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期亲子关系缺失与儿童的个性发展

早期亲子关系缺失与儿童的个性发展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指出,生命早期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或亲子关系的疏远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儿童的个性发展产生负面效果。弗洛伊德认为,从母体子宫到坟墓,人的发展有11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过去经验总要对现实的人格发生影响。

1 早期亲子关系缺失与儿童的个性发展

在心理学领域,自从弗洛伊德之后,早期经验在个体个性形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直是学者所重视和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Bowlby,1980;Cassidy & Shaver,1999;Hazan & Shaver,1987)也支持和证明了早期经验在个体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指出,生命早期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不良的亲子关系或亲子关系的疏远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儿童的个性发展产生负面效果。

然而,在当今的中国都市,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孩子幼年时,父母暂时把孩子寄养别处或者疏于关注孩子的情况时有发生。从下面一名女大学生的回忆实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早期亲子关系的缺失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何种阴影。

……在我小的时候,父母因为工作的关系,假期里经常把我一个人关在家里,这也是当代很多独生子女的童年生活,大门被反锁了,不能出去玩,每天就在屋子里看电视,自己跟自己独处。这些都对我现在的性格产生了影响。因为小时候经常一个人,与人交流的机会相对就少了,所以到现在为止,与陌生人相处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尴尬,害怕冷场。与人交往时,大多数情况话都很少,而碰到和自己合得来的人,话就会很多,为了排解大家之间的尴尬,或许也是从小就希望有人可以陪着自己说说话。(小时候)一个人被关在家里,性格上也有一点小小的自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与人敞开心扉,遇到烦恼的事情,也倾向于自己一个人解决,而不会向他人倾诉,常常会被人冠以冷漠之名,其实也只是感情内敛而已……

从这名大学生的描述可以看出,幼年人际交流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她成年之后内向、封闭式的性格,在与人正常交流方面存在着一定障碍。其实,这种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便在无暇照顾时把年幼的孩子独自锁在家里的情况,在现代的中国都市并不少见,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便是导致孩子长大之后的人际交往障碍。

除了把孩子独自关在家里,另外一个导致儿童生活中亲子关系缺失的做法便是把孩子寄养在别处。在今天的中国,对孩子学业的重视使得父母在寄养的选择上也是别出心裁——把孩子直接寄养到老师的家里,认为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父母在这样做时,很少顾及到孩子的内心感受,下面是一名大一女生对自己幼年这种经历的回忆和剖析。

……或许跟许多人相比,我的童年经历会比较特别。因为我童年很大部分时间都不在父母身边。我们那里有个挺常见的现象,不知可否用特定的“风俗习惯”来形容。因为我们那里在外或者在本地做生意的父母很多,所以很多小孩子就会被寄托在老师家。一方面老师可以照料孩子的生活,同时也可以为他的学习提供帮助。很多家长认为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而我,是个5岁就离开父母被寄托在老师家的孩子。

记得第一次被父母送到老师家。年幼的我看到大大的包裹、不认识的老师,也意识到了什么不寻常的地方。所以,当看到父母要离开的时候,我哇哇大哭,拉着父母不让他们走。而这时,那个身强力壮的女老师一手拎起我,把我扔进房里,一手狠狠把门关上,并用庞大的身体挡住门,让我父母快点走。我死命地捶打着门,一边哭喊着妈妈,第一次觉得那么无助。我知道妈妈就在门的另一端,我知道她听到我的哭喊一定会心软把我带回家的,只是我看不到她,不知道她脸上会是什么表情。过了很久很久,门开了,妈妈已经走了。我终于累了,一个人坐在地上抽泣,觉得一切已经没什么用了。看着周围这个陌生的环境,想着天花板跟我家的不一样,地板颜色跟我家的不一样,床单跟我家的不一样……第一次偏执地觉得原来哭是没有什么用的,原来爸爸妈妈不是那么爱我,原来他们可以说离开我就离开我,原来我真的什么也做不了……

过了两个星期,妈妈给我打了电话,跟我来了个约定。她说两星期来接我回家一次,但我必须保证她送我回来的时候我不许哭,要乖乖地呆在老师家,听老师的话,否则她都不来接我了。我害怕了,相信了,很乖地向妈妈保证。我也真的只哭了那个第一次。每次妈妈送我到老师家,然后离开的时候,我很安静地跟妈妈挥手再见,然后一个人趴着栏杆看妈妈一点点地走远……直到妈妈的身影再也看不见,我才敢悄悄地流出忍了好久好久的眼泪。没有人知道,多少个夜晚,我一个人躲在被窝里,流了多少的眼泪。甚至不敢哭出声,因为怕被老师听到。

