。

2.注重文化创建,促进师生发展。帕夫雷什中学以其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校园环境的建设的范例。帕夫雷什中学学校物质环境建设的成功也可以说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成功,师生全员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设计:校园的绿色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都是在师生共同参与建设中进行,学校每一个角落都展示着学生作品,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布置、设计着富有特色的教室。师生共建校园物质文化,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人格得到了塑造,为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保障。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孩子体会了创造的幸福,学生在劳动中,在实践体验中受到教育,促进了发展。在师生共同参与中、在师生亲手实践中进行,学校文化得到认同,文化产生了对内的凝聚力,学校文化形成了良好文化力。

3.师生参与建设,形成文化共识。学校放手让全体学生参与制度文化的建设,参与各类规章制度、节日活动实施方案的制订。因为全体学生参与各类制度的建设,所以学生就会将各类规章制度最后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学校文化得到师生的趋同、认同,学校文化力的运行机制有效,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原动力。

帕夫雷什中学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努力使学生感到这是真正的“快乐学校”,师生在学校有幸福感,师生精神面貌好,领导、师生认同学校文化的建设,领导、师生关系融合。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帕夫雷什中学的学校文化力在学校内部发挥凝聚功能、在学校外部发挥辐射功能,学校文化力的综合效能好。学校文化形成了良好学校文化力,所以帕夫雷什中学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圣地”。

案例二:文化铸魂的“和谐校园”——上海市建平中学

建平中学创建于1944年,是上海市重点中学,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位于浦东杨浦大桥西侧,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雅,景色宜人。今天的建平中学作为浦东最具影响的品牌名校已走向集团化,下设3个分校,建平的优质教育资源已辐射到千万个寻常百姓家,学校以其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模式、卓越的教育成绩,蜚誉海内外。“合格加特长”、“规范加选择”的建平教育模式令世人瞩目。“建平中学”成为上海市最具特色的服务商标。

建平中学形成以课程文化为中心,以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为构成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格局;实现建平学校课程体系校本化;出名牌教师,出品牌学科,出研训文化;曹路校区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富有审美人文气息的学校文化环境;初步形成科学化、网络化、人文化、民主化的学校管理系统,强化人文关怀,实现学校管理的清晰、协调、简洁、高效;推进“四个文化”内涵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文化素养,增强“四个文化”的辐射功能,扩大建平中学在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影响。

建平中学的发展,建平中学能成为上海市的著名商标,这是建平中学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是文化管理的成果。用文化立魂,以课程立校,这是建平人确立的发展思路。建平中学倡导建平新文化,努力构建一个以开放、民主、和谐、进取为内涵的,包括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管理文化在内的现代学校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合格+特长”、“规范+选择”作为建平中学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是一个生成性的、发展性的思想体系。着眼规划,着力特色,科学的教育模式,提升了学校文化力,促使建平中学成为了上海市的服务商标。

案例三:飘溢书香的“诗化校园”——四川成都市草堂小学

浣花溪畔曲水流觞,杜甫草堂文韵千年。四川成都草堂小学位于举世闻名的杜甫草堂附近,成都有名的浣花溪从草堂小学旁边流过,是一所地处城乡交界而独具特色的现代学校。这是一所流淌诗歌、飘逸书香、倡导活动、崇尚锻炼、重视习惯养成的学校,一所以诗歌教育为主题的品牌学校。独有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成就草堂小学清雅幽静的治学环境与70余年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这里,“诗文化”作为学校独具特色、极富知识、智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弹奏着学校文化润物无声的清音。

草堂小学提出了以“植养人文气韵,基奠诗化人生”为特色的文化治校的基本工作思路:以草堂文化和杜甫精神为背景,以管理文化为灵魂,以师生文化为主体,以校园环境、社区环境为空间、以民族文化教育行为实践为路径,以师生幸福为目标,营造特色鲜明的草堂教育品牌文化。

草堂小学把以“诗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品牌。“校园诗歌节”、“诗歌义卖会”、“草堂诗社”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与诗歌为友。人文的草小人让每一个细节都力求文化与诗意,民主与尊重,用诗歌构筑学校文化。

1.确立环境设计的目标。草堂小学确立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诗歌教育、诗意教育。草堂的孩子都能写诗、读诗、背诗,不在于写多少诗,出多少诗人,而是要让每一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都保持诗的灵性,洋溢诗的真善美。诗意,成为草堂小学的一种教育理念和追求,成为草堂人教育、生活和学习的方式。草堂小学着力打造“诗文化”学校文化环境。

