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合作

让孩子合作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你可以帮助两三岁的孩子对每天可能遇到的麻烦想出解决方案,并同时鼓励合作。对于孩子的合作努力要给予特别赞赏。对孩子要提出建议,而不是命令。这就比单纯说“戴上帽子”要得到好得多的反应。不时地用些奖励来鼓励孩子同自己合作并没错。要培养孩子合作精神,家长要帮助他们理解我们要求的是什么,规则对任何人都是有益的。只有当大人明确了合作包含的意义,才能正确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让孩子合作

行为表现

有一位妈妈带着3岁半的女儿去超市购物,出来的时候,左手拎着一大袋蔬果,右手提着一大包日用品。女儿还非要她抱,全然不管她是否腾得出手,抱着她的腿又哭又闹。她拎着一大堆东西在其他顾客的侧目之下,狼狈不堪。那时候她想得出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女儿许诺:“只要孩子自己走,妈妈回家就给你吃冰激凌,星期天再去买新玩具。”谢天谢地,这方法奏效了。但是回到家中,她不由自问:难道叫一个3岁的孩子跟妈妈合作的唯一方法就是贿赂吗?是不是今后让她刷牙、穿衣、吃饭都得这样施以小惠来求她合作呢?

行为解密

培养孩子合作技能,要从小开始,最适合的时间是3—4岁期间。以下有六个方法,不妨一试。

1.轮流:及早灌输这种观念。在6—9个月大小,孩子便能进行互动,开始模仿。到了3岁,家长在与孩子一起购物或做家务时,便是灌输轮流观念的大好时机。

如当你把积木放进筐中时,给他点时间让他模仿,让他轮流将积木放进篮子再倒出来,这样孩子大些后玩拼图时,就会轮流将木块放进拼图中;还可以在清洁玩具时,轮流将玩具放回到架子上。

这不仅是教育孩子轮流观念的大好时机,还可以教给他作为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一项工作的成就感。

2.解释:对限制要有说明。解释你对他限制和要求的原因。3岁时,大多数小孩子会很好地使用和理解语言,进行简单的解释,这样的规则有利于整个家庭。这时候,如何说是很重要的。比如,“我们一起来整理,这样我们就不会丢失玩具了,下次就可以找到了。”“要是你帮我把衣服拿走,我可以更快地完成,然后我们就可以玩了。”

3.问题:要花点时间解决。对孩子遇到的问题,要花点时间来解决。你可以帮助两三岁的孩子对每天可能遇到的麻烦想出解决方案,并同时鼓励合作。比如,怎样分步骤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陈述问题:“你想在墙上画画,但是妈妈不允许你在墙上画。”

接着问个问题:“你还可以在什么地方画?”

然后提出一个解决方案。你可以提供孩子可以接受的两个选择——可能是一张纸或是一个纸盒。如果孩子坚持想在冰箱上画画,你可以订立一个限制:“我会把蜡笔拿走。”直到达成一致。

最后是重新发出建议。大多数孩子都需要家长来帮他们,找到满足要求的可以接受的方式,这个回答就很好:“你可以将磁性纸放在冰箱上。”

5.表扬:有进步应及时赞赏。对于孩子的合作努力要给予特别赞赏。给他指出为什么和怎么样做非常重要,可使他们认识并珍视他们的技能。比如,“你把白色袜子拣出来放一起,这样我洗衣服就能快点儿,我们就有更多时间玩了。”

6.建议:这是合作成功的基础。对孩子要提出建议,而不是命令。建议,是合作成功的基础;命令,会引起孩子的抗拒。比如,“你要戴上帽子。是要我帮你戴上呢,还是自己戴?”这就比单纯说“戴上帽子”要得到好得多的反应。

7.选择:让孩子有所取舍。维持规则的同时,要给孩子多些选择。“睡觉前要刷牙。是想我们读书前刷,还是读书后刷?”“玩具要放在架子上。是想午饭前放呢,还是午饭后放?”他们往往会选择后者,规则依然存在,相互尊重也会形成一种合作感。

行为贴士

不时地用些奖励来鼓励孩子同自己合作并没错。但是,如果能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激励孩子将是一种更省事更长久的方式。

要培养孩子合作精神,家长要帮助他们理解我们要求的是什么,规则对任何人都是有益的。只有当大人明确了合作包含的意义,才能正确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让孩子感到同大人一起做一件事真有意思。比如,刷牙的时候,给他念一首刷牙的儿歌,让他跟着歌中的步骤做。如果孩子拒绝穿衣服,可以对他说:“听,小裙子说话了:‘我是你的小裙子,快点快点把你的头伸进来。”大人会觉得这样做有点可笑,但孩子却乐于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