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跳出“规定”的框框

跳出“规定”的框框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妈妈赶在“六一”的前一天,亲手为我结了一件。也许问题出在这里,还未动笔,先在头脑中规定了一个“妈妈的形象”;接着规定“妈妈与我”的关系:生活上的和学习上的;然后再一次地规定: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这三次由大到小的规定,最终导致了取材范围的狭窄,导致了雷同。要跳出“规定”的框框,就要仔细观察人物,去表现他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感情,这样写出来的人物形象才活灵活现,富有个性。

跳出“规定”的框框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最基本也最常见的题目便是《我的××》。这类题目也许从小学一直写到初中毕业,无非像变戏法似的,变化出一连串的题目:《我和××》《我眼中的××》《我钦佩的××》。面对这类题目学生也不觉得为难,脑袋一拍就写成了。一篇在小学时写的作文,改动一点,增加一段,一直可以用到初中毕业。然而,这样的作文很少有优秀的。

在写下《我的××》之后,我说:“同学们在生活中接触的人不多,家里主要是爸爸妈妈,学校里就是同学老师。接触的人虽然不多,却是天天在接触,可写的人也就不少。今天,我把题目定为《我的妈妈》。我想,每个同学对自己的妈妈更熟悉更了解,因此这篇作文也就更有内容可写。你们回家构思一下吧。”

过了一个星期天,作文本儿齐刷刷地堆在我面前。

△ 我有一个十分疼我爱我的妈妈。家里每天数妈妈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吃得最少,干活最多。妈妈今年40岁,几个阿姨让妈妈过40大寿,她没有答应,而在我3月份生日的那天,却为我办了一桌13岁的生日家宴……妈妈在生活上处处满足我的要求,可是对我学习上的要求可高啦。有一天,我的数学测验得了85分……

△ 我有一个温柔的妈妈,从没见她发过脾气。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那次是我考试得了班级第21名,妈妈先是骂我,接着就哭起来,越哭越厉害,那天我们全家都没吃晚饭……虽然妈妈对我的学习非常严格,但是在生活上总替我想得很周到。有一次我们班级春游……

△ 妈妈是个普通职工,她没有上过大学,她希望我要好好读书。“六一”儿童节,我要表演一个节目,老师要求穿漂亮的毛线衣,我嫌原来的不好看,就吵着让妈妈买。结果妈妈赶在“六一”的前一天,亲手为我结了一件。妈妈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我,而且在学习上为我创造各种条件,我记得……

又读了几篇,大致都是这个模式:先说妈妈是个“温柔的”“勤劳的”“省吃俭用的”人,然后叙述一两件事情,分别是对“我”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叮嘱,中间用“不但……而旦……”或“虽然……但是……”这类硬邦邦、缺少美感的关联句作承上启下。伴随着结构上的千篇一律,人物形象的描写也千人一面,几乎每一篇作文中的妈妈都是一个类型、一种性格,说着大致相同的话!

“我见到过每个同学的妈妈,而旦和她们谈过好多次话,我觉得你们的妈妈都是很有个性的呀!怎么到了作文中,仿佛所有的妈妈都变成了一个模样,这是怎么一回事呀?”我问同学们。

其实,我也在思索:导致作文雷同的症结是什么?作文前总是先列提纲,再写中心思想。也许问题出在这里,还未动笔,先在头脑中规定了一个“妈妈的形象”;接着规定“妈妈与我”的关系:生活上的和学习上的;然后再一次地规定: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习上的帮助。这三次由大到小的规定,最终导致了取材范围的狭窄,导致了雷同。学生们当然不懂什么叫“概念化”和“程式化”,但问题正出在构思时的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定势,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生活出发。

“其实,每一个妈妈可以写的内容是很多的。来,让我们把想到的先列举出来吧:1.妈妈最爱吃的东西;2.妈妈最珍贵的东西……”同学们也说开了:“3.妈妈急躁时;4.打我时;5.家里来客人时;6.生气时;7.生病时;8.得意时……”

我的要求是,先把中心思想放在一边,不要多考虑,先写出一个真正的妈妈来。一旦考虑中心思想,硬要在写作前作一番抽象的逻辑思考:“通过……的事情,反映妈妈……的品质”,就容易冒出一系列的“规定”;而头脑中潜入了许多“规定”,就容易导致千篇一律。

“同学们,黑板上列出的这么多条,不必每条都写,挑选出两三条最能反映妈妈特点的,就行了。”

事实证明,第二稿中的“妈妈”模样大变,可谓千姿百态,个性纷呈。

△ 妈妈是个医生,体形漂亮,好多人说妈妈是个美人。不过妈妈还是觉得太胖了,“要是稍瘦一点就好了。”有一次我听见她对爸爸说。“那你就得节食。”这是爸爸的声音。妈妈吃饭的时候,再也不碰一丁点儿肥肉了。我也不爱吃肥肉,可妈妈却说:“小孩要吃点肥肉,不然营养不足……”“你不吃我也不吃。”我顶了一句,她哑口无言。此后,我观察妈妈,她又开始吃肥肉了,我知道,她是为了我……

△ 我家数妈妈做的菜最棒,我也最爱吃。仅有一次,妈妈做蛋炒饭的滋味有点糟。我先吃到一块黄瓜,接着又吃到了洋芋和榨菜。“怎么样,这饭挺鲜吧。”妈妈一边收拾煤气灶一边说,“这些都是剩菜,倒了怪可惜的,又怕你不爱吃,所以打了两只鸡蛋炒饭吃。”呵,妈妈真行,既节约又聪明。

△ “敏敏!快起床,都6点半啦!”妈妈每天负责叫醒我,把收音机开得很响。可是今天我没有听见收音机开着,便躺着不愿起床。“哎呀,一只老鼠!快,快跑!”我一听老鼠,一骨碌翻下床来,睁大眼睛,彻底醒了。“哈哈,哪来的老鼠,我是为了逗你醒。”瞧,妈妈还会骗人!

要跳出“规定”的框框,就要仔细观察人物,去表现他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感情,这样写出来的人物形象才活灵活现,富有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