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深化教育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深化教育改革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1999年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001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

一、知识经济时代深化教育改革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对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业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第一要素来追求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取而代之为以智力资源为第一要素,最终促使人类社会由主要依托于物质资源向主要依托于知识资源转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将引发世界各国更为激烈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而这一系列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的关键则在于教育,基础教育又是培养人才的平台和基石。然而,中国基础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体系的束缚,片面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考试是对知识的再现”,学生所形成的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和趋同性特点,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在新的世纪,基础教育需应对这一考验与挑战,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保证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人总是不满足于生活现状并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造,使其符合自己的目的性要求,朝着自己的理想图景靠近。人们总是对现实的教育表示不满,因此,教育一直处于改革的状态中。正如列宁所言:“世界不能满足人,人必须用自己的行动来改造对象。”[1]新世纪注重人的发展,倡导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旨在促进人类社会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实现先哲提出的“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理想目标。

(一)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实现价值的起点和初始阶段。基础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教学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不小贡献。但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推进步履艰难等状况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与改革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于是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在当前这场以推进全民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改革中,教学改革以学生的主动、积极发展作为起点和依据,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真正实现教育观念上的转变,实现人的发展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98年12月24日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了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计划》提出教育将始终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要分两步走。1999年,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教育,全民有责”,号召全党全社会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五大后,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从实际出发,改造薄弱学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等。为新的课程改革做好准备。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2]明确提出了研制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要求“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明确提出要“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强调“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3]并要求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把实现素质教育的突破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为未来十年基础教育改革的两个重点之一,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启动引人关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推动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在深入开展与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由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提出了要改革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重构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1999年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001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第一条就指出: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第六条又指出: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保障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纲要》指出,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纲要》的颁布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描绘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并对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要求,是指导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实施,在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人为本”的思想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此次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面大、力度大、覆盖面广的一次系统性改革,引入了许多国外新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和教学思想,反映了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强烈愿望,为基础教育的教学注入了活力。它提出了六大具体目标:一是制定课程标准,改变课程设置仅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改革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三是改革课程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与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四是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以增强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性;五是改革课程内容,改变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及与学生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六是改革课程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确立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共同框架的价值取向。新课程改革,在理念、内容、措施与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课程的框架,引发了教师观念、教师角色和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引发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合作、交流、反思的教师文化正在校园里逐渐形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差异和发展的评价观念以及以激励为主的评价行为正在形成;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既重视学业成绩,又关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有教师评价,又有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参与的新的模式也在建构之中。

(三)着眼学生“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

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体现了学生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之间的辩证关系,国民的素质与国力的强盛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复兴建立在每个公民的素质都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公民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在于基础教育,因此,“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教学的共同出发点,“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应该是教师神圣的天职。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信息化的社会革命在带给人们愈来愈大发展空间的同时,相应地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缺乏竞争观念和学习、工作效率低下者将会逐渐落伍。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必须形成以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的人为目标的新观念,追求学生知情意、真善美和德智体的统一,“帮助受教育者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使受教育者个体特质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展现和发展”[4],培养学生的竞争观念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完善学生的心理,促使他们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去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被快节奏、高效率的生存环境所遗弃,拥有多元的应对能力,能在人际关系日趋紧张、人际交往日趋淡漠的空间,保持和谐、愉悦的心理感受。

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一观念依然是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思想。1990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联合发起和赞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for All)”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其中提出的全民教育目的在于:满足基本学习需要,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学习需要的范围及其满足的方法因各个国家和各种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一认识不仅直接关注学校教育对于每一个人成长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命在不同层面的学习需要,而且通过国际努力,正在世界教育改革中不断践行这一价值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