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辅导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辅导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方面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行为问题等方面。

第二节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辅导

“心理问题”指的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下,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指其在身心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冲突、困惑等不良状态,这是每个儿童都可能经历的轻微的心理失调,通过自己努力或别人的帮助可以调整为正常状态。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方面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行为问题等方面。

一、学习方面的问题及辅导

儿童进入小学后,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小学生的学习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学习疲劳、学业不良、考试焦虑、厌学和逃学等。

(一)小学生学习疲劳及预防

疲劳是指连续工作后工作效率下降的现象,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包括肌肉组织神经系统的疲劳。心理疲劳是指由心理因素如缺乏兴趣、厌烦等所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如果学习紧张,学习时间持续过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缺乏兴趣,就容易产生疲劳,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心理反应。

为了预防这种现象发生,家长和老师要做到:第一,科学安排各科的课程;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保证儿童休息时间。

(二)小学生学业不良及辅导

学业不良现象在我国中小学校中普遍存在。学业不良儿童是指智力水平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具有一定学习动机,但其学业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学业不良儿童在学校中常被称为“后进生”,他们是目前人数最大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成为辍学儿童。学业不良儿童有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容易产生自卑、逆反、厌学的心理,出现逃学、打架等违纪行为。

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很多:没有掌握学习的基础性知识;情绪方面的问题(父母的惩罚、拒绝、否认、偏爱、过度保护,或在学校里不良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症,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对学习没有兴趣或学习习惯不好等。

为了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家长和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家庭中父母要改变以往的不良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对孩子多些耐心、尊重和理解,倾听孩子的心声。

第二,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加强对孩子学习方法的辅导,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因情绪问题而导致的学业不良问题,学校要能及时的应用心理问题预防体系,解决学生的情绪上的问题。

第三,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业不良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学习上的成功会使人增强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良好的自我概念。了解学生原有实际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恰当的学习目标,并提供具体的帮助,使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的快乐,而逐渐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

第四,教师应帮助学业不良儿童对学业成就进行积极的归因。当面对不理想的成绩时,应引导他们更多地做努力不够和学习策略不当等归因,以维护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激起他们为改变自身状况而努力的积极性。

二、小学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及辅导

小学生入学适应不良问题,表现为厌学、逃学、情绪低落等特征。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都要面临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问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这都对儿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儿童能很快的适应,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对小学生入学适应不良的辅导有以下几点:①家长在儿童入学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比如可以不失时机、不拘形式地向孩子灌输学校的种种事情,如“学校里有许多小朋友”“学校里有好多老师和好多书,他们将教你好多有用的东西”等。②对孩子不要有过早过高的学业要求,重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孩子多购图书,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同时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做到真正关心和了解孩子。③老师要对这些儿童在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辅导和帮助。

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它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双方之间需要满足的程度:只有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产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和友好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中学生获得信息、自知、知人、自我表现、人际协调、社会化、身心保健等。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会使人无法满足依恋感,内心苦闷而无法宣泄和排除,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对小学生而言,人际交往主要涉及三方面:①与家长的亲子关系;②与教师的师生关系;③与同学的伙伴关系。

由于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交往的对象多为成人,在这种不协调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下生活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着较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因而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从而致使小学生不能也不会与人正常交往。在与他人接触中常出现过重的恐惧感,过强的防范心理,其结果是封闭自己。而且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也会影响到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小学时期,教师是学生理想的目标,公正的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教师如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会有一种压抑感,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这种以学生失败而告终的交往还会在小学生与他人交往中迁移、泛化,加重人际交往的焦虑感。

四、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指扰乱他人或给个人身心造成妨碍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逃避、自暴自弃等。按性质划分,问题行为可以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个体行为对组织纪律和社会一般生活准则的触犯或违背,这种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好动、试探、畏惧、缺乏经验和认识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行为对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对集体利益与他人利益的违背或侵害。这种问题行为一般是由错误的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造成的,因此表现出经常型、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点。

五、人格障碍

一般认为,人格是指人与人相区别的整体心理结构,是一个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认识能力特征,情绪反应特征,意志和动机特征,行为方式特征,态度、信仰和道德价值体系特征等的总和。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能保证实现人生所特有的高层次意向,体验到期待于人生的高层次满足,保障个人生命意义的自我实现。还能有效维持个体与外界社会环境压力之间良好适应关系,促进个体身心舒畅,顺利实现人生目标

人格心理辅导主要是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主要内容,以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为主要目标,配合其他教育措施,共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它涉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内容。从人格发展中心理问题的表现(包括表现方式和问题的程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②行为问题的辅导;③情绪问题的辅导;④精神障碍的辅导;⑤人格障碍的辅导。

