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教学变革的原因

体育教学变革的原因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人培养成合格的公民等是教育的外在价值,又称工具理性价值,而个人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内在价值。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由于工具主义教学观的影响,造成了体育教学主体价值的失落。体育教学的价值观,是指作为客体的体育教学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

三、探析:体育教学变革的原因

体育教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对影响体育教学变革的原因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体育教学变革的规律。

(一)社会变革制约体育教学变革

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发挥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不能不受社会要求的制约;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又有助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科学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它不仅具有教学活动自身的规律性,还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体育教学活动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相适应,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同时,体育教学活动还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超越性,通过培养人才,积极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总是具体地、坚定不移地反映社会需求,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把人培养成合格的公民等是教育的外在价值,又称工具理性价值,而个人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教育的内在价值。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由于工具主义教学观的影响,造成了体育教学主体价值的失落。社会的发展推动学校体育的变革,学校体育目标必然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

从对改革开放各时期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的回顾中可以看出,尽管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我国在教育目标问题上,一直强调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是这种全面发展更多地集中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教学活动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色彩较浓。如有论者指出:“从教育目的的内容表述上看,从培养‘劳动者’和‘人才’到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培养‘社会主义公民’,虽然教育目的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它的社会取向性一直没有改变。由于把教育的目的局限于‘社会’这个框架内,并在‘社会’这个框架内寻求一个更为狭窄的目的,这种忽视个人发展和完善的教育目的观落实在实践中,便导致了现实教育的极度功利化和受教育者的物化。”[52]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体育教学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和适应性被较多强调,而教学活动自身的规律性被忽视,造成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凸显了根据社会需要发挥培养“政治人”的政治功能和培养“经济人”的经济价值,忽视了体育教学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立性,给正常的教学活动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和精神得以凸显,教育价值取向从社会转变到个人,教学价值的选择必然顺应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趋势,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人的重要性,回归教学活动的本体价值,即培养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而不仅仅是实现政治、经济发展目标的手段和工具。[53]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社会变革和发展,都会带来我国教育方针的重大调整,而教育方针的调整,又直接影响到我国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变革,必然影响到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变革。作为一门学科的体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教学目标的调整问题上,如何体现其独立性呢?在总的教育目的和方针的指导下,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教学领域围绕着如何落实人的全面发展的总目标的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讨,达成了一些共识。

(二)教育方针指导体育教学变革

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人的全面发展,即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一般指个体在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充分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依据,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改革开放初期,教育进入恢复、重建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性质,是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的批判和反思,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时期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为政治、经济价值取向,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价值取向基本一致。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教育方针是这一时期教育主导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成为当时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这一点对于纠正极“左”路线对教育造成的巨大破坏,无疑是一次历史的进步。然而,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教学活动中“人”的地位依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任务是: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价值取向,经济价值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价值。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主体地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培养人的教学活动,就必须以人为本,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当成有其价值、尊严、需要、兴趣、个性和自主性的主体,而不仅仅当成实现政治、经济发展的工具。这在新的教学改革中逐渐有所反映。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其中明确规定:“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正式提出了教学活动中个体的价值,个体的充分、和谐发展等,相对于以往过分注重教学活动的政治、经济价值而言,这是一个进步。

(三)价值观念影响体育教学变革

价值观是主体所特有的,是主体的需要所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认识和评价的标准,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定向标准。价值观表明人们选择什么,在何种程度上选择它,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体育教学的价值观,是指作为客体的体育教学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就构成了不同的体育教学价值观。

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为的”且“为人的”活动,它总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进行。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活动往往都是以某种人学观作为其理论依据。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早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整体性存在,对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肯定与认同是当时人学观的核心,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活动所要维护的是没有个体独立性的整体性;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开始确定,单子式个体是与之相对应的人学观;进入当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日益密切,共生性存在开始凸显于人学理念之中。[54]

体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课程对人的社会化发展所不具有的特殊教育意义,即体育教学的内在价值。体育教学给学生提供、创造充分发展的机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从体育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领悟到运动对生命的意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只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浸染、熏陶。

教学观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是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同时期的教学观、学生观等观念制约着体育教学的发展与变革。可以说,没有观念的更新,就没有体育教学的变革,体育教学观念变革是体育教学变革的前提。教学实践反映了教师的某种教学观。纵观基础教育体育教学变革,改革开放初期,“身体”是服务于建设的工具,这一时期体育教学缺乏对人的关怀;改革开放中期至90年代末期,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人的自身发展受到关注;21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突出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这一时期体育教学目标取向于关注学生健康成长,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最初把学生当成掌握“三基”的“工具人”,只注重体育教学适应社会发展和阶级的需要,而忽视学生个体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体价值逐渐受到关注,体育教学在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自然体育观的基础上扩展了体育的人文观,主张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性,通过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来达到增强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发展个性的目的,反映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可见,人的发展在体育教学变革中逐渐受到重视。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教学观念的演变过程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彰显的过程。教学观念的转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的变化影响着体育教学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