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教即是通过教育者行为和态度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它是相对于言教而言的。父母的言谈举止自然而然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来说,榜样是最好的激励。父母和孩子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其近自不必说,那么父母是“朱”还是“墨”呢?所以不管父母是“朱”还是“墨”,他们的榜样力量都是无穷的。家长给孩子灌输什么样的思想,给孩子做出什么样的示范,孩子都会无条件地全盘吸收,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谈谈身教。

何谓身教?身教即是通过教育者行为和态度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它是相对于言教而言的。身教的根本是以身作则,注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孩子。身教的教育效果要高于言教,其道理在于身教作为一种行为作用于孩子,是孩子作为一个主体主动体验、模仿、感悟而获得的直接经验。

言传可以让孩子认识几千个单词,几百首古诗词,掌握计算技能等等;但对一个人健康成长影响最大的行为规范、道德情操、意志品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无法通过言传来“速成”的,它们只有通过父母、家人及师长的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才能深深地植根于孩子的心灵之中。所以,我们说“身教重于言教”。

在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教授过自己知识的老师可以说有很多,但是启蒙老师只有自己的父母。无论是孩子的咿呀学语,还是孩子的蹒跚学步,无不渗透着父母的心血。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最能打下深刻的烙印。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话不假,但我要说的是,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教师。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小型社会团体,在家庭中孩子学习、发展他的认知及行为。父母的言谈举止自然而然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对孩子来说,榜样是最好的激励。

大家都很熟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一位年轻妈妈不顾一天的疲劳,下班后给自己年迈的母亲洗脚,被自己的儿子看见。不一会儿,这个年龄幼小的孩子,踩着板凳接了一盆水,也端来给妈妈洗脚。

虽然情节简单,但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身教重于言教!

1.身教无言力千钧

高喊一千遍口号,不如以身作则的一个具体的行动。父母的言行是无字的教科书,家长的日常生活修养、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对孩子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和孩子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其近自不必说,那么父母是“朱”还是“墨”呢?俗话又讲: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见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所以不管父母是“朱”还是“墨”,他们的榜样力量都是无穷的。试想,那整天沉湎于打麻将、喝酒、交际应酬的父母,其在孩子眼中的威望会有多高?其对孩子的说服力能有多大?其结果必然是上行下效,孩子不爱学习,迷恋于玩乐。

最近,媒体上报道了不少调查研究成果,向世人发出警示:据统计,不少家庭尽管生活条件颇为丰裕,高档家用电器琳琅满目,却闻不到“书香”,更谈不上“书卷气”。有一半家庭没有书橱,甚至有四分之一家庭连个书架也没有。有的父母只要求子女“好好学习”,却不要求自己“天天向上”,这怎么能行呢?在这样缺乏文化的家庭环境里,孩子怎能有大的长进呢?其实,一个人的成长规律中,其素质养成、人格培养与良好的家庭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家长在家自由自在地看武打、言情电影,叫孩子闭门读书,孩子能读下去吗?如果家长沉醉于打麻将、搞赌博,而叫孩子去好好学习,孩子又怎能学得进去呢?不良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正所谓:正衣先正冠,正人先正己。要教育孩子,就要先管好自己,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社会公德,人人遵守。在大力倡导“八荣八耻”的今天,作为爸爸,我们该如何教育下一代呢?孩子就像一匹洁白的锦缎,就看我们家长是要“锦上添花”还是“听之任之”。如果“听之任之”,那白锦就可能被“胡乱涂鸦”而“污浊不堪”;如果想“锦上添花”,那爸爸就要以身作则。所以,好爸爸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培养“知荣明耻”的下一代,就要从我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作孩子的榜样。“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试想连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都没有的人,又何以担负起教育培养我们的下一代的重任呢?

我们的孩子在注视着我们,我们做什么比我们说什么更有力量。我们做出了率直的榜样,我们的孩子就会诚实;我们用爱环绕着他们,他们就会去爱世界;我们善于谅解,他们就会宽容;我们用微笑和炽热的眼光对待生活,他们就会懂得乐观;我们感谢他人的祝福,他们就会对生活满怀欣喜;我们表示友好,他们就会更加和善;我们的言辞中充满进取,他们就会奋发有为;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失败,他们就能学会顽强地生活;我们的行为像个英雄,他们就会成为勇士……

身教之所以影响重大,因为身教能够使学习者直接在行为上有了模仿的范例。学习者在遇到同样事务时,很自然地就会按照身教者的行为习惯去做。

3.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家长给孩子灌输什么样的思想,给孩子做出什么样的示范,孩子都会无条件地全盘吸收,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们对父母关心体贴,孩子也会对我们关心体贴。东子自言孝子唯恐不妥,但是我经常携妻带子回老家看望父母,这是所有乡邻尽知的事,当然每次都要买些老人喜欢吃的用的物品,临行前还要给老人留点钱。

我在外生活近30年,回老家的次数有80多次,即便是我在海口、重庆、西安和杭州工作时,每年也至少回家一次。在长春工作期间,几乎隔一个月我就跑回去看看二老。有时我忙不过来,就让妻子带孩子回乡下看望父母。所以,依依对爷爷奶奶、对乡亲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孩子也把我们对父母的爱,回馈给我们,让我们体验到来自女儿的爱。

事实证明,家长对父母是否孝顺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他们把老人赶到一间破旧的小房间里居住,每顿饭用小木碗盛一些残渣剩饭给老人。一天,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就问孩子刻的什么。孩子说:“刻木碗,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时,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扔掉了那只小木碗,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受此影响,孩子也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

“你想怎么获得,就先怎么栽”。这是一代哲学大师胡适先生说的。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它符合因果观念。大人如果缺乏公义、好逸恶劳、贪图利益、不肯学习,那么下一代会是如何,显然可以预见。因此,要想有好的教育结果,就得先具备好的身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