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德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大肆推行反动政治教育,把大日耳曼主义和军国主义推向了极致,最后招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剧。希特勒的下台也使当时的德国青少年以往在战时高度信奉的价值体系面临崩溃,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重建,德国青年陷入了价值和信仰的真空状态,德国学校的道德教育重建工作势在必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面临着道德教育低效的难题,德国青少年暴力、凶杀、酗酒等问题不断涌现。

一、德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 19世纪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19世纪德国完成了传统德育向近代德育的转变。19世纪以前,中世纪基督教道德是德国社会的主流道德,主张上帝是道德的来源,强调对上帝绝对的崇敬、信仰、热爱和服从,推崇禁欲主义。到了19世纪,德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新生的资产阶级开始要求新的社会道德规范,他们反对禁欲,要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追求幸福的生活和有价值的人生;反对宗教蒙昧,提倡理性。因此,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德国的德育取向由封建道德渐渐转向了资产阶级道德。但是,在19世纪,宗教对教育仍握有控制权,学校德育实际上仍由教会主持,学校德育的核心就是宗教课。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德国的确立,德国社会需要大批具有铁的纪律,能适应大工业生产的具有良好服从性的工人,此时的德国道德教育理论以“严厉、训导和管理、灌输”为主导,如赫尔巴特式的教育等。1890年后,德国已经成为工业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并开始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为了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扩张侵略,统治者把德育变成了宗教教育、种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奴化教育。在这种扭曲的思想教育的驱使下,一些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了骇人听闻的罪行。

(二)一战与二战期间的道德教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开始实行共和政体。德国政府于1919年8月颁布了《魏玛宪法》(Weimarer Verfassung),规定所有学校必须按照德意志民族性和各民族和解的精神努力开展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个人技能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公民课和劳动课应该纳入学校教学的范围;把宗教教育作为学校的正规课程,允许各地按照教派设立学校,教授不同教义。这一宪法不仅强调了道德教育,还强化了大日耳曼主义和军国主义教育。

1933年希特勒(Adolf Hitler)上台,德国法西斯疯狂地推行对外侵略扩张,希特勒政府把教育作为推行侵略政策的工具,把培养人们的服从观念和组织纪律性作为教育的目标,鼓吹:“德国学校必须培养政治的人,这种人扎根于人民,以全部思想和行动为人民服务和牺牲,并完全而必须最紧密地与其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希特勒宣称:“我的教育是残酷的,要用铁锤砸掉软弱。在我的骑士城堡将有一代青年成长起来,世界将在他们面前发抖。我要的是残暴的、专横的、无畏的和冷酷的一代青年……我不要智育。以知识进行教育会毁了青年一代,我最喜欢让他们学那些他们根据自己的游戏自愿去掌握的东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大肆推行反动政治教育,把大日耳曼主义和军国主义推向了极致,最后招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剧。

(三)二战之后的道德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不仅使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同时也破坏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希特勒的下台也使当时的德国青少年以往在战时高度信奉的价值体系面临崩溃,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重建,德国青年陷入了价值和信仰的真空状态,德国学校的道德教育重建工作势在必行。1946年9月,美国政府派出的德国教育考察团提出了关于德国教育改革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德国教育需要进行民主化改革并建议把公民课作为重要学科等。在教育体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西德在战后回复了魏玛共和国时期地方分权的教育制度,由各州独立掌管本地的教育。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普及,西德的学校德育也发生了适应性的改变,一方面部分改变了原有的宗教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还开设了伦理课、社会课、劳动课和生活指导等新的德育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日益注重个性化发展,整个社会文化都注重个性自由和独立,追求自由、民主、独立、自我实现等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面临着道德教育低效的难题,德国青少年暴力、凶杀、酗酒等问题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各州政府对德育更加重视。1990年,东、西德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完全继承西德的教育体制,但是两种政体的融合仍然给德育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