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总结命题规律

总结命题规律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可以从前一年的中考试题里感悟而备考,也就是总结命题规律,寻求应对策略吧。我们主要根据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课改理念。这都是根据课标对7~9年级的要求的五个大项而定。具体说,就是要以有所探究的开放性考题来促进和提高。课标告诉我们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29 总结命题规律 寻求应对策略

语文中考年复一年,怎样备战新一届中考呢?我们可以从前一年的中考试题里感悟而备考,也就是总结命题规律,寻求应对策略吧。下面结合相关的语文中考试题来谈谈。

一、教材不同中考相同说明什么

虽然全国各地都在进行课程改革,但进程不一样,有的全面进入课改,有的刚起步,多数是同一地区既有使用课改教材的,也有使用非课改教材的。即使使用课改教材也不像以前一套课改教材统全国,而是“一个课标指导下的多种教材”。以我市来说,2006年,课改和非课改各占一半的情况下,虽然仍是“课改实验区”和“非课改”两套题,但根据语文特点,我们采取同题中考,只是牵涉到教材确实不能同题的才有所不同,如默写、名著积累等。另外,非课改考题我们设计为“语文实践活动”板块,而课改考题则设计成“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板块。这说明什么?不管你用什么教材,在课程改革的强风下,中考命题者只能以课改理念指导命题!这是解决课改中使用不同教材过渡衔接的好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强化以课改理念指导中考改革!对此笔者曾有《穿旧鞋照样可以走新路》一文刊于山西《语文报》。

对此,从我们可以从2007年重庆市和上海市中考试题得到印证。2007年重庆题除第6小题分“课改实验区”和“非课改实验区”外,其余完全同题。2007年上海题除第7~10小题分三类教材外,其余同题。

二、中考怎样体现课改理念

其实只是简单的形式上同题也不一定就是真正课改中考,实质应该是以课改理念指导整体课改中考。我们主要根据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课改理念。

1.“五个板块”启示我们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2006年,我市的中考试题设置为“积累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写作”五个板块,2007年,我市的中考试题设置为“积累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个板块,即把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融入“积累运用”中。这都是根据课标对7~9年级的要求的五个大项而定。照说还应设置“听力考查”板块,考虑到诸多因素而将这部分内容渗透于“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对此,笔者在山西《语文教学通讯》《从2005年全国课改中考试卷结构说起》一文有具体论述。

从2007年全国的中考来看,中考板块结构的情况不一,或五个板块,或四个板块,或三个板块,上海2007年语文中考则分成两个板块(部分)。其实,实质仍然是按《语文课程标准》的“积累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实践”五个大项来设计的!

不同板块告诉我们,不管怎么设计板块,都要切实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五个方面复习应对,尤其要真正重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对此,笔者曾有《这个空白填得好》等文刊于山西《语文报》和《语文教学通讯》。

2.语文教育特点要体现在多元化和多维度。课改以来的中考很重视体现课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理念。

首先考虑到的是如何考查“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如2007年北京题的16小题要求:阅读文章(陈忠实的《晶莹的泪珠》),说出“40年前”和“今天”作者对女教师泪珠的不同感受,以及作者“今天”的感受带给你的启示。要回答这个题就必须有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要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三个维度和独特体验及实践性。又如2006年我市语文中考的12小题要求考生“结合时代和自身体验来评价选文中的师生关系”,考生必然要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阅读来回答。

3.中考要考虑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中考里体现呢? 2006年我市的中考试题中,我们结合社会现实和课改教材对“成语广告”的讨论,设计了一个开放性考题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不少利用成语做成的广告,其中‘饲半功倍’和‘衣衣不舍’等引起了争论:一方认为这样的广告好,有创意;另一方则认为这样的广告不好。请你对此说说自己的看法,注意说得有理有据。”成语广告令语文工作者深感棘手,我们有意设置了对此的两种看法,且各有道理,参考答案也是开放性,即可赞同其中一种说法,只是强调要说得有理有据。可见考场上更要充分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应对。

2007兰州卷在《愚公移山》的阅读题中也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问题: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虽然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中考试题,但开放性考题如此相似,这并非偶然,因为中考必须考虑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说,就是要以有所探究的开放性考题来促进和提高。

4.中考要开放而有活力。由于答案唯一的选择题较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不少考生习惯于标准答案。怎样改变呢?我们在近年的考卷的总提示语中明确提示考生“这份试卷中有些题没有设计‘标准答案’”,这就告诉考生不再用定势思维答题。在题型上,我们不再用集中选择题,只在部分题设计答案唯一的少数选择题。另外,我们除了注意到答案的开放性外,我们还有意识地设计了相应的开放性试题,明确要求考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如2006年我市的22小题是“对选文所写的只有好学生才有资格坐前排的做法,你赞同吗?大胆说说你的看法。”从客观实际来说,这种做法可说对,也可以说不对,关键就在如何言之成理!若考生能根据阅读感悟,再结合个人生活体验从不同角度来回答,这自然充满开放而有活力的思维和表达。

2007宁波中考试题中有一道开放性考题为: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50个左右)

不难看出,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这类开放性考题还会增加,但考生一定要注意答题的言之有理!

三、中考选择材料要有利于课改

课改“改”什么?课标告诉我们要“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说就是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中考的材料选择又有什么关系?