2.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学校需要一种氛围,学校文化的氛围,文化育人的氛围。学校文化重在陶冶、重在感染。草堂小学非常重视两方面的整体设计:一是学校的主色调。学校要青春、有朝气,所以草堂小学选择绿色作为主色调;二是学校的主体物语是诗歌,学校的墙上、地上、树上,处处都是诗。草堂小学的氛围叫做“草堂故事“。草堂的故事来自诗人,故事里有小动物,有丛林、树木,有鲜花。只要走进草堂,就可以看到它的亲切、平和,品到它的诗意、柔软,品到教育的温馨、温暖。

3.彰显学校文化的主题。学校文化一定要有自己的主题,草堂人提出“植养人文气韵,奠基诗话人生”的校园文化的主题,并提出了以草堂文化和杜甫精神为精髓的草堂教育品牌的构想。草堂文化的主题是诗文化,其中又以杜甫的诗为主,杜甫是草堂人唯一的偶像。学校有了主题文化,还要有与学校主题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如:教室文化和办公室文化、楼道文化和走廊文化、卫生间文化和角落文化、功能室文化与角落文化、教学楼文化和园区文化。草堂小学有自己的学校印章、校徽、学校形象娃娃、学校形象棋等。草堂小学的一切都浸润着一抹诗意,使草堂小学成为“诗化”校园。

学校文化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展示出一所学校的独特的风采。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办学理念和内蕴的精神魅力。草堂小学的学校文化独特之处就在于诗歌教育与诗意教育,形成“草堂文化”。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1.明确文化方向,营造育人氛围。草堂小学的“诗文化”主题文化营造了浓郁文化育人环境,草堂小学明确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有自己的办学思想。经营学校文化,发挥文化力的凝聚功能,辐射功能。在学校文化力的积极作用下,草堂小学成为以诗歌教育为主题的品牌学校。

2.彰显文化主题,打造教育品牌。草堂小学的“诗文化”“草堂故事”成为草堂人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信念是“草堂文化”的支柱:得到草堂人的认同;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学校文化力产生了促进草堂小学发展的原动力。

3.重视文化建设,提速学校发展。学校的发展在于文化的拓展,学校的兴旺在于文化的发展,学校的名气在于文化的影响。学校文化是教育的基本内核,是学校工作的轴心,更是育人的根基。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文化形成了好的学校文化力,能积极推动学校的发展。

案例四:尚礼特色的“儒雅校园”——江西南昌县莲塘第三小学

莲塘三小坐落于南昌县美丽的澄碧湖西面,地处澄湖中路以北,成立于2005年9月,是所年轻、漂亮、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学校。学校以“传承历史经典,挖掘人本潜质,整合时代优秀”为己任,以“尚礼教育”为特色,以“莲的精神”为支撑,以“以师生为本,为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理念,在“尚礼文化”引领下,仅短短几年时间内就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村级扩建小学成为南昌市名校,学生由2005年的400余名骤增为现在的4600余名,近年来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同仁纷纷来校参观考察。

莲塘三小着力打造“尚礼特色教育”,营造“尚礼文化”氛围,走“特色亮校,文化润校、科研兴校、素质强校”之路,朝着“培养知书达礼,学有所长的学生;造就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教师团队;创建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名校”的目标奋进。其主要做法是:

1.明确办学特色。学校精神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并为师生认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整合和结晶,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作为一所新校,莲塘三小更需要寻求精神的支撑,文化的凝聚。但学校不会自动生成学校文化,需要三小人在传承历史经典、整合时代优秀、挖掘人本潜质的过程中,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儒学经典中的“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让三小人萌发了“立校于礼,以礼治校”的办学思路。“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让三小人找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尚礼”。

2.确立发展目标。莲塘三小创校之初,学校领导组织全体成员参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大议论,通过讨论寻找全体三小人认同的发展目标。三小人在分析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校的现状,确定了“以礼治校、以礼治教、以礼治学”的办学特色,“以师生为本,为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理念,“莲的精神——正直谦让、和谐向上”的学校精神,确立了“培养知书达礼、学有所长的尚礼之生,造就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尚礼之师,创建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质量一流的尚礼之校”的办学目标,并对学校的远期、中期、近期发展进行三年规划。

3.经营尚礼文化。营造“尚礼”的物态文化:打造“尚礼”的景观,形成了“一心、两轴、三脉”的物态文化。突显“尚礼”宣传,实行墙壁文化,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说“礼”、讲“礼”,营造“尚礼”的文化氛围。创建尚礼的设施,创建了校史展示室、心理咨询室、健身房等。

