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学习时如何陪伴

孩子学习时如何陪伴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袁博,原翠园中学学生,被誉为环保少年作家、深圳阳光写作代言人。布什家的朋友布朗夫人的儿子先天弱智,布什夫人建议她坚持给儿子读书。在亲戚们送孩子礼物的时候,布什夫人告诉他们书就是最好的礼物。她父亲说,孩子从小在学习时,他们就不陪在她的旁边,但他们的习惯是在别的房间看书或看电视陪伴她。如果孩子懂得这份来之不易的爱,父母就值得陪伴和牺牲。吴章鸿是一名普通工人,一个离婚8年的单亲妈妈。

二、孩子学习时如何陪伴

1.融入孩子的学习中去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家长要做孩子读书的榜样。专家们建议,家长应当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在读书。尽管成年人可能会把读书视为一项个人活动,但有的孩子却希望一起读书。有的小孩子不仅喜欢听爸爸妈妈给他们读书,而且喜欢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读书,随时听到爸爸妈妈的指导与讲解。

“引导那些不情愿读书的孩子热爱读书,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你永远也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拉尔非特说,“热爱读书,是你可以赠给孩子的最伟大的礼物,它比你花很多钱安排孩子上私立学校更好,比你赠送孩子一台电脑更好,甚至比哈佛大学的学位更好。热爱读书可以改变一切。”

有一个农村的妈妈,自己读书很别扭,就请家教。每当老师在教孩子时,她也在听,也在学,像小学生一样问这问那。有时候,并不是自己问懂了,关键是孩子感受到学习氛围,有时候妈妈不会的,孩子会呀;问各种问题,也启发了孩子的思路。每次到县城来,妈妈不是逛商场,而是带孩子进新华书店,走到大街上,带孩子看新奇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水平不是问题,用心才是关键。

袁博,原翠园中学学生,被誉为环保少年作家、深圳阳光写作代言人。2008年6月,17岁,海天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大漠落日——一个鸵鸟家族的故事》(第一部);随后,一动漫公司看中了这部小说,并买下了作品改编权,要把它制作成52集大型动画片《鸵鸟太阳雷》。

袁博认为,他的成功,父母功不可没。

他说,家里一直有一个习惯,每天吃完晚饭后,全家人会围坐在餐桌旁,听妈妈读书。袁博从两岁开始到小学毕业的暑假,全家人共听读了十部世界名著。当妈妈读累了,袁博会从妈妈手中接过书本,继续朗读。

袁博认为:相对于静默的语言、凝滞的白纸黑字,朗读更能表达人的情感,传递亲情。

直到现在,每当袁博遇到挫折或心情郁闷的时候,仍会静静地坐下来,听妈妈朗读一段文字……

朗读使他爱上学习,朗读使他与父母有了交流的空间,朗读使他的心灵得到安慰。

——《杜梅朵朵》博文

启发:

与孩子一起朗读,并不是一定要家长的朗读水平高,朗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学习氛围。

孩子成长时,需要家长用心陪着孩子读书。

乔治·沃克·布什,美国前总统,他母亲在教育学龄前儿童方面,有一套非常著名的、独特的“祖传”诀窍,就是多年来她一直进行的家庭朗读活动。

据布什夫人回忆,在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经常让她读书。她说,在家中给学龄前儿童朗读,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是重要的学前一课。她在有了孩子之后,多年坚持组织“家庭朗读”活动,并且还总结出许多经验来。比如:

首先,读书宜早不宜晚。选择给孩子读书的年龄,原则是越早越好。布什家的朋友布朗夫人的儿子先天弱智,布什夫人建议她坚持给儿子读书。布朗夫人从儿子刚出生后不久便每天给他读书,当他上幼儿园时,就已经可以自己朗读了。

其次,要养成朗读的习惯。在孩子们小的时候都喜欢听故事,布什夫人常在孩子们睡前读书给他们听。母子几人一起啃着几本喜欢的书,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夜晚。孩子们渐渐迷上了这些,读的书也渐渐丰富起来。布什夫人曾说,家长在什么时间给孩子读书无关紧要,但在每天的同一时间里至少读上15分钟,孩子会收获很大。

再次,就是让书籍触手可及。无论是在戴维营还是白宫的家中,布什夫人都为儿孙们摆放了一架架的图书,让他们在想看书的时候随时都能拿到手。在亲戚们送孩子礼物的时候,布什夫人告诉他们书就是最好的礼物。

