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的二重性

课堂教学的二重性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也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二重性,这二重性概括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辩证而系统地研究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统一,从而使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教”和“学”的优化发展。他主张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结合起来,才可能掌握其真正的教学艺术。我们应在掌握运用教学科学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艺术。

一、课堂教学的二重性

人们公认: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也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二重性,这二重性概括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辩证而系统地研究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统一,从而使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教”和“学”的优化发展。

当代教育学者徐勋曾说:“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首先应该肯定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教学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教学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同时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理论运用于实际,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囿于一个程式。教学效果的好坏,还与教师的语言、机智、热情等素质有关,要做到‘无意于法则,而合于法’,‘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的确也是一种艺术。”[1]这就高度概括地阐述了教学的二重性。

教学的科学性,即教学的客观规律性。它要求教学要科学地再现教学内容,而教学科学性的基础是教学论。教学论提供了一般的教学规律,确定了一般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构成了教学的理论基础,这些原则和方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语文教学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与客观规律而进行运作,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总之,教学是准确、客观地以语言表达为主的再现教学内容的一门技术基础科学。

教学的艺术性,即教学的形象创造性。“教学艺术是优化教学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是教师运用语言、直观形象和教材,创设教学情境,遵循教学规律,灵活运用教法,实现教学任务的各种素养的总和”。[2]教学艺术要求表现教学内容和思想情意的灵活性、创造性,以求师生对特定教学内容的心灵活化,达到客观形象的再现。它以师生优化发展的综合艺术创造为目的,以求达到客观表现与艺术展现的完美统一,这就是“无意于法则,而合于法”,“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教学艺术境界。因此,教学艺术蕴含着高度创造性的劳动,也就是人们所说“教无定法”。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二重性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依存的。任何教学都是这二重性的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结合。教学艺术性必须以教学的科学性为前提,离开了科学性,离开了教学所必须遵循的教学客观规律与原则方法,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教学艺术。教学论要研究和解决的,就是教师怎样“教”和学生如何“学”两个方面的问题,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我们在探讨教师如何创造性组织和改进教学的全过程中,运用哪些技巧和方法,这就为使教学充满艺术魅力提供了依据。任何艺术必须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段才能达到艺术效果,实现其目的。教学是一个多样性的、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包含着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涵盖了众多的内容。比如教材钻研,教学过程的导入、过渡、收束,教学板书,教学提问,教学答问释疑,教学辅导,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作业练习等等,同时研究如何实现它们的最佳组合,从而达到科学再现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

古今中外对教学的二重性就有过不少的探讨与研究,并用于教学实践。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实践了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充分利用启发式这一教学手段,把握好教学的最佳火候进行施教,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体现了孔子高超的教学艺术。孟子也提出“教亦多术矣”。[4]这里的“术”指的是方法“多”,指这种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因人因时而变化的,这就包含了执教者的灵活性、创造性,这种讲求多种多样而灵活变化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教学艺术。《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5]这里的“善教”、“善喻”就是采取最佳最好的“教”“喻”方法,以达到最佳最好的效果,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教学艺术。

国外教育家们也多有论述,比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6]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7]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谈教师修养三条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他主张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结合起来,才可能掌握其真正的教学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8]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教学的二重性和二者的密切关系。我国近代学者俞子夷先生,在所著《教学法的科学观和艺术观》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教学生,如果没有科学的根据,好比盲人骑瞎马,实在危险。但只知道科学的根据而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一切,却又不能对付千态万状、千变万化的学生,所以,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做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9]可见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我们所说的教学艺术,与技术又有区别。技术是对物,而艺术是对人;对物可无情,对人必须有情。我们的教学正是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我们的教学就必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里去,就必须讲究教学“艺术”。

总之,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应在掌握运用教学科学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