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文课前说话情景的创设

语文课前说话情景的创设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期间,教师只向学生提供说话的场景。甚至有个别同学为了说好这两分钟的“话”,在家中竟然哭鼻子不肯来学校。面对上述为说话而尴尬的学生,我们每一位施教者绝不能对他们产生放弃的念头,更不能对课前两分钟此项活动丧失信心。语文课前两分钟说话不但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门,也为学生体现自我能力提供了重要场地。

语文课前说话情景的创设

徐 军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文教学都不外乎两个培养目标:既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说话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教学体现出来的情景,往往属于学生的语言范畴,只有“是”与“不是”“明白”与“不明白”,等等一些模式语,少得简直可怜,课堂大都以教师的一言堂为主体,忽视了学生在课堂说话的重要性,尤其是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自我能力的体现,迫使学生走进“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为此,课堂结构的创新是语文教改不容忽视的一面,多给学生创设课堂说话的机会,不要怕学生“浪费”课堂时间,大胆地给学生一个在课堂上说话的机会,因为学生每天活动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内,校内健康的全方位的培养对他们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言,心之声也”,人的语言活动是灵魂深处激情的爆发,是具有个性创造的活动。马克思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他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且“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这一论断在近二百年的历史已被人们共识,尤其是在语文教改的呼声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语文活动课的开展,有意识地教给学生“鱼”,不如教给学生“渔”。不妨大胆地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上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诱导学生“说话”以外,有意识地(可以直接)在每节课前留出四至五分钟时间,分别由两位同学以演讲的形式上到讲台,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受,以及对课文内容的不同见解;也可上谈天文,下谈地理,远到三皇五帝,近到“克隆技术”“英特网”的出现;小至一家之言,大到诸子百家……在此期间,教师只向学生提供说话的场景。不求具体内容,只求激发学生兴趣;不求文采的华丽,只求有积极的参与意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想象能力。

比如:我曾在所带初一年级,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在每节课前专门留出四至五分钟时间,先后由两位同学来到讲台参与这项活动,起初,近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走到讲台抓耳挠腮,神情紧张,举止拘谨,更谈不上语言的规范。有时,为了讲清一件事情,相当一部分同学常常是辞不达意,笑话百出。甚至有个别同学为了说好这两分钟的“话”,在家中竟然哭鼻子不肯来学校(据家长反映)。面对这种情景,使我们这些语文教师从内心感到不安,试想每一位学生从出生到迈进初中大门,至少有三年的幼儿教育,又有六年的小学教育。在这期间,语言与每一位学生的具体生活和学习是息息相关的,可是到了初中仅为说两分钟的“话”而哭鼻子,连说话的能力也不具备了,还能谈什么素质教育呢?这难道不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悲哀吗?难怪有关人士曾夸张地预言:语文教学若不改革,中学毕业之后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不会说汉语的情况了,也难怪听说王蒙先生答初中语文试题时最好的成绩也不过六十分而已。

为此,语言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这对于每一位施教者是责无旁贷的。面对上述为说话而尴尬的学生,我们每一位施教者绝不能对他们产生放弃的念头,更不能对课前两分钟此项活动丧失信心。尽管有些学生在开始的两分钟之内只能说出两三句表意不清的句子,但我们必须循序诱导,给予他们信心,并寻求他们的优点给予表扬。例如最初有一位口吃的同学在演讲之后,惹得同学哄堂大笑,而我给他的评语是:“这位同学今后若是从事文艺,将是一位杰出的笑星,但现在要更加努力,因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必须具备‘推销’自我的能力。”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当时的课堂气氛,而且也给了这位同学下次上台的信心,激发了同学的整体参与意识。通过这样的潜移默化,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仅用了一个学期,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语文课前两分钟说话不但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门,也为学生体现自我能力提供了重要场地。只要学生理解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即使教师偶尔因为某种原因而忽视了这项活动,学生也会自觉地走上讲台。因为不论从学生的心理,还是从学生生理的发展特点来看,他们都急需一种表现自我,提高自我的空间。我们施教者完全有能力还给这片原属于学生的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