最后,要动员全家都来参加读书。孩子们不仅仅喜欢让妈妈一个人给自己读故事听。有时候,他们会缠着公务繁忙的爸爸,或者是爷爷、奶奶,有时甚至是保姆。他们读故事给孩子们带来了新鲜感。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选择好书。布什夫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又参考了专家的意见,归纳出一些选书原则:比如3岁以下的婴幼儿喜欢简单的连环画和跟他们熟悉的事物相关的故事书,简单的形状和鲜艳的颜色比较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则喜欢动画图书、幻想故事、有关日常生活和动物的儿歌和寓言。

据说,美国的教育学家经过对幼儿园新生的测试发现:那些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的阅读水平,要远远高出那些没有听过家长读书的孩子。

很多父母光顾着自己的工作,总是没有时间顾及孩子,虽然跟孩子生活在一起,但那种貌合神离的陪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很多家长在家里很难得跟子女聊上几句,或者就是那几句“好好读书,听老师的话。”“注意身体啊,不要学得太晚了。”“不懂就问,老师会喜欢的。”这些关爱当然很重要,但是千万不能总是一成不变,否则就变成了没有血肉的干燥说教。

2.创造成长情景,与孩子一起共度花季时光

【成功范例】

刘微是高三的一名女生,爱好广泛,善于交际,喜欢体育运动,会太极拳书法、钢琴。每个爱好都小有成就,文化成绩在重点高中也是名列前茅,应该是父母所期望中品学兼优的学生。

刘微从小体弱多病,所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培养付出了很大的辛苦,没有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让亲属帮助照顾孩子,他们觉得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别人替代不了。

刘微从五岁的时候,父亲就陪她天天坚持晨练,风雨无阻,一直坚持到孩子上了小学,孩子随着锻炼时间的推移体质越来越好。在锻炼的三年里和孩子愉快地沟通,解答孩子的提问,共同学习各门的知识。到了周末,还要带孩子郊游,置身于山林中,朗读山河的诗词,讲自然的故事。

孩子十岁时,父母引导孩子开始自学英语,小学毕业期间自学完了初中英语,初中时自学完高中的英语。她父亲说,孩子从小在学习时,他们就不陪在她的旁边,但他们的习惯是在别的房间看书或看电视陪伴她。等孩子学完了睡觉了,才和孩子一起去睡觉。因为上午孩子用脑很多,早餐他们总是做孩子喜欢吃的食物,让孩子早餐吃饱。这些年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教育孩子贵在坚持。

刘微的出色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她的父母培养教育分不开的。父母是勤务员,是玩友,又是学友、师友,注意有距离的陪伴,讲究培养孩子的独立自学精神。应该说她的父母为她创造的家庭教育氛围适应了孩子成长的需求,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湖南慧聪教育咨询中心

在这个案例中,父母掌握了较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不仅在于好方法更在于方法得当。不是只注意孩子的成绩,还注意孩子心灵的调养,注重孩子自学能力的培养。

3.心灵相通的母子相伴

父母的付出是否值得,关键要看子女是否理解父母的一片爱心。如果孩子懂得这份来之不易的爱,父母就值得陪伴和牺牲。

有一位普通的母亲吴章鸿,培养了一个留学生的儿子,儿子还先后获得过9项国际钢琴比赛大奖。

吴章鸿是一名普通工人,一个离婚8年的单亲妈妈。很多人说:“你不懂音乐,又没有钱,一个单亲妈妈,却想培养出一个钢琴专业人才,这不是痴心妄想吗?”吴章鸿当时并没有期望着儿子将来能成长为一个钢琴专业人才,只是想:只要儿子感兴趣,只要他喜欢,哪怕只能读一个音乐中专,毕业后当一名音乐教师,也是幸福的。6年下来,孩子真正喜欢上了钢琴,获得国内各种钢琴比赛奖励5项。

点评:

儿子文化成绩不好,但喜欢音乐,母亲就全力支持,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这样做是不容易的,但是母子之间达到默契,这是成功的保障。