塑造“尚礼”的精神文化。创设健康的尚礼氛围,制订发展的尚礼理念,对学校的远期、中期、近期发展进行三年规划,撰写“礼”的文章;编写“礼”的三字经;办好校报《三小视点》;召开“礼”为特色的冠名沙龙;举行“三小发展论坛”。收获丰硕的尚礼成果,礼脉案例库、礼脉课程库、礼脉楹联库。

打造“尚礼”的行为文化。围绕“尚礼”主题,学校开展各种活动,提升师生的行为文化:开展尚礼主题活动;评选尚礼先进人物;开展专题读书沙龙;开展快乐星期三活动;评选尚礼之星;举办学生的校园吉尼斯;成立乐脉三团(经典舞蹈社团、古典民乐社团、采茶戏小剧团)。

形成学校制度文化。学校不断修改完善科学的管理办法,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以制度改革对学校进行系统建设,对教师评价制度进行改进,用评价激发教师的内趋力和职业幸福感。学校形成了特色制度,构建了学校团队管理模式及分享式会议制度。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作为新校,其校园文化需要规划需要经营,也必需经过积累、沉淀的过程。我们分析其文化力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这个学校是怎样通过文化力推动学校发展的。

1.着手规划,提升学校发展的原动力。学校要持续发展就要着眼规划,建立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莲塘三小着眼规划,在全体员工参与讨论中制订了学校近、中、远期的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三小人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着眼规划,学校文化形成的文化力提升了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使学校的发展得以提速。

2.着眼理念,提升学校发展的凝聚力。作为一所新校,莲塘三小需要寻求精神的支撑,文化的凝聚。学校着力打造“以礼治校,以礼治教、以礼治学”的办学特色,彰显“以师生为本,为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四个一流”的办学目标。学校核心的价值取向,提升了莲塘三小发展的凝聚力。

3.着力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的竞争力。学校特色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没有特色,就必然缺乏竞争力。莲塘三小确立了“尚礼特色教育”,形成了“尚礼特色”的学校文化,“特色亮校、文化润校”的成效显著。学校围绕“尚礼文化”,做足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文章,营造“尚礼”育人环境,开展“尚礼”系列活动,提升“尚礼”精神文化,形成“尚礼”的行为文化。莲塘三小着力特色,提升了学校文化力的核心竞争力。

一所学校要想办得有品味,就要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要着力提升学校文化力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学校的发展力。

案例五:匠心独运的“袖珍学校”——山东胶州市向阳小学

山东省胶州市向阳小学,始建于1960年,是一所镇办学校,学校不大,不足9亩地,人均占地不足3平方米,只有一座1800平方米的教学办公楼,所以被专家戏称之曰“袖珍式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2100余名学生,90多位教师。而且,它的一草一木、边边角角、处处都充满着教育的匠心独运,闪烁着智慧的奇思妙想,其体现出来的独特、灵动和“玄机”令人击节赞叹。仅近三年间,就有3000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同仁来校参观考察。它的特色蜚声国内,响誉齐鲁大地。下面从文化角度分析,这所学校的文化力是如何形成的。

1.厚重的文化气息。向阳小学在“袖珍地盘”做足文章,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把学校办成培养学生聪明才智的校园,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乐园,陶冶学生美的情趣的花园,使每一个角落都起到育人的功能。无论是学校的围墙,还是教室的墙壁、乃至学校的树木,都运用到了文化的宣传上,就连航海模型的水池,也把世界地图画进去了,而且将文化智慧向空中立体发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将“中国节气”、“中国之最”、“世界之最”、“世界国旗”、“中国城市别名”、“中国城市市花”等喷绘成精致圆筒,以学生的高度为基准,捆绑在操场北边的八棵大树上,组成一组“文化林”。孩子们在树下玩耍,抬头就以看见,玩耍之余吟诵几句,吸收了传统文化更多营养,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很多知识。

2.独具匠新的空中植物园。学校在教学楼顶层的平台上建了一个300平方米的“空中植物园”。这项设计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变成了孩子们实践的“课堂”。植物园中,不仅有许多美丽的花卉,而且在花盆里还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蔬菜,这些蔬菜都是学生自己种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种植的乐趣,体会劳动的成就感,并从中获得一些必要的种植知识和生物常识,每年还可以为学校创收9万元。学生对植物生长进行对比实验,从中仔细观察植物生长对养分、阳光、水分等环境因素的要求。每天,负责对比实验的学生都会来仔细观察,并作好记录,及时形成分析报告。一个空中植物园是集学生素质教育,美化校园和创造收入于一体的智慧经营。

