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跟着时间跑

跟着时间跑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了好一会儿,黄女士过去一看,好家伙,儿子在睡回笼觉了。6点45分起来后,黄女士把稀饭端到桌子上,给他夹好菜,催促着他吃。黄女士只好又当黑面孔,不知道儿子怎么这么喜欢磨叽,假如到上幼儿园该怎么办呢,但愿儿子能有些时间观念!3岁的孩子,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否则,孩子不能对时间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也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跟着时间跑

行为表现

5点多,黄女士又被儿子闹醒了,黄女士问:“孩子睡醒了?”儿子点点头。黄女士打个哈欠说:“那你把你的被子叠起来吧!”“哦!”儿子回到自己房间。过了好一会儿,黄女士过去一看,好家伙,儿子在睡回笼觉了。6点45分起来后,黄女士把稀饭端到桌子上,给他夹好菜,催促着他吃。好不容易才吃好饭,哪知道他又开始慢吞吞地洗脸,黄女士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儿子的奶奶又在旁边啰嗦着,真的要命。黄女士只好又当黑面孔,不知道儿子怎么这么喜欢磨叽,假如到上幼儿园该怎么办呢,但愿儿子能有些时间观念!

行为解密

时间陪着我们过了一天又一天,可是时间是什么?在哪里?你怎么给孩子讲这看不见的概念?

3岁的孩子,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孩子1个月时就会随妈妈的生活安排产生初步的时间观念,如饿了,便知道喝奶的时间到了;吃奶后过了一段时间要排尿,孩子会哭着要妈妈换尿布;吃饱、睡醒以后又哭着要求大人抱;玩累了入睡……如此反复循环。对时间的认知,孩子主要依靠自身的生物钟来完成。

1.顺应孩子的生物钟。出生后不久,孩子就形成了按时吃奶、睡眠、玩耍等生活规律。妈妈按照孩子的生理需求来安排他吃、喝、拉、撒、睡,不要随意调整他的作息时间,以免打乱生活秩序。否则,孩子不能对时间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也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2.灌输秩序概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理解诸如“妈妈先跟我打招呼,然后给我喂奶,再给我洗澡”这类的秩序概念,因此,周岁之前是向孩子灌输秩序概念的最佳时间。如果你随意改变计划,秩序被打乱,孩子就会以发脾气、哭闹的方式进行“抗议”,拒绝合作。为此,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不妨给他讲述做事情的过程,如“现在我们穿鞋,然后去公园”。

3.帮助孩子用活动区分时间段。如看画报、讲故事等,作为睡前的信号。让他初步感知用玩耍、睡眠等活动来区分白天与黑夜。

3岁以后,孩子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想法了,对时间的认知有了快速发展。虽然对几点几分的数字化时间仍没有概念,但已经能认识一些特殊活动的时间了,如午餐时间、睡觉时间。他还可能知道一周有7天,如果你说这天不用上班,他可能会说这是周末。

行为贴士

在3岁时,孩子的时间概念基本形成,言谈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与时间有关的字眼。对时间的认知,局限在与事件的联系上,总是借助于大自然与周围环境的变化、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为指标,将吃饭、睡觉、看电视、做游戏等视为时间概念的指针;特别是生活作息,在他对时间的理解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孩子眼中,“早晨”就是起床的时候或天亮的时候,“白天”就是游戏的时间,“下午”就是午睡起来之后。只有到三四岁时,孩子才能知道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甚至今天、明天等时间概念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