为了给儿子学习钢琴创造物质条件,吴章鸿一直到处打工,拼命挣钱,她干过产品加工、学过缝纫、送过外卖、做过家教、当过推销员。吴章鸿一直规定自己每天的生活费不能超过5元人民币,而每年花在儿子身上的各种学习、比赛费用却以万元计。这期间,她克服困难,度过了和孩子挤在教室的课桌上过夜达8个月之久、刚刚重建起来的家忽然被盗窃一空、经济极度紧张又面临下岗的危机,但她从来没有为支持儿子学琴而后悔。

点评:

母子各有艰辛,但相依为命,在艰辛中理解,在艰辛中奋进。

孩子成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母亲,恰恰需要在孩子失利时支持他。1997年12月底,儿子被选送去香港参加《首届中国钢琴曲目比赛》的决赛。由于临场发挥不好,没有取得名次。当吴章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最先考虑的是儿子失利后的感受,想到此刻他最需要妈妈的理解和支持。

走下飞机的儿子忽然听见妈妈的呼唤,一脸惊讶地说:“妈妈:您怎么来啦?真对不起,让您花了那么多的钱,我却没有拿到奖。”吴章鸿拍拍儿子的肩头,笑着鼓励道:“正因为你没有获奖,妈妈才专门赶到机场接你。妈妈从不以一次成败来论英雄,相信你能从这次参赛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孩子听后十分感动,失败的香港之行对儿子出国留学是一次很好的练兵。吴章鸿一直认为,苦难是一种财富,儿子跟着我,虽然吃了很多的苦,但苦难练就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善良的品质,练就了他承受困境的能力。

——2007年11月的《中国教育报》,《一位钢琴家背后的好母亲——吴章鸿的故事》

点评:

妈妈很朴实,就是因为理解失利中需要安慰。

4.陪子女不等于让子女一切顺利,适当地尝试挫折是必要的

有个家长这样介绍他是如何陪孩子读书的:

小学生圆圆刚上学时,学校给新生家长开会,提出家长应该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等要求。但圆圆的家长没那样做。只是在最初几天,当孩子对学校生活、写作业这些事都还比较陌生时,在旁边给予她一些指导和提醒,让她尽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做法。这个时间只有一周,后来就没再管她——既不陪写,也不刻意检查她的作业,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该写作业了。这不是家长不作为,而是意在培养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

刚上学的一段时间里,圆圆对写作业感到很新鲜,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作业。时间稍长,她就失去新鲜感了。回家就先吃东西、玩耍、看电视,一直磨蹭着不去写作业。当家长发现已经有好几天,圆圆都是需要家长提醒才去做作业时,就决定以后连提醒这句话也省了。家长达成默契,装作完全忘掉写作业这回事,只忙活自己的事情,每天任凭她玩够了再去写作业。

很快,她就把自己搞乱了。有一天回家后,她一直没写作业。先看动画片,饭后玩了一会儿玩具,然后又看书,又看会儿电视。到了已洗脸刷牙,躺床上要睡觉时,才想起今天忘了写作业,急得哭起来。家长其实早就着急了,但家长一直装着没注意她的作业问题,只是做出和她一样着急的神情,说:是吗,你今天没写作业啊?

家长亲亲她的小脸蛋,语气平和而友好地对她说,宝贝不要哭了,谁都会有忘记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想想怎么办吧。听我们这样说,圆圆停止了哭泣,她情绪平静了不少。

她爸爸心里早就着急了,这时不由自主地说,那就晚睡一会儿,赶快写吧。看得出圆圆当时已困了,她听爸爸这样说,有些不情愿,表现出发愁的样子。

我赶快对圆圆说,你愿意今天写,就晚睡一会儿,今天去写;要是想明天早上写,妈妈就提前一小时过来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写,明天就去学校和老师说一下今天的作业忘了写了,这一次就不写了。

圆圆当时虽然想睡觉,但可能是她觉得不写完心里总有个事,不舒服,就说要现在写。我们说好,那就现在写吧。她无可奈何地下床,从书包中掏出书本。

过了一小会儿我们也该睡了,洗漱完后,我过来看了一下圆圆。她刚刚写完语文和英语,数学还没写。我说:妈妈爸爸去睡觉了,你写完了自己回房间睡觉吧。

平时她睡得早,都是我们送她进房间。这时,她抬起头,有些嫉妒地说,为什么你们大人就没有作业,就是小孩有作业!我们被逗笑了:我们其实也有作业,爸爸要画那么多图纸,妈妈要写那么多文章,这都是我们的作业,也必须要按时完成;我们可不愿意没作业,没作业就下岗了。写作业的道理小孩子自己其实也明白,就不用给她讲了。我们又亲亲她的小脸蛋,像平时一样愉快地跟她打过招呼,就回自己房间了,留下她一人在客厅写作业。

