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与智慧同行帮助孩子成长

爱与智慧同行帮助孩子成长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和快乐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营养。缺失爱和快乐的孩子,不仅在中小学里最容易成为问题儿童,成年后也会出现种种心理问题,以至于难以适应家庭生活和社会工作。其次,孩子的幸福源于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营造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应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是家庭的纽带,是生命的延续与传承。此时,家长要坚决镇压,不要让孩子挑战权威得逞。此时,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不能放任,也不能强行“镇压”。

第七节 爱与智慧同行帮助孩子成长

一、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1】孩子内心最需要什么?

《辽宁省“十二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良性互动机制研究》实验课题组的老师们很想知道孩子内心深处最需要什么,为了得到答案,他们对初一年级的百名学生做了一个实验调查。

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卡片,上面写着:“健康、快乐、电脑游戏、美食、电视、学习、金钱、智慧、爱、友谊、安全、运动”。老师:“请同学们按需要做些选择,并写在卡片上。你们认为最重要的留下,不重要的划掉,然后按重要程度依次排序。”

孩子们最先划掉的是金钱,说金钱与他们没关系;

第二划掉的是电脑游戏和电视,这是课题组教师没有想到的;

第三划掉的是美食,他们认为美食和饮食是有区别的。

接下来老师让孩子们按需要排列三个方阵,孩子们排成的是:

第一方阵:爱、快乐、生命。

第二方阵:健康、安全、智慧、友谊、学习、运动、美食。

第三方阵:电视、电脑游戏、金钱。

二、案例分析

实验课题组的教师问孩子们:“为什么把爱和快乐排在最前面?”孩子们说:“如果没有爱和快乐,我们什么都不想干了。”教师和家长都是把生命排在第一位的。孩子们还说:“我们认为心灵的升华更重要,爱、快乐、智慧和友谊都是心灵上的,安全与健康只是肉体上的。”这说明孩子更看重的是心灵。

实验组的教师此时明白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会轻易自杀,当他们得不到爱和快乐的时候,他们就会轻视生命。其实孩子们比成年人更懂得爱,他们把爱、快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说出“没有爱和快乐,我们什么都不想干”的话来,遗憾的是这个爱却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们足够重视。

爱和快乐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营养。缺少爱和快乐的心灵就像沙漠一样没有生机和活力。许多孩子就是因为缺失了这两样东西才成为“问题儿童”的。

缺失爱和快乐的孩子,不仅在中小学里最容易成为问题儿童,成年后也会出现种种心理问题,以至于难以适应家庭生活和社会工作。

三、专家指导建议

1.孩子的爱与快乐

家长是孩子爱与快乐的最大给予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来到这个世界时并不具备适合社会的生存能力,是父母给予他安全的环境和食物。有了安全感,孩子才能接受爱和快乐。

首先,爱的基础是安全感和信任。这里的安全感是一种孩子对家长心理依恋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孩子会感到父母给予的爱,父母也会感觉到孩子回报的爱,体验到爱孩子才能快乐。

其次,快乐的感觉是一种尊重和探索。孩子拥有一颗探索世界的心,这种探索需要得到满足,孩子才会感到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那些不合时宜、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想法和观点出现在孩子的行为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给予孩子改变的空间和心理转变的空间,这就是孩子快乐的重要因素。如果孩子是花朵儿,那么家长就应有静待花开的平和心态,让花儿感受更多的爱,孩子会感到更多的快乐。

2.孩子的幸福童年

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快乐和幸福。那么如何让孩子快乐与幸福呢?快乐是短暂和简单的,而幸福是长远的,有意义的快乐才能产生幸福感。

首先,孩子心中的快乐和幸福不同于成年人。孩子的快乐更简单,只要有一种轻松的心理范围和活动空间,孩子就会得到很多快乐的体验。但是,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也很脆弱,家庭变动和父母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孩子的快乐体验。家长的过度指责和忽视更是孩子快乐的“杀手”。所以,作为有智慧的家长,无论工作多么忙都要拨出适当的时间来陪着孩子,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积极关爱和重视。

其次,孩子的幸福源于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快乐不一样的是,孩子的幸福是以家庭的幸福为前提的。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更幸福首先自己要努力去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孩子只有有了安全感,才能体验到父母的关爱,才能感到幸福,健康成长。

3.孩子的成长环境

【典型案例2】

国外有一个腰缠亿万的成功企业家,在他病重的时候,记者问他:“如果有来世,您最需要什么?您认为什么最重要?”他说:“对于我来说,金钱和名誉都不重要,什么都比不上童年的快乐重要!如果有来世,我只要深深的母爱和幸福的家!”刚说完这些话,他就走了。此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因为在他刚满三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没有快乐的童年和幸福的家。

孩子在家庭里是被动和脆弱的,他们的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为孩子营造健康、快乐成长的家庭环境,应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延伸阅读

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生家长

一、观念决定父母行动

1.孩子是什么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夫妻共有。孩子是家庭的纽带,是生命的延续与传承。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承载父母的寄托和希望;孩子也是父母对未来的投资。别把孩子当玩具,爱理不理;别把孩子当容器,硬灌知识;别把孩子当面子,过早教育,过度教育;别把孩子当出气筒,讽刺打骂。孩子的快乐与幸福,重在成长的过程。孩子是家庭的核心,是父母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2.影响孩子发展的是什么

