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在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中,家庭因素和教育方式不良居重要位置。正常的智力是孩子参与正常活动和学习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心理健康的儿童必须具备健全的智力能力。由于涉及心理卫生问题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不一致,目前对儿童青少年在心理卫生问题的分类不统一。有条件的寻找心理医生解决,以便及时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行为指导。

吃好、睡好、没病就好

——关于健康的错误概念什么是健康儿童的标准?恐怕许多父母会说:身体好,没有毛病,不傻不呆,能吃能睡就是健康呗。其实不然,这只是片面的健康概念,这种健康仅仅指生理上的健康。

长期以来,家长们的头脑中还一直没有心理健康的概念,因此,往往只是重视孩子的生理健康状况,而忽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许多家长舍得花钱给孩子买最有营养的食品、最漂亮的衣服,却不愿意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比较简单,有的甚至粗暴,各种各样的家庭因素和不良的教育方式致使孩子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指躯体没有疾病,又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儿童健康的最佳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well-being)的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就是说,健康同时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是二者的统一。一个人只有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满状态时,才算是真正的健康。学龄前儿童的体格发育、心理行为、智力发育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得好坏,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乃至成年以后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学龄前儿童的保健工作多数仅局限在体格发育方面,而对儿童的心理行为、智力发育和营养缺乏指导。从新生入学的体检情况看,我国新入学的儿童的健康素质并不好。有人调查了6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身心状况,发现体格发育在中值以下的占46.6%,有口腔牙齿疾病的占46.6%,有视力问题的占10.7%,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占39.7%,智力偏低的占7%。儿童的身心健康应该从母亲的妊娠开始,母亲应懂得儿童的体格发育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学会科学育儿,注意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等。美国的两位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和西尔斯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他们对1528名超常儿童进行了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智力与成就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等的关系。特尔曼对800个被试的男性中,成就最大的20%与成就最小的20%做了全面的比较,发现他们最明显的差别就是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不同。成就最大的一组在进取心、自信心、耐心和细心方面,明显高于成就最小的一组。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他们不是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去帮助孩子克服,而是立即上前帮忙代劳,孩子有了错误,不是帮助分析原因,纠正不足,教育孩子吸取教训,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顿或者打一顿,结果严重挫伤了孩子的勇于探索的积极性。一个被送进儿童心理门诊的孩子对医生说:“我真想把我爸爸妈妈的衣服都扒光了,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令陪伴他的父母感到无地自容。北京大学医学部精神卫生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报告说:有关专家抽取6座城市中的2000多名学龄儿童进行“行为问题及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儿童中有不健康行为的儿童达13.81%,其中强迫、违纪、分裂、攻击、抑郁、性问题等的患病率较高。在与儿童行为问题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中,家庭因素和教育方式不良居重要位置。

我国有关权威机构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卫生和心理素质量表,采用测验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东北三省42所中学、60所小学3万多学生进行检测,发现大约有32%的中小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

北京一位叫袁鑫的初中学生自杀未遂引起了社会上很大的反响。人们的讨论还没有结束,湖北省荆州市一名女高中生,因帮助同学考试作弊被赶出考场而羞愧地跳入长江自杀身亡。人们对袁鑫自杀从各个角度在报纸上展开了大量的讨论,谈得最多的恐怕还是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的问题。湖南省一位读者杨司佼认为,青少年自杀,“病”在儿女,“根”在父母。家长对孩子过多的照顾和过度的保护,使孩子无法得到磨练,没有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能力。表面上看,他们个性十足,但是内心里十分脆弱,像一个蛋壳,只要轻轻一碰,就成了碎片。

一般认为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智力发育正常。正常的智力是孩子参与正常活动和学习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心理健康的儿童必须具备健全的智力能力。

二是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心理特点是指人在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的特征,每个年龄阶段都具有其典型的特征表现。心理健康的儿童所反应出来的心理特点必然与其年龄相称。

三是行为协调、反应适度。这一点即指心理活动与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和谐统一,对任何事情的反应积极、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冷漠。

