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响鼓也要重槌

响鼓也要重槌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政道先生对选自中国的精英中的精英动怒,实际上是应用了心理学中的“动怒效应”。所谓动怒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或教育工作中,用脸色、仪表或言语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传递问题严重的信息,引起对方心灵上的震颤和对所发生问题的重视和反思,从而改正错误的现象。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喜怒不形于色,讲究修身养性。当晚辈出现不良的思想倾向,向危险方向滑行,一般的规劝已无能为力时,应该利用“动怒效应”。

八、响鼓也要重槌——动怒效应

1986年11月的一天,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楼,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为120多名中国留学生作学术报告,可坐在后排的学生有的不认真听讲,李先生很生气,他声色俱厉地说:“请各位听讲,你们有这个机会而不听的话,你们是没有前途的……你们要尊重自己,你们考上中国—美国联合招考的物理学研究生算得了什么?你考第一名又算得了什么?难道中国青年就是这样吗?……你们谁写了多少东西,请举手!你们对得起自己吗?你们对得起下一代吗?你们必须努力。200年来中国人是受压的,炎黄子孙是要抬头的,你们是精华,你们必须尊重自己,你们是要负责任的……我由于爱之深,所以说话尖锐一些。”李政道先生对选自中国的精英中的精英动怒,实际上是应用了心理学中的“动怒效应”。

所谓动怒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或教育工作中,用脸色、仪表或言语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传递问题严重的信息,引起对方心灵上的震颤和对所发生问题的重视和反思,从而改正错误的现象。

为什么动怒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在什么情况下有用?下面我们就进行研究。

动怒是一种感情强烈、情绪激动状态下的表情和谈吐。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把动怒看作不老练、修养差的表现。苏东坡要“无故加之而不怒”,就是说,别人诬陷你也不要生气,因为事实毕竟是事实。林则徐则把“制怒”二字贴在墙上,时时告诫自己心平气和,不要发怒。唐朝宰相娄师德要侄子“唾面自干”。中医理论认为“怒伤肝”。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人们喜怒不形于色,讲究修身养性。

其实,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有两面性。在特定的情况下,正像药可治病,也可伤人一样,动怒也是一种教育的方式。

动怒之所以具有教育作用,这是因为:动怒时,动怒者的脸色,威严冷峻的仪表,是一种“有形有色”的语言,它传递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有助于烘托谈话的气氛,暗示事情的严重性和不容忽视性,能引起对方心灵上的震颤和对所发生问题的重视与反思。二是愤怒之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措辞严厉,语调高昂,情理并重,能表达鲜明的态度和严正的立场,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震撼力。因而,能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正因为如此,古人才说:“气血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

动怒通常在下列情况才有好的教育效果:

一是适用于长辈对晚辈的教导,例如父亲对儿子、教师对学生。当晚辈出现不良的思想倾向,向危险方向滑行,一般的规劝已无能为力时,应该利用“动怒效应”。此时,长辈以高度的责任感,旗帜鲜明地亮明自己的立场,陈述是非利弊,用愤怒的方式,严词管教,击一猛掌是非常必要的。传说,某人犯了死罪,临刑前要吃娘一口奶,当他含着娘的乳头时,一口咬掉,说:“你为什么看着我犯法不打我、骂我、教育我?”这虽是故事,却说明动怒是教育的一种方式,是有很好效果的。当然,长辈对晚辈动怒往往有教育效果,同辈动怒,则往往会发生“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悲剧,晚辈对长辈动怒,则为伦理所不容。

二要问题事关原则而且严重时动怒。如果一点小事也要动怒,那就失掉教育意义了,只会伤害双方的感情。

既然动怒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在运用它时就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有良好、高尚的动机,这是基础。李政道先生对留美学生发火,是因为中国人长期受压,炎黄子孙迫切需要抬头,留美学生肩上的担子很重才发火的。没有基础,发的只能是无名火。

二是要有道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动怒也是一种说理,它的特点是抓住要害,专拣最重的语言,一针见血,重炮猛攻,使对方闻之震颤,思之有理,从而产生巨大的征服力,达到教育的效果。如果无理瞎争,牛角是弯的,偏要把它掰直,指鹿为马,硬要别人认同,不答应就动怒,那是使横,而不是利用动怒来说理。

三要控制理智的缰绳。动怒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一定要适度,否则,提起姨妈想起外婆,把别人的隐私短处一股脑抖了出来,“得理不饶人”,那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从李政道先生对留美中国学生利用动怒效应进行教育的故事,我们不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