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玩具与教养

玩具与教养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代表作有《教育漫话》等。他在《教育漫话》中认为,健康教育是所有人的形成的基础。尊重自然节奏,是近代教育,特别是启蒙期教育人的形成重要支柱之一。由于洛克精通医学,他认为一般的教育者应该对医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还应该对健康管理的必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对幼儿来说,比智育更重要的是教养教育。好的教养表现为正确的礼仪态度。

四 玩具与教养——启蒙前期

约翰·洛克

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年),英国人。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理论家。是人民权利维护者,反对那些拥有权力统治者。他毕业于牛津大学,留校任希腊语和修辞学教授。后在笛卡尔影响下从事自然科学和医学研究。主要代表作有《教育漫话》等。他认为人的认识不是来自天赋,而来自经验。

他主张绅士教育系统,抛弃宿命论的原罪说,肯定理性和教育的力量。他第一次系统地阐述身体的保健和锻炼,论述世俗道德理论、内容和培养方法,提出发展智力比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智育理论。在学校课程设置上将古典课程与现代实用课程相结合。

重视健康教育。他在《教育漫话》中认为,健康教育是所有人的形成的基础。一般提到孩子的健康教育,人们往往想到带音乐的舞蹈和圆圈游戏之类正确地健康教育,更值得引起注意和重视的东西是日常生活的自然节奏。尊重自然节奏,是近代教育,特别是启蒙期教育人的形成重要支柱之一。由于洛克精通医学,他认为一般的教育者应该对医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还应该对健康管理的必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他指出如果获得了知识而损害了健康,那么知识再多也起不了作用。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既不能为上帝效劳,又不能给邻居帮忙。一个只注意其他教育范畴而轻视健康教育的孩子,身体必定是弱的,就像荷载过多的船一定要沉一样,哪怕这艘船上满载着金银财产,也只能以航船沉没而告终。

他还认为,使孩子身心弱化的罪魁是城市的奢侈生活。对此,他说,如果真正想让孩子按照自然节拍生活,就应该学习农村培养健康的农家子弟的办法,用自然环境锻炼孩子,首先应该鼓励孩子衣衫单薄甚至裸露身子。让孩子在户外进行新鲜空气浴和冷水浴。有些人对这种教育方法爱说三道四,他模仿两人对答给予巧妙的驳斥如下:您的脸孔冬天裸露在外,不怕冷吗?如果生下来的时候就让全身像脸孔一样裸露在外,就没有关系了。

他进一步指出,平时要关注孩子有规律的日常生活,养成定时吃饭和大便的习惯;养成饭前和便后洗手的习惯;坚持早睡早起不偷懒的习惯,这些是养成稳定的健康教育习惯的当务之急。他还希望学习蒙田城内对待幼儿的做法,家长不要急吼吼地把孩子推醒,而要像城主老蒙田那样对孩子关怀备至,在小蒙田起床前,让乐师奏起安静的音乐,促使幼儿在音乐中徐徐地睁开眼睛。养成吃不择饭的习惯;养成衣着朴实的习惯;养成不乱吃药物的习惯。还要始终尊重自然。这样,孩子就会发自内心地以合乎自然规律和合乎生活规律锻炼身心,健康成长。

智育教育。他在1671年的一篇文稿中指出,幼儿的灵魂好像一张白纸。作为启蒙时期人的形成支柱之一的理性,通过有关事物的连续感觉就能认识到自然的法则。人具有通过经验事物运用训练理性的机能。在幼儿的健康基础确立之后,就应施以最基本的学习活动——智育。智育是支撑德育灵魂教育的基础,是把幼儿培养成为将来的绅士、淑女的最初前提。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他认为幼儿智育教育教孩子正确认识理性的作用,又教他们在行为中悟性(Understanding)的使用;即让孩子在学习时特别是数学的学习时使用并训练这种从经验到理性的机能,在数学等的教学内容中,让孩子通过训练养成系统的推论习惯。在这里,明确表示了推进正确观念与理性陶冶的必要性。这种形式陶冶,由于选择了以某种内容为对象的思维训练形式,所以,当在以别的内容为对象的情况下使用时,也能够转移(Transfer),从而可有利于促使孩子活学活用。