弗洛伊德认为,从母体子宫到坟墓,人的发展有11个连续体;在这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中,人的过去经验总要对现实的人格发生影响。而在所有的过去经验中,早期经验,也就是婴儿期与儿童早期的经验,最为重要。年少的我,觉得爸爸妈妈根本就不在意我的想法,根本不关心我。慢慢地,我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不再跟他们讲,而他们也很少询问我的态度,可能他们觉得自己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

而后来,随着我的渐渐长大,父母总是很想知道我的生活。他们兴致勃勃地问我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而我总是一笔带过。而且,我在学校写的作文,日记什么的从来都自己收起来,有的甚至锁得牢牢的。一次爸爸偷看了我的日记,并且被我发现了。我发了很大脾气。更加不相信他们,之后就把日记本锁得更牢了。我真的不愿意让爸爸妈妈知道我的一些真实感受和想法。我只是一如既往地做我的乖乖女。我的父母可能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我两个星期回家一次,在他们的眼皮下一点点成长,但他们对我却丝毫不了解,这种若无其事的隔膜感让他们觉得我离得好远好远。

后来,我每次去老师家,都会尽量装成一副很无所谓甚至是很开心的样子。与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弟弟。每次要到老师家时他就会哭个不停,跟爸爸妈妈说他不想去。爸爸无奈地让他跟我学习。可是,谁会知道,看到弟弟撒娇或者哭泣,我是多么羡慕。我的感觉跟他一样,可我甚至不敢那么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另一方面,我觉得可笑的是,渐渐地,我在父母的眼中成了一个不恋家的孩子,他们觉得我这个孩子对家没什么感情。甚至有时候我都不想回家。他们或许对我还抱有小小埋怨。可是,他们不知道,我需要多么努力地压抑自己恋家的情绪,不敢让这种情绪跑出来,因为一旦跑出来,想家的伤感会把我满满占据,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就会很难受很难受,会受不了。而赌着气不回家,仅仅是因为回一次家,就会多了一次离家时的伤感。我太讨厌那种离家的感觉了。离家前的两三天,都是如此魂不守舍。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做什么事都不对。一想到马上要离开了,就心里空荡荡的,又很纠结,说不出的感觉。同样,我根本无法改变什么,所以只能学着保护自己。

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防御机制是指自我所运用的心理策略,以此保护自己避开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种种冲突。自我防御机制能帮助个体回避矛盾、自我安慰、自我开脱,起到维持一种可以令人接受和满意的自我形象、保护自尊、维系心理平衡的作用。对个体而言,自我防御是正常的、合理的、必要的。其中压抑是最重要的防御机制。它是一种心理工具,借助压抑,让我的强烈冲动被排除出意识域,使它们的外显表达被控制。而我从小就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的情感,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体现。

小时候的经历,使我变得很敏感、细腻,而且容易受伤。性格内向,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一个很文静的乖乖女。从来不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上课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在公众场合说话也是满脸通红、低声细语。而且对自己缺乏自信。始终担心自己会做不好,性格显得有点忧郁。而且别人说一句稍重的话我就会受不了。特别不喜欢跟人交流。

但随着我渐渐长大,父母可能意识到他们给我的关心不够,他们太不关心我的内心感受了。他们开始学着凡事都征求我的意见,只要他们觉得我说得有理就会尽量顺从我的想法,给予我最大的鼓励与支持。久而久之,我也开始试着讲出自己的想法。长大后,我们家一向比较民主。没有谁说了算,大部分时候都是少数服从多数,谁有道理谁就能胜利。这使我日后的性格又逐渐变得开朗大胆,喜欢跟别人交流。所以我的性格前前后后其实发生了蛮大的变化。而这个转折点差不多发生在小学的三年级。

现在,我是一个很开朗,很爱笑的女生。平常对待事情也能用一种很平和的心态。比较积极向上。喜欢跟别人沟通交流。但是我骨子里的一种悲观却怎么也无法完全抹去。这很大程度是受小时候的影响。在某个特定时刻,这种悲观就会跑出来,让心情一下子沉入谷底。所以有时候性格又显得很矛盾。

