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学习考试视频素材

学生学习考试视频素材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小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据调查,有34%的学生把学习视为沉重负担。与标准答案不相符合,判错,扣分。所以,我们不该成为学校应试教育的帮凶,不该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摇旗呐喊、助威!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拥有知识,为了更好地发展自我。而要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首先就要消除“学习是为了考试”的想法,还有“学习是为了考大学”的念头。

学习不是为了考试

几乎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被灌输过这样的思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分数(好学校)”。“学习”和“考试”就如一对孪生姐妹,学习就是要考试,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在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中,受教育就意味着考好分数、上好学校。

有人试着做了一个统计,小学生6年中要经历多少次考试呢?小学阶段的学习科目通常有6科到7科,每科都要进行单元测验,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有的学校还有像“月考”、“抽考”等名目繁多的测验。一学期下来,小学生每学期的大大小小的考试有20次之多,这还不包括教师无限制发放的模拟考试的卷子。算下来,小学生平均每周都有一两次考试。

如此,我们的小学生只要进了学校,就能够体会到考试比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获得、情感和品德的养成都重要,考试压倒一切,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于是,学校学习就按照“上学读书———课上听讲———课后复习———考试升学”这样一个既定的轨迹延续下来,“考试”自然而然成了学习的终极目标

曾听人讲过这样一件事:某县城的重点高中某重点班,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在班会上左手提着一只皮鞋,右手提着一只草鞋,声音低沉地对全班学生说:“发奋读书的、考高分的、上名牌大学的,今后穿皮鞋;否则,将永远穿草鞋。”然后高高举起那只草鞋,以警示台下的每一个人。

考试既然有决定一个人是穿皮鞋还是草鞋的巨大力量,那谁还敢轻视它?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普遍关注考试成绩,每次考试大家想到的是能得多少分,而不是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

也因此,学生们只为考试而学习,只为考大学而学习。而一旦考上了大学,一下子就茫然了,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我曾经接触过很多有着这样茫然心理的大学生,在上大学前,目标明确,学习也有动力。而上了大学后,目标实现了,不知道现在的学习是为了什么而学了,也不知道未来自己该干什么、想干什么……

上了大学才茫然,似乎并没什么。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学习为沉重的负担。

很多小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据调查,有34%的学生把学习视为沉重负担。而负担主要来自“分数”,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自暴自弃,认定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则因为担心名次下降,被别人追上,而整日背着沉重的包袱,丝毫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我曾经收到过一封所谓的“差生”写来的信:“因为我每次考试都不够平均分,老师说我‘弱智’,总拖班级后腿。为此,我很瞧不起我自己!父母也总是斥责我,常常让我产生‘死了算了’的念头……”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考试恐惧症。每年中高考期间,都会有因为恐惧而发挥失常的,甚至晕倒在考场的,连考场大门都没有勇气迈进去的,甚至在临近高考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就崩溃的……除了高考,中考、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期中考试……无不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前段时间《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担心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自己考不好影响全班的地位而自杀了。在遗言中,她说自己是要以自杀引起全班同学发愤。她恳请同学:“咱们班以后就靠你了,加油!一定让咱们班在年级中拔尖……”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这个人人都有上学机会的年代,却有那么多学生想要逃避学习;为什么学校各方面的条件越来越好,却有那么多的人说它是“文明的监狱”;为什么太多的学生在考上大学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撕书……

看看分数、考试,把我们的孩子逼到怎样疯狂的程度了?

还有一个现象是:要考试自然就要评分,要评分就要有评分标准。什么是评分标准呢?标准答案。

于是,试卷上的问题是:“雪化了以后是什么?”孩子答了:“是水。”好,和标准答案一样,正确,得分;孩子答了:“雪化了以后是春天。”与标准答案不相符合,判错,扣分。

依依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做过这样一道题,题目要求是修改病句:“上海是中国的三大城市”。依依把“三”字去掉,句子变成“上海是中国的大城市”。这话有错吗?从事实上讲,上海的确是中国的大城市啊;从语法上讲,主谓宾各在各的位置上,一样也不缺。可是老师说:“错了。”因为标准答案是:“上海是中国的三大城市之一。”

可以说,在学校教学中,这样的事例层出不穷,压根儿就说不完。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探究精神等鲜活的思维,就这样被“标准答案”给扼杀了。为了获得分数,那些有创造性和好奇心的孩子,不得不学会死记硬背,学会按老师和标准答案的要求去学习,然后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一点点失去那些宝贵的学习品质。最后,一个个个性迥异的孩子,就被打造成“唯师”、“唯标准答案”的书呆子、考试机器!

在高考按分录取的制度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学校教育把考试作为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工作情况的手段,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尺,似乎情有可原。可是,作为家长,我们该清楚,我们要孩子到学校去学习,去接受教育,不是让孩子变成考试的机器、学习的奴隶,而是要孩子学会学习、自主成长,是要孩子全面发展,具备生存能力,拥有较高综合素质。所以,我们不该成为学校应试教育的帮凶,不该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摇旗呐喊、助威!

我们应该率先淡化考试和分数意识,把考试看做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把分数转换成孩子掌握的知识量。依依跳级后第一次英语考试考了47分,在我眼里,这“47分”意味着孩子已经掌握了能够获得“47分”成绩的知识,意味着这“47分”的题目孩子已经接受并理解了。所以,我安慰和肯定了依依,而不是批评和斥责她,为什么只考了47分。在我的安慰和鼓励下,不到两个月,她的“47分”就被“97分”所取代。

我们还应该重新认识“学习”、“知识”乃至“学问”,重新认识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式。总之,作为好爸爸就要和孩子一起,真正学会学习,懂得学习的真正意义!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拥有知识,为了更好地发展自我。作为家庭教育者,身为孩子的家长该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向孩子灌输这种观念。为孩子学会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不仅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更要培养孩子对学习的持久热情,让孩子确立“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需要”的思想。

而要孩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首先就要消除“学习是为了考试”的想法,还有“学习是为了考大学”的念头。端正了想法,继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学习成为孩子生活中,和吃饭睡觉一样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之一,从而使孩子在未来成为一个学习型的人才,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保持着和时代发展一致的前进步伐。

人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将影响他的一生。

有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孩子就有了目标、有了兴趣,最终就会取得好的成果。我对女儿依依的学习态度就是这样引导的,所以孩子从不厌烦学习。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给孩子带来的直接收获就是,学习成绩好和知识储备量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