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理地约束孩子

合理地约束孩子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孩子的家规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成人化。没有“公约”式的家规,针对孩子的家规就难以执行,因为孩子会觉得不公平。四项家规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坚持不懈,不但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使孩子勤奋学习。专家呼吁,应该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虚度光阴”。这样做反而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这种尊重和理解将影响孩子的一辈子,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

合理地约束孩子

清代学者朱伯庐先生的《治家格言》,许多人并不陌生,有人还能背诵其中的重要文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睡,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见富贵而生诌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生骄态者,贱莫甚。……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治家格言》出自封建时代的封建文人笔下,肯定有糟粕存在,但不乏可借鉴之处。特别是这种“家有家规”的意识,在今天仍是非常需要的。

现在,有些家长,尤其是一些年纪较轻的家长,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缺少家规意识,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明显的缺少规矩的约束,这不但对于家庭建设不利,对孩子的成长也没有好处。

家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全家人的,是家庭“公约”,人人都应该遵守,朱伯庐的《治家格言》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针对孩子的,是家长用守则的形式来约束儿女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针对孩子的家规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成人化。对于任何家庭来说,这种家规都是需要的。没有“公约”式的家规,针对孩子的家规就难以执行,因为孩子会觉得不公平。笔者在年轻的时候,制定过这样的“公约”式家规:“每天要有充实的生活内容;人人抓紧学习,文体活动不误;凡事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对于孩子,在学龄前和学龄初期,曾经订有“顺口溜”式的家规:“不动火,不动电。不串门,不出院。不在床上乱打闹,按时睡觉和吃饭。学写字,学画画儿。跳跳绳,搞锻炼。人人都夸好孩子,爸爸妈妈更喜欢”。用毛笔抄好,贴在墙上,让两个孩子背下来,照着去做。今天看来,这些家规虽有缺点,总的来说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订家规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主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简明扼要,持之以恒。针对孩子的家规,不能多少年一贯制,要随孩子的成长增减内容。一旦有了家规,家长要带头遵守。共同遵守家规会形成好的家风,持久不衰,对全家人的发展都有利。

有一位优秀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订下了四项重要的家规:一是教育孩子从小时抓起,持之以恒;二是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三是在家庭里讲民主,家长处处以身作则;四是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四项家规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坚持不懈,不但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且使孩子勤奋学习。

家长制定家规要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重视全面素质的提高,不要光订有关学习的内容。不论是针对全家的,还是针对孩子的,都应有全面思想。

其次,对学龄期的孩子,要突出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品德和习惯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导向和动力。我们在前边曾谈到,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和保证。

第三,家规要合乎情理,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松得没有奔头。要订在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度”上。

第四,要有落实家规的措施。家规是约束人的,是否能约束住,要有具体措施。比如,落实文字,人人熟记;定期评价,表扬批评;家长示范,带头自检;互相监督,发扬民主;有人违规,适度惩罚;记家庭日记、不断总结等都是可行的方法。

成功的家庭都有家规,成功的家庭教育也都有家规,这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

过度的爱往往会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

1.用“虚度光阴”激发孩子的潜能

德国儿童喜欢自己“疯狂”玩耍,专家也建议,尝试带孩子去一些“冒险乐园”游玩,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活动,让他们尽兴而归。

现代社会,把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已经是大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甚至如果一天不安排自己孩子的活动,父母们就会感到不自在。如果自己的孩子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父母们简直会受不了。

但孩子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活动吗?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其实,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反而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专家呼吁,应该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虚度光阴”。

2.允许孩子无所事事

0~3岁,是父母安排期。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过去15年来,他一直研究“建构式游戏”行为,即父母或大人对孩子的游戏和生活的指导行为及其影响。“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以便帮助孩子发掘兴趣,帮助他们学会语言。”奥唐纳说。

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父母不能当“卫星定位仪”。3岁以后,孩子就会开始对社会活动感兴趣。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孩子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发现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5~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或兄弟姐妹们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

3.“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无聊也是有好处的,我们储存了能量。无聊和‘虚度光阴’能让孩子充分休息。”拉里说。

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们自娱自乐的自由。

给父母的七条建议:

1.多带孩子去公园,特别是乡村公园,让孩子接触树木、溪流和大自然。

2.带孩子去有天然游泳池的海滩。

3.在自家的后花园进行烧烤活动,孩子们爱做什么就让他们做什么。

4.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让他们在客厅和厨房里帮忙,比如打扫之类。

5.在假期里,允许孩子整天穿着睡衣,允许他们饿了才吃东西而不一定定时进食,允许他们晚上到屋外去看星星等等。如果你实在不能忍受自己的小孩整天无所事事,那么,请至少在假期的一半时间里让他们拥有悠闲的生活。

6.尝试带孩子去一些“冒险乐园”游玩,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活动,让他们尽兴而归。

7.无论在哪里,请不要总是试图安排自己的孩子。

这些并不是鼓励现今的孩子碌碌无为过一生,只是希望不要给孩子的生活和课业安排得太满,不主张古人那种“头悬梁、股刺锥”、“凿壁借光”式的以损害孩子健康为代价的学习方式。日有昼夜,月有圆缺,海有潮汐,花有开落,人的生理周期也有高潮和低潮,一个人一生的光阴中间,总有一些是“虚度”的,停下来,歇一歇,张弛有度,虚实相济,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一个人老是把自己绷得紧紧的,不仅效率会很低,对身体也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父母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甚至连孩子玩的时间都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不仅自己会觉得很累,也会让孩子觉得很不自由。更重要的是,过多过早地开发孩子智力,会使他们早早失去童真、童趣,失去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同时,也会抹杀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创造性,这对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因此主张留一点时间给孩子,让他们在一个人静静的独处中挖掘发现;留一点空间给孩子,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娱乐中延伸思考;留一点空白给孩子,让他们去超越自己的梦想,这样的“虚度光阴”又有何不可呢?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呢?这样做反而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这种尊重和理解将影响孩子的一辈子,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