我们主要从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两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其中现代文阅读材料的导向作用非常突出,下面是眉山市近三年中考试题现代文的材料对照表。

眉山市近三年中考现代文材料对照表

img46

即使不很起眼的材料,我们也毫不马虎,如材料作文我们选取的世界撑竿跳高名将“一厘米王”的材料主要从“目标作用”来教育学生,在实践性开放题中,我们选择的是有关高等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材料,即使一个汉字抄写题我们也有意识地选择“神舟航天”为材料,这类材料也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这种导向既体现生活化,也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无论考题中的大小材料,我们都尽量考虑到材料的思想教育意义和语文知识的有机结合。

另外,对于如何科学处理教材与中考的关系上,我们从材料选择上做了考虑,不能完全从教材选材也不能完全抛开教材,因为教材是站在高度来编写的,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不根据教材来考虑选材怎么指导教学呢?因此,我们在选材时考虑教材因素。在“积累与运用”部分尽量直接或间接地选择教材内容,如从课文中选择词句,近两年,尤其是文言的主要篇目直接从教材选取课文《送东阳马生序》《唐雎不辱使命》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己亥杂诗》,目的在引导平时教学要切实重视教材!

四、创新题型要有利于课改

大家比较认可的中考试题,既不会照搬往年的中考试题,也不会一下面目全新,因为这会让考生无所适从。最好的办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创新题型。近两年我们推出了以下的创新题型,其目的是以创新题型来推动课改。

(1)要求考生把方言词语改为普通话词语,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推广普通话中自觉地把方言词语改为普通话词语,其深远意义远不止在题目本身!

(2)对“成语广告”的评价,这既是社会现实的一个有关汉语言表达问题,又是一个商业发展问题,教材也有所涉及。我们选了两个很有代表的成语广告,让学生对完全相对的两种说法表明看法。这是引导考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中汉语言表达和商业发展的关系,且要注意提高自己言之成理的能力。

(3)有关语言交际的“简称”问题,在设计考题中,我们的提示语用教材的注释,考题还牵涉到语法的短语结构和对国家对教育的关怀,可谓一箭四雕。原题如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简称,如将“中央电视台”简称为“央视”,将杜甫写的《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简称为“三吏”“三别”。请仿照这种方法对今年“国家对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资金投入的政策”作简称和分析。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免除贫困生的课本费,补助寄宿特困学生的生活费。”可简称为  ,这样简称的好处是  

(4)图表题,我们提供了一个我国近5年中央财政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投入统计图,然后要求考生用简洁的文字把此图的数据变化特点表述出来。此题引导学生要调动数学知识和观察能力再运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尤其关注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这正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其次,我们注意了设计相关的开放性试题。除了前面所举的广告成语题外,较突出的还在古诗文阅读的“图中(考卷提供了教材《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插图)有的地方同词中的某些词语或客观事实不相符,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还有现代文阅读中的“有人说选文第⑤自然段是多余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这些题都由考生临场通过自主探究而答题,这样的开放性试题的导向显然利于课改。

另外,对一些常规的考题,尽量有所改革而达到一题多考而覆盖面广。

主要引导考生在阅读体验中对具体的语言环境而表达,如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中“世界上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几分钟”里“最漫长”和“最短暂”在这儿是否矛盾?理由是什么?和“文章开头说‘年轻漂亮的好老师’,可没有具体描写,请你根据加点词语在下面为白老师写一段人物描写的文字”。这需要考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和个人体验才能较好地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题要牵涉到多个知识点。

在“积累与运用”部分中,“根据句意和题后要求,在下列各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和“把下列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把拼音和错别字换成相应的汉字”。明显是一题多考,覆盖面广。

五、中考参考答案的设计要利于课改

参考答案的设计和课改有什么关系呢?有!因为中考的参考答案的设置和阅卷处理,不只牵涉到对考生的评价,还牵涉到对今后的课改和教学的导向。

最让人敏感而棘手的是作文评价问题。我们首先是在作文考卷上明确提示为“基础得分”“书写分”“加分”“扣分”四项,其目的在引导作文既要重视写作基础,还要重视书写及不可忽视加分扣分项目。在评分细则中,为了便于操作,我们设计的优秀级为:内容:“切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表达为:“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富有个性。”书写为:“书写美观;卷面整洁;格式正确,标点恰当。”加分项目为“拟题有新意、构思或表达有创新、表达有文采等”,扣分项目为“无标题、错别字、标点使用错误、病句、不足字数、确认抄袭和套用者等。”其他等次依次类推。

最突出的是有关开放性试题的参考答案,既然是开放性的就不宜以标准答案为准,但又不能没依据,因此,我们尽量以可操作性的提示性答案来指导阅卷。如2006年古诗文阅读的开放题的参考答案为:“图中没有画出‘卷’的情态,因为人物的衣饰,乘坐的姿势,马的尾巴,马奔跑的情态等都没有体现出马儿快速奔跑的情态。若答图中苏轼的胡须与苏轼当时38岁的年龄不相符或未佩剑等也可。”又如2006年22小题开放题参考答案为“开放题,可赞同也可反对,因从激励教育说这是可以的,从事实上说,文中‘我’正是因这种激励才进步;从人文关怀说,这对学生不公平,且从心理上刺激了学生等。”

六、应对策略

1.通过研究中考而推测。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对前一年的中考试题作科学的分析,很可能推测出下一届的中考试题,若再结合当年当地的有关考试规定来分析,也就可能较准确地把握了,若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广泛的分析效果则更好。

2.根据研究科学地复习应对。有了以上的研究,我们再针对自己的实际而科学地安排复习,尤其是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再有恰当的科学的训练,就可能从容应对下一届的中考了。(原载山西《学习报·语文专版》2007·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