我的童年经历对我的人格发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或者你自己都毫无察觉,但它却会伴随你的一生。

从上面的文字描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幼年时期亲子关系的疏离对孩子脆弱的心灵产生了何等的震撼,投下了怎样的阴影,在以后的成长历程中,亲子关系又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正如作者自己所剖析的,虽然长大之后,父母的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早年疏离的亲子关系,但这种幼年时期生活中亲子关系的缺失对个体的影响则是终生的。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幅画,那么,生命早期的经历,就是这幅画的基色,在以后的岁月中,不管个体如何描绘和修改这幅画,但基色,总是若即若离地时隐时现。另外一名女大学生在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显示了类似的经历。

小时候,因为父母的工作很忙,把我托付给保姆照顾。保姆年纪大了,沉默寡言,更谈不上对我性格的有意识培养。这直接导致我在个人性格最初形成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使我变得内向、胆小和自卑,完全没有机会与人沟通。

这样的情况直到将近一年后才被我的父母意识到。当同龄人已经开始一起玩耍,并逐步认识周围的世界的时候,我却把自己圈在个人的小世界里:遇到热情招呼我的叔叔阿姨时,我的反应永远都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当小伙伴们喊我参加他们的游戏,我却只是躲得远远的,一句话也不说……

其实,对于孩子而言,突然与父母相脱离,投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在很多时候,这种亲子依恋模式的突然改变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阴影,下面是一名女大学生对自己童年时期短期离开父母、寄居亲戚家的经历的描述。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因为老家离学校太远,所以我只能暂时借住在表姑家里,表姑家里的表姐跟我在同一个班,那时候我才5岁,很想家、想妈妈,虽然表姑对我很好,但那毕竟是寄人篱下,不可以像在家里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那种滋味很不好受。起初,表姐还很欢迎我,两个人可以在一起玩儿,可时间一长,就会感到厌烦了。那时,我住在她家里,什么都要听她的,我根本没什么说话的余地,而且,表姑是我所在小学的教师,因此表姐在学校里很受宠,大家(指那些老师们)都很喜欢她,我却总被人冷落,甚至会有人看不起我,觉得我是在表姑家里吃闲饭的!那时候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跟家里面说,也不知道该怎样反抗,每天就像躲在角落里一样的生活,每天跟在表姐的身后,活在她的阴影之下……就在这样一个可能决定我今后一生命运的时候,幸好我有一位好老师——李老师。那时候,李老师给我打气,肯定我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作为一个小学生,被老师这样的夸奖和肯定必然会觉得受宠若惊,就这样,我重新找回了自信,重新体验到了受重视的感觉,开始好好学习,也就是在那段难得的寄人篱下的日子里,让我见到了与之前我所生活的不一样的世界,使我学会了忍让,也渐渐地脱离了纯真的童年时代,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天真无邪了,渐渐地我学会了思考。后来我二年级的时候,父母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我的生活才渐渐步入了正轨,从此才真正开始了我平静而规律的“三点一线”式的学习生活。

从这位女大学生的描述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童年时期亲子关系的暂时缺失在孩子内心深处所产生的消极效果,不过,幸亏这种状态持续时间很短,并且孩子的生活中又出现了一位情感的支持者,所以没有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不过,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与孩子相脱离的做法,肯定是不明智的选择,这种做法所产生的负面后果,也是远远超过父母所能预期的。一位来自韩国,在中国生活多年,现就读于复旦大学的留学生这样评价中国的家庭教育。

作为在中国长大的留学生,我能看到中国的父母和外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区别所在。比如当看到中国父母把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放到有老师照顾的学校,而不是亲自照顾时,我才意识到,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原来还有东西能胜过于自己孩子,就算放进再好的学校、给孩子再多的零花钱,也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后果。而在我的国家,根本没有一个父母愿意把孩子送到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但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有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父母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孩子说话,孩子需要不断地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

在当代的中国都市,虽然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注重孩子心理层面发展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的家长,其中有不少还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即使与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在生活中却对孩子的心理需求采取忽视的态度,从而导致事实上孩子生活中亲子关系的缺失,由此也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系列负面效果。因此,如何与孩子建立稳定的、相互依恋的亲密关系,是当今中国父母应该注意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