人格障碍指小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素和人际关系紧张。

六、依赖心理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还没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长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和爱护下,因此形成了小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首先,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如天气的变化不能适应,不知道添减衣服,需要老师或家长的提醒才行,否则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现为自责倾向。这一现象在小学生中较多,危及他们的心理健康。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爱不安。当学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师、朋友抛弃时,往往形成自责倾向,如父母、教师对儿童过分严厉、专制,则挫伤了儿童自尊心,儿童感觉不到来自权威人物的爱,从而出现自责心理;当对别人的爱渴求过强时,一点小过失就会使小学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爱了,这样的儿童往往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七、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出发,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贯彻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规律,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根据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来看,在开展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原则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离开了学生这一活生生的主体来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无的放矢,而且容易使教师的种种努力徒劳无益,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效能感。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的高低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贯彻主体性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唤醒和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曾经说过:“任何方法如果不是以儿童现有的需要为基础的,那么它就不会达到目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二,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事事包办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他助——互助——自助的过程。教师的他助是手段,学生的自助才是目的。基于此,在组织各种活动时,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唱主角”,教师的作用是从旁协助、提供建议。

第三,教师要尽其所能,全面了解学生。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要能将对一般规律的认识具体化,从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到兴趣爱好、热门话题等。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效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运动、变化、发展是自然界与社会的普遍规律,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例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注重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对于“对症下药”地采取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消除这些问题,当不无裨益。

贯彻发展性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求教育者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从人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看,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变化很快。因此,教育者不可用固定的眼光,带着成见去了解、研究学生的心理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所谓走在发展前面,即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必须高于学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要能促使学生向心理上的“最近发展区”前进。

第三,要注意“三早”。所谓“三早”,一是早进行,二是早准备,三是早预防。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不同的学生在能力、气质、性格和兴趣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个体间可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而且也表现在同一特点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正因为不同个体在心理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贯彻针对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内容和方式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特点。

第二,要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除了要熟知小学生共同的年龄特点外,还要争取了解每个学生独特之处。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关心、信任与肯定。只有具体了解每个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收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

第三,要针对小学生的表现特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点进行指导,不仅能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健康问题,而且能从根本上改进他们的学习状况及行为方面的偏颇。

(四)平等尊重原则

平等尊重原则是指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从平等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承认学生的独立性,承认学生与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相信他们的诚意和谈话内容,努力和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圆满的结果。

贯彻平等尊重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求师生的交流是平等的、双向的。教师在与学生交谈时不宜用权威的口气,避免使用诸如“我告诉你,你听我说”“我认为你错了”“你还不懂”这类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多用商量的语气,如“请告诉我你现在的想法”“原来如此”等。

第二,要耐心启发,认真倾听。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耐心启发,认真倾听学生自己讲述问题,了解对方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解除心理重负放松紧张情绪。教师在听取来访学生讲述问题时,不要过早地进行评价,要让学生把话讲完,并保持积极的关注态度。

第三,要关怀、理解、接受学生。一般来说,在心理咨询中,主动上门进行咨询的学生,往往是意识到自己在心理上存在某种问题,想要通过辅导得到帮助的人,对咨询人员抱有很大的希望,同时也可能存在某些担忧和疑虑,担心咨询人员不能诚恳相待,不能理解他们的苦衷。因此,咨询人员要热情诚恳地接待来访者,向他们讲明心理咨询的基本精神和原则,鼓励他们消除顾虑,畅所欲言,以热情自然的态度,形成和谐的交谈气氛,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访关系。

第四,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充满爱心。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有的谈吐自若,微露傲气;有的却词不达意,畏缩自卑。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教师都应满怀交友的热望,坦诚相待,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

(五)全体性原则

全体性原则是指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之所以坚持全体性原则,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既然是一种发展性教育,它就应该是所有学生都有权利享受的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贯彻全体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在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确定内容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二,要注意给每个学生以机会。渴望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他人所了解,渴望了解他人,是小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他们总是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爱好、兴趣、个性……当然,小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上述基本需求是相同的,这种需求对维护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同个性的学生表现却不尽相同。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为己任,要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帮助和接受教育。

第三,注意学生的特殊需求并给予实际帮助。心理发展规律总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不同行为表现出来的,而且常常有浓厚的个性色彩。比如,那些腼腆、害羞的学生可能恰恰最渴望与别人交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情感,只是由于害怕失败,害怕遭到拒绝,担心受到嘲弄,担心遇到挫折而宁愿选择逃避或沉默。教师要善于关注这些学生,给予及时、具体的帮助。

(六)艺术性原则

讲究工作艺术是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性原则是指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通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和技巧,善于运用言语表达、情感交流和教育手段理解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改变。

贯彻艺术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言语表达方面,要求既鲜明准确,毫不含糊,又讲究分寸,委婉合宜,使教育者的劝导、帮助易为受教育者所理解、接受;同时,教师的言语表达还要紧扣时机,恰到好处。该发问时需及时发问,该鼓励时则立即鼓励,该强调时可适当加重语气,当沉默时应闭口不语。

第二,在情感交流方面,一方面要靠耳目传情,把教师的坦诚、信任、关怀、体谅和期待等复杂情感通过眼神的调节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要凭借表情、手势、体态的恰当使用,使学生及时领会教师的意图和希望。

第三,在探索学生内心世界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循循善诱,注重启发鼓励学生透露真情,启发他们准确地表达思想。学生可能因思想上有顾虑,不愿讲明全部缘由;也可能因为思维不清,语无伦次而表达不清;也可能因为心情紧张,叙述受到影响;也可能因为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件本身搅和在一起,使人茫无头绪。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循善诱,弄清哪些是事件的来龙去脉,哪些是学生的思想感情,以便获得真实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