3.发挥“IC效应”。IC是英文集成的缩写,小体积,大容量而又高效率。师生们在简陋的条件下,发挥IC效应,大做文章。学校把门厅和洗手间两侧建成了阅览室,教学楼的走廊变成了“德育长廊”和“艺术长廊”,利用防火通道两侧建成了雅致的“小画家沙龙”,在校园一隅和国旗台后侧及各层楼的墙壁上,共建成达100多平方米的“艺术画廊”,连走廊的散热片上方也装上了木搁板,用来陈列师生的每日作品,就是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少先队室里,也摆放了同学们近几年来获得荣誉缩影上千件。向阳小学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一部“向阳百科书”。“向阳百科书”是IC工程的精典作品,它在一间只有19平方米的德育室中占有“一壁江山”。但它却将校史资料、教育法规、治校方略和教育成果等内容高度浓缩于72块展牌之中。向阳小学淋漓尽致地在“袖珍”中做足了文章,为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4.构建“2433工程”。“2433工程”是向阳小学美育的一个主体工程。“2433”即2个4和3个3。2个4包括:突出办学中的养成教育、电化教育、创造教育和艺术教育这4个特色;做到优化干部、教师队伍和学生3支队伍,优化学校管理,优化教学过程,优化育人环境这4个方面。3个3包括:把学校办成培养学生聪明才智的校园,发展学生兴趣的乐园,陶冶学生美的情趣的花园;抓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三风建设,构建校风要正、学风要浓、教风要好的教与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3个样子:学校要有学校的样子,教师要有教师的样子,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实践教育实践过程中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转化环境的一种整合和结晶,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学校文化是学校活力的内在源泉,也可以说是学校的灵魂。向阳小学用心做教育,用心经营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创新让这所“袖珍学校”成为品牌学校。向阳小学的学校文化形成了良好的学校文化力,学校文化力发挥了内在的凝聚功能,外在的辐射功能,提升了学校发展的原动力,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力也促使向阳小学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形成自己的匠心独运的特色,成就了“袖珍学校的大手笔”。

1.明晰办学目标,形成激励效应。向阳小学确立了“以美育人,育美的人”的办学指导思想,并以将学校办成一所“实验性强、教育教学质量高、三风好、有特色、全面发展的新型学校”为目标,加强学校管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注重艺术教育。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向心凝聚校为家,求索创新图国强”为校魂,以“路石、人梯、红烛、春蚕”为师魂。加强学生思想的管理,在全校学生中喊出了“向阳少年、领先一步”的口号,并将“走好人生第一步,讲德知法学做人”确定为生魂,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学会做人。向阳小学的学校文化力价值取向明确,学校办学目标得到师生的认同,学校文化激励着向阳人积极向上,奋发努力。

2.改善育人环境,发挥育人功效。环境即教育。环境文化是外显的学校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向阳小学校园环境文化优美高雅,全校20处景观,立体布局,新颖别致,熏陶渐染,润物无声。学校的每一个廊柱、每一面墙壁的每一处点缀,都独具匠心,极富创意,散发出迷人的教育魅力,迸发着强大的育人功能。书香校园的构建,使学生在优美的景观环境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感悟人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向阳小学学校文化力的载体特色鲜明,学校的硬件环境优化,自然环境育人,学校的网络设施为师生发展提供了支撑。学校文化形成了良好的学校文化力,促进了师、生、校的发展。

3.经营学校文化,提升教育效能。向阳小学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建成了“三室”、“一苑”、“一角”、“一长廊”的校园文化体系,学生置身其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感染;学校以“2433”教育工程为落脚点,提出了“向阳少年,领先一步”的口号,它不仅在管理上要领先,而且要做到教学上的领先、投入上的领先,使这些校园文化的积淀变成师生的内动力。如“你仍掉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长期以往,会烙印在师生头脑中,校园里许多设计独具匠心,学校从实际出发确立的职责文化,形象文化,激励文化,行为文化,时刻促进师生对美的追求,激励着师生奋发努力,领先一步。向阳小学注重学校文化建设,良好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发展,让向阳师生感到成为向阳人的自豪与骄傲,学校文化力的综合效能好。

学校是教育的圣地,教育是启迪人心智的钥匙,向阳小学匠心独运的智慧经营学校文化,让这所“袖珍学校”流光溢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