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香港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香港地区的德育内容来看,儒家伦理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究其原因,主要是与香港地区学校一贯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分不开的。提倡隐性教育,重视渗透性,是香港地区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一大特色。在这方面,香港地区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为内地学校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借鉴。纵观香港地区的道德教育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是在变革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五、香港地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通过香港地区学校道德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的分析,其德育对内地学校的道德建设带来如下启示:

(一)丰富和拓展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香港地区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多维性。表现为它既注重儒家道德规范的教化,又广泛吸纳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诸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等教育内容;不仅注重基础文明、现代社会规范的教育,而且还把人类共同的、一般的行为规范,诸如环境保护、人道主义、和平与发展等作为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香港地区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多维性特色,对于内地学校丰富和拓宽德育内容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1.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

从香港地区的德育内容来看,儒家伦理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不仅强调继承仁、义、谦、忠、孝、恕等中国传统美德,而且将其中一些观念和内容进行现代的诠释,鼓励人们用这些伦理思想塑造自己。香港地区在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方面的把握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现实证明,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伦理道德乃至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延续下来的中华文化及传统美德,仍然是我国道德建设中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2.注重基础文明和良好行为的教育

很多到香港地区考察归来的学者和工作者都有这样的共识:香港地区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普遍比我们内地学生的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与香港地区学校一贯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分不开的。相应之下,内地学校由于长期将道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忽视对学生基础文明的教育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致使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尊敬长辈、不爱惜东西、劳动观念差、缺乏起码的道德约束力等现象;即使一向被人们认为文明程度较高的大学生在基础文明素质方面也令人堪忧。要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内地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道德教育就必须重视基础文明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应当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3.充实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内容

要从根本上打破内地学校德育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内容体系,使学校德育真正能够适应现实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应增加如下内容:①现代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与现代社会发展,特别是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如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时效观念、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以及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等;②道德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践行能力,从而使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独立地分辨是非、判断对错,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③生态伦理教育,使学生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④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主自强、诚实正直、勇敢坚毅、积极进取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承受力、耐挫力、环境适应力,等等。这些既贴近现代社会又接近学生实际的内容,可以使我国内地学校的德育内容在突出主旋律教育的同时,变得丰富且富有时代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来来、面向现代化。

(二)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构建开放性德育模式

1.实行德育灌输与德育渗透相结合

灌输和渗透皆为道德教育的手段或方法,灌输是一种显性的、集中的、系统的、直接的宣传教育法。单向灌输,即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某种思想理论和方法,并强化这种理论和方法的导向意义。它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分散的、间接的熏陶教育法。提倡隐性教育,重视渗透性,是香港地区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一大特色。一方面,将德育渗透在正规课程之中,强调知识教育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各类活动和学校管理之中,使之潜移默化。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并行不悖、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

2.重视心理辅导的德育功能

从香港地区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来看,他们对心理辅导非常重视,如各学校的学生事务处都设有心理辅导组,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并针对一些普遍性问题,开设专题辅导。香港地区的心理辅导工作不仅开展得早和广泛,而且做得很有成效,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这方面的经验确实值得内地借鉴。

从学校的长远发展与学生个体差异的普遍性考虑,学校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应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站,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并针对一些普遍性问题,开设专题辅导;在各个高年级设立心理辅导组,针对特定年龄层进行心理辅导,等等。

3.拓宽途径,建立开放型德育模式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封闭型的学校道德教育已不符合现代道德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要注重德育的开放性。在这方面,香港地区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为内地学校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借鉴。长期以来,香港地区学校实行开放的德育格局,学校这一“小课堂”紧密联着社会这一“大课堂”,在教育方法上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许多西方的德育方法,诸如价值澄清法、道德认知发展法、社会行为体验法等得到广泛应用。为此,内地学校应首先打破单纯的课堂灌输、报告宣传的模式。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方法,加大德育的信息注入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正确区分、辨别、选择和吸收多种社会信息的能力。同时,积极借鉴国外道德教育中有价值的东西,拓宽道德教育的思路和途径,建立开放型学校德育模式。

纵观香港地区的道德教育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它是在变革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变革中,香港地区学校并没有对回归前的德育进行简单的否定,也没有故步自封,而是扬长避短,在继承过去一个世纪以来道德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适时输入时代精神,形成了带有西方文化特征的社会广泛参与和注重渗透性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注重推崇正面价值和整体安排学习内容的东方特色。这就使得香港地区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中西合璧的特征。一方面,香港地区以高度开放地区的独特优势,接受并实践着世界上自由民主的科学德育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在回归祖国及富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的背景下进行的变革,是在国家主权下探索德育改革的新尝试。这对实现创建有香港特色的现代德育体系、建立亚洲现代学校德育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香港地区学校在道德教育实践中确有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内地学校借鉴和学习。但这并不是说香港地区学校道德教育尽善尽美,各方面都比内地做得好。实际上,香港地区学校道德教育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较为突出的是缺乏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学校德育长期淡化政治教育,回避国家民族的教育,致使青少年一代缺乏应有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其次,学校德育长期得不到重视,“重智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等等。这些都是香港地区学校在未来道德教育发展中亟须改进和加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