我们假装关灯睡了,静静地听着她的动静。圆圆大约又写了十几分钟,自己收拾书包去睡了,我们才把悬着的心放下。第二天也没提这事,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圆圆没及时完成作业,这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它们甚至比做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

接下来几天,圆圆回家早早就把作业写完了,我们心里很高兴,但没有很夸张地表扬她,只是淡淡地告诉她每天都这样做是个好习惯,应该保持,表情中流露出对她的满意。

但她毕竟是孩子,时间稍长,就又开始在写作业方面有些懈怠。距第一次忘记写作业大约十天,圆圆又一次忘了写作业。

本来那天准备睡觉的时间就比平时晚,她想起来作业忘了写,说今天的作业还留得多,得写好长时间,说着又愁得要哭。我们还是采取和前一次大体相同的方法,宽慰过她,就把她一人留在书桌前,我们去睡了。

可能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多半会忍不住唠叨一句。而唠叨的话对当时的孩子来说都没有意义,还弄得孩子烦。

如果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不去理性地处理,只是凭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着急,一着急就发脾气,这只能说明你是个任性的家长。一个任性的家长,怎么可能不培养出一个任性的孩子呢?

这位家长还介绍说,那天圆圆确实写得比较晚了,我们一直竖起耳朵听她的动静,到她睡觉时都快十二点了。很心疼她睡这么晚,明天还得早起。但这也是她成长中应该体验的“功课”,她从中一定能学到东西。我们并不觉得她忘了写作业是件坏事,倒觉得它是个教育契机,可以促成圆圆自觉意识的养成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确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圆圆自那以后,再没发生过临睡觉时才想起写作业的事。她很快就学会了安排,有时在学校就能抓紧时间完成不少作业,回家也一般写得很快。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会有遗忘、缓慢等不良情况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大人就及时提醒并且时常表现得比孩子更急,使孩子处于被逼的状态;其实这样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孩子没有体验到失误带来的后果,就不会有深刻印象,下次可能还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让孩子体验一下因自己的不良行为而带来的后果,我觉得也好。不过,每当这个时候,大人一定要有耐心,有亲和力,因为这里也有大人故意纵容的成分,同时要引导孩子及时补救。

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孩子有事情没做好,是很自然的事。孩子有了失误,感受到失误带来的不便或损失,从而引起孩子警觉,这样反而会加深孩子的体验,从而就会产生相应的调整需求。有了这一个体验,下一次估计会好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克服自己弱点的满足,那么他就会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正是从这一点上,开始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没有自我认识,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约束。一个年纪幼小的人,不论他把“懒惰是不好的”这句话记得多么牢,理解得多么清楚,但如果这种情感没有迫使他在实际行动中管住自己,那他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孩子的弱点如果总是通过大人的操纵去克服,那所谓“克服”就可能演变成屈服。屈服是不会成为孩子自我认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机会,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从约束中挣脱出来。

5.孩子表现不佳时,家长要学会鼓励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四岁时,爱因斯坦还没学会说话,人们都怀疑他是个“低能儿”。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却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了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上学后,爱因斯坦仍然显得很平庸,学校的老师曾向他父亲断言说:“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大家的讽刺和讥笑,让爱因斯坦十分灰心丧气,他甚至不愿去学校,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但是父亲却鼓励他:“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差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的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文化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爱因斯坦小时候常常爱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

有一次母亲带他到郊外去游玩,别家的孩子,有的游泳,有的爬山,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河边,静静地凝视着湖面。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母亲的身边,忐忑不安地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啊?还是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吧?”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教授。”

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

从爱因斯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家长对孩子热切的期望、坚定的信心和无私的帮助,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在生活中,表现一般甚至很差的小孩很多,为此父母就着急,一着急就冷眼看小孩,以为小孩真的笨,于是要么不管,要么打骂,以至孩子也觉得自己很笨,其实这完全错了。在孩子成长出现所谓的低谷时,家长千万要谨记,人出生时智商没有什么差别,人后来变得有差别,甚至差别很大,是后天的教育造成的。

所以在与成长中的孩子相伴时,家长要多些阳光心态,站在正面引导孩子,鼓励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