遗传、环境和教育。先天是基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环境是条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育是关键,“教育挖掘人的潜能”;主观能动性是决定因素,“天道酬勤”。

3.怎么看待孩子的发展

人的发展有三个要素:体、能、格。体:身体,体能和健体。能:能力,实际能力、潜在能力和社会能力。格:人品、人格,品格和风格。

4.对孩子的素质要求有哪些

孩子的优秀素质主要有6个方面: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

5.什么对孩子最重要

人之生——生命:健康第一。人之品——品德:做人为先。人之格——格调:生活质量。人之气——贡献:服务社会。人之才——才学:经纶满腹。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运动、空间关系、人际关系、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幽默,等等。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家庭教育的任务在于充分开发孩子的潜能,使孩子的各方面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二、定位父母角色的作用

1.关注孩子的健康

关注孩子的睡眠时间与质量、营养与保健、健康饮食与锻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关注孩子的精神

教育投入:力所能及,保证孩子受到较好的教育。

亲子交流:言语、表情、动作、身体接触。

全面关心:思想品德、兴趣爱好、情绪行为。

家长要给予孩子合理的、恰当的、真诚的期望。心情舒畅的孩子才能轻松、快乐地成长。

3.关注孩子的身心安全

身体:发育尚不完备,体力不足,难以抵御外来侵犯。

心智:发育尚不健全,智力不足,难以预见伤害危险。

社会认知: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意志:能吃苦、有毅力、能承受挫折等。

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健康,比健康更要的是安全。随着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威胁人类健康的隐患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高层建筑、食物与药品安全、网络成瘾、校园暴力等。对父母来说,每个孩子都是心肝宝贝,所以,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孩子的任何突发状况都要从容应对。

4.关键期的教养方式

儿童共有三个关键期,也称为反抗期。

第一个反抗期在2~3岁。比如,有的孩子会说话、会走路了,家长要拉着他手,他甩开说:“我要自己走!”这时,家长要放任他的反抗,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不要把他的自主能力扼杀掉。

第二个反抗期在7~ 8岁,这时的反抗叫挑战权威。用老师来骗家长——“我们老师说的”,或用家长来压老师——“我妈说的”。此时,家长要坚决镇压,不要让孩子挑战权威得逞。因为,此时孩子挑战的是家规和校纪,家长若不管,将来就有可能铸成大错。

第三个反抗期在青春期。这时如果孩子跟家长发脾气,是因为孩子把家长当成最亲的人来发泄。此时,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不能放任,也不能强行“镇压”。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之中,他就学会了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团结。

三、营造学习环境

1.营造家庭学习气氛

孩子通常喜欢并尊重有文化、有教养、好学上进、作风民主、举止文明、关系和谐的家庭。特别是家长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应率先热爱学习,形成家风,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

2.给孩子提供学习地点

孩子在学校里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在家里,孩子也应当有个固定的学习地点,它的作用主要是形成一种学习地点的定向,就是说,每当孩子在习惯的地方坐下米,便条件反射地想到学习,犹如医生走进病房,科学家走进实验室,即刻来了精神一样,心理学上叫地点动力定型。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用来读书、做功课的专门地点。许多调研证实,好多学业不良的儿童不写家庭作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里没地方写作业。

3.订阅有关报刊杂志

家长订阅有关报刊杂志,亲子共读。一方面,家长自己拓宽了知识面,有了更好地与孩子交流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以书中内容为话题与孩子进行讨论,这些对成为孩子的榜样、促进孩子的学习、利于亲子情感交流、解决“代沟”问题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4.培养对教师的积极情感

家长应该多向孩子讲述自己小时候在学校的趣事,向孩子多传达一些自己对学校美好的向往、美好的记忆等信息,努力培养孩子对老师的积极情感。

家长应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老师“管”孩子的初衷绝不是与孩子为敌,出现老师教错了或管“多”了的现象是难免的,家长心里着急也是正常的,但从教育孩子的角度考虑,不应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对,以免降低甚至破坏老师的威信,以至于老师很难教育这个孩子,甚至使孩子陷入两难境地,使孩子心目中的两类权威发生激烈冲突,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长期下去可能会造成孩子人格障碍——在家长面前一个样,在老师面前又一个样的双重人格。

教师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知道“罗森塔尔效应实验”,即积极心理暗示的重要作用。

爱与智慧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乡村中学。

小亮刚上初中一年级,可是他总是迟到。老师向他的母亲反映了这个情况。妈妈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只是临睡觉的时候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每天那么早出去,却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了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小亮放学回家时,发现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学习,你说是吗?永远爱你的妈妈!

后来,小亮上了县城高中。有一天,班主任给他的妈妈打来电话,说有重要的事件,请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所以一朵花枯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和智慧,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美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这位聪明的乡村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亮点,并用无微不至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成为满天的星斗!

让我们把故事牢记心中,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感悟,用心去行动。让教育的智慧升华,练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阔的夜空,成为亮丽的风景,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让我们一起努力,细心呵护孩子“那一点点光”,使爱与智慧永存心中,成为我们家庭教育行为的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