为了防止孩子在学习时精神不集中或出现差错,往往只停留在较小的范围内,一般的一次只能接受一种想法。只有用新鲜的事物才能吸引住孩子。面对那种老套的内容,孩子往往感到讨厌。孩子喜欢的是变化多样的。如果把他们自己正快速发展变化的认知活动固定在一个内容上,是违反他们的自然本性的。要让孩子学习一种东西,教师和父母应设法用一种方法取代他们脑子里原有的东西。对此,必须加以引导。教师和父母要用充足的时间和大量的试题去接触孩子,洞察其自然表现,慢慢等待他们自己做到精神集中,绝对不能性急。正如洛克自己所说,与其让孩子对学习感到讨厌而成绩很差,还不如让他迟一年读书的好。

他提出,应该怎样把本质上爱好变化的幼儿吸引到一种活动上来呢?他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拉等人那样,在教孩子读书认字时,要像玩球一样,让孩子接触到各个方面,并在游戏时学到知识。而游戏要特意安排,使孩子人人都能插上手,做到在玩中乐,乐中学。否则,孩子便会逐渐失去新鲜感。

在慢慢教孩子认字时,最初课本最好选用那些有趣的活的知识,并尽量加上插图。书中的知识由于有了插图可带给孩子愉快的记忆。学习内容可以由读法进到写法,再联系幼儿游戏的情况要他学习游记。再用占多数的绘图日记的形式比单用文字来写的要更适合幼儿的自然的学习。

幼儿在进行这种学习时,家长不要过多指责其细小的差错以免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也不要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惩罚他们。他认为,对孩子严加指责似乎能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学得快的做法是错误的。事实上,由于指责导致产生害怕心理和紧张情绪,使孩子学习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申斥孩子只会在孩子头脑里引起混乱,希望以此推进教育的做法,就如同在摇动的板上写字,基本是不可能的。有心的父母和教师不要用这种教育方法。

礼仪教育。他认为,对幼儿来说,比智育更重要的是教养教育。好的教养表现为正确的礼仪态度。一般所谓正确礼仪就是对人、对己都不过分轻视。就是说过分腼腆、过份害羞、鲁莽、目中无人等都是不合礼仪的。为了预防这种不合礼仪的情况,平时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各阶层的人士,使孩子有灵活实践优雅礼仪的机会。

孩子不礼貌有四种表现:

1.以我为中心、完全不顾及别人、粗暴和漫不经心。

2.言语不当、行为鲁莽。

3.幸灾乐祸、高傲自大。

4.无理辩三分的争论。

为了使孩子不染上这些没有礼貌的恶习,教育要从小抓起。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让他们学习礼仪行为,逐渐养成习惯。对年幼的孩子要保护天真活泼的“孩子气”。有时孩子不懂司礼的礼仪,不知如何与人告别,不会说道谢,这算不了什么问题,只要进行教育就可以了。有教养的孩子,举止优雅、天真、活泼、给人以好感。礼仪行为是人内在品格修养外在习惯性的表现。所以,培养纯朴自然的教育必须向品德涵养及其表现方面努力。

培养英知人才。他认为,孩子很自然地是英知(贤达之士)的预备队。当孩子进一步成了真正的英知时,对人就能保持公正的态度。一般说,英知在当世都能有先见之明,善于巧妙地处世。正如洛克所说,他们非狡诈之徒。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聪明、不事虚伪、胸怀坦正,是英知成才的基础。英知不是外加的,是出自内在素质靠自我约束成长,并在教育的帮助下实现。如果孩子没有这种教育的帮助,一旦自己悟性不足时,就容易步入成长偏颇。所以,始终认真帮助幼儿发展成英知,最终将有助孩子品德形成。

德育教育。他还认为,孩子德育是最重要的课题。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就爱神、敬神。当孩子需要读《圣经》的时候,可选择易懂的题材给他们读,例如约瑟和他弟兄的对话、大卫与约拿单对话等。自我修炼德性涵养方法,应通过孩子内在动力发展达到德性修养的能力也不断提高。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孩子自主能力、理性能力的不断生成,自尊心、虚荣心也在萌生。对成长出现的不良表现,少用体罚之类外表的、被动的手段。即使偶尔做了错事,父母和教师要表示出完全意外的态度,让这种意外的态度使孩子觉悟,不失去自尊心,从心灵深处感到羞愧而觉悟过来。孩子从小这种自我反省的行动,是通往未来绅士、淑女人才的形成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