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新探索

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新探索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纽曼认为,诸多道德教育理论在关注青少年道德认知能力的同时,忽视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应该说,道德教育的社会行动模式很有借鉴价值,其所注重的道德行为训练击中了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软肋。在诺丁斯看来,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关系是进行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本人际关系,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

四、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新探索

当代西方教育家,专家学者一方面在研究新的适合时代发展的道德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又在研究新的道德养成途径。主要途径有:

(一)在实际社会行动中养成道德习惯

20世纪70年代,欧美各国纷纷采用了美国教育家弗雷德·纽曼提出的道德教育的社会行动模式。纽曼认为,诸多道德教育理论在关注青少年道德认知能力的同时,忽视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因此,他特别强调在实际社会行动中加快青少年道德行为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以培养学生道德行动为核心的教育理论。在纽曼看来,道德素质养成教育首先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进行道德行为训练时所必需的胜任社会环境的能力,如与他人协调人际关系,如何正确从事公务实践活动,等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必须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和参加社会活动来获得。同时,纽曼提醒学生要在课程学习和社会活动中善于自我培养道德推理和价值分析能力,从而将之运用于道德行为践行中。应该说,道德教育的社会行动模式很有借鉴价值,其所注重的道德行为训练击中了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软肋。

(二)通过关怀教育培养良好道德

关怀教育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博士的关怀教育理论的具体运用。通过关怀教育促进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主要从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出发,强调情感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主张以关怀为核心来研究青少年道德养成问题。在诺丁斯看来,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关系是进行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本人际关系,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构成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并且,只有当关怀者能够觉察出被关怀者有某种需要并做出相应的关怀反应时,两者的关怀关系才能形成。在实践原则上,关怀者要无条件、设身处地去关注被关怀者,即由被关怀者的处境产生出强烈的责任感,从而意识到关怀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被关怀者也要显示出对关怀行为的接受、认可和回应的意识特征。关怀的表达方式一般是言语和行为,尤其是后者更为紧要。关怀行为就是根据需要关怀者所处的具体情境,做出的旨在提升其道德意识水平、促进其道德发展的行为。可以说,这种基于情感的关怀教育对于正处于需要温暖呵护时期的青少年来讲,不失为一种情真意切而又细致入微的道德养成教育途径。

(三)重视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它具有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其作用表现在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方面(当然包括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正由于隐性教育的自身特点和作用,才使得隐性教育备受关注。

在西方,隐性教育理论的深层基础是个人主义,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注重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气氛和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使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例如,柯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法”,就是利用探究式讨论方法,使学生在公正的集体氛围中对现实中的道德两难问题进行思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班杜拉等人根据知行合一的道德素质养成途径以及个体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利用社会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模拟榜样示范来进行道德行为的养成训练。

隐性教育还体现在把道德教育与历史、地理、社会学等课程相融合。里克纳认为,除德育课程外的其他学科所内含的道德内容也相当丰富,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都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除注重在文学、历史等文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外,也要在理科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养成进行启示和诱导。例如,在自然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科学家们的卓越贡献,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难、刻苦钻研与发明创造的精神。通过课程教学,学生还可以掌握许多课堂外的知识,如产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动物的尊重与责任感的培养,等等。营造适合于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实施隐性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品格教育理论认为,校园文化氛围是构成学生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蕴藏于师生的道德行为规范之中,体现了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定势起到规范和约束师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作用。

(四)重视道德叙事模式

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认为,“叙事”概念包含3种含义:第一是讲述一个事件或一系列事件的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即叙事话语;第二是指叙事话语中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件(“故事”);第三是指某人讲述某事的行为,实际上无论是作为名词的“叙事内容”(故事),还是作为动词的“叙事行为”(叙述),叙事指的是叙述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方式进行的故事叙述过程。加拿大学者康纳利(Connlv)和克莱丁宁(Clandinin)则从教育学的角度,侧重从叙事目的来界定,认为“叙事”是人类基于反思并通过个人的经验来制造意义。从当今西方国家道德叙事的研究和实践来看,“道德叙事”是指叙事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生活事件、生命故事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体验、生命经历与追求,以及自己对他人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道德叙事关注生活事实,强调情感、体验和践行。它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压制教育生活的情节和情趣,而是用真实的情感,呼唤德育向生活和人的完整德性回归。同时,道德叙事不排斥“立场”意识的存在,主张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却又不过多地用外来的框架有意无意地歪曲或滥用事实。在众多具体的偶然多变的现象中去透析种种关系,在道德主体的互动交流中去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主流价值,从事实本身去寻找道德内在的“结构”,从而使道德叙事在德育生活化和有效化的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五)通过义工生活促进道德素质的积淀和提升

义工源于西方,是资本主义的产出。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时候,一系列社会问题随之产生,一些宗教界人士和一些有钱有闲有爱心的阶层,自发组织参与到一些社会扶贫和救济中来,这是最早的义工,到二战后,义工活动获得迅速发展,义工的年龄几乎包括各个阶段,青少年、成年人,甚至老人都在积极参与义工活动,政府也在大力号召社会参加支持义工活动,美国人并且还将义工活动作为他们学习和做人的必修课,这些对青少年的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