四是人际关系适应。心理健康的儿童能够愉快地接纳他人,并与他人和睦相处,在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是情绪良好。情绪一般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类。积极情绪包括爱、欢乐、幸福感、幽默感等,消极情绪包括恐惧、愤怒、内疚、焦虑等。积极的情绪可使人获得最大的快乐和工作效率,心理健康的孩子应以积极的情绪为主,情绪反应是愉快的。

那么,儿童青少年有哪些心理问题呢?这是父母所应了解的。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以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由于涉及心理卫生问题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不一致,目前对儿童青少年在心理卫生问题的分类不统一。但是,根据其行为表现的共同性,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如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自制力极差,考试作弊,投机取巧,成绩不稳定等,一般以小学生多见。

二是与情绪有关的问题。如情绪不稳定、感觉不安、不舒服、恐惧、发抖、表情紧张、焦虑、孤僻、抑郁、疑病等。

三是品德行为问题。如与小朋友相处不好,经常发生打架、骂人、说谎、逃学、破坏行为、偷窃、违反校规等。

四是顽固性不良习惯。如吸吮手指、咬指甲、口吃、遗尿、偏食、肌肉抽搐等。

五是青春期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中。如吸烟、酗酒、吸毒、少女怀孕、自杀、离家出走、家庭内暴力、犯罪等。

引起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与孩子自身存在的某些躯体疾病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发生矛盾产生的精神不安和情绪紧张所导致的。还有可能是与孩子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成绩受挫等因素有关。

当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时,家长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有条件的寻找心理医生解决,以便及时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行为指导。如果是由于亲子关系所致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寻找自身的原因,改变对孩子有害的教育方式,积极为孩子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安全、愉快的家庭环境。绝不能一味地对孩子求全责备,这样反而易给孩子造成更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产生某些失败感和自卑感,由已有的行为问题发展出更多的行为问题。

对孩子的感情遗弃

家长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而当有些家长看到或听到孩子被其父母虐待或遗弃的新闻后,往往感到非常吃惊,甚至不敢相信会有这种事情。现实生活中,父母虐待、遗弃孩子,肯定会受到全社会的谴责。然而,如果在情感上遗弃孩子,人们就不那么重视了。有很多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把最重要的慈爱献给孩子。家长在感情上虐待、遗弃孩子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有的家长经常斥责孩子说,“你真是个胆小鬼”、“要你这样的笨蛋有啥用”、“别拿你的事来烦我”。这样的斥责,就是对孩子感情上的虐待、遗弃。

感情遗弃有很多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家长极端的个人主义。有的家长只顾追求自己的享受,置孩子于不顾,甚至还把孩子当做累赘。更多的家长只知道挣钱过日子,以为多给孩子买东西就是爱孩子,他们起早贪黑地工作,连同孩子谈话的时间都有限,更谈不上感情交流了,造成对孩子的感情虐待、遗弃。

还有的家长,高兴时拿孩子当娱乐品,烦闷时把孩子打发一边以图“心净”;不顺心时向孩子诉苦,生气时把孩子当出气筒,造成孩子一见家长脸色不好就担惊受怕,溜之大吉。家长情绪好时,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无;家长情绪不好时,就找借口打孩子、骂孩子,整个家庭的气氛都以家长的情绪起落为转移。有些人认为,虐待自己孩子的家长肯定是憎恨孩子,其实不然。一般来讲,虐待自己孩子的家长都是不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只要他们一不顺心,就会对他们最亲近的人张口骂、抬手打。虐待孩子的家长通常是自己本人在小的时候也受过虐待,因而他从来不知道该如何抑制自己的愤怒。孩子是独立的,家长无权要求他必须顺从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家长不应该也无权要求孩子跟自己的情绪保持一致。有些家长很自私,认为自己没时间管教孩子,这是对孩子漠不关心的表现,也是对孩子的遗弃。如果家长在孩子降生后思想准备不充分,不能承担自己在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责任,那么,何必让孩子出生呢?

心理学家认为,受感情虐待、遗弃的孩子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至少是和那些在肉体上受虐待的孩子一样,他们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在脑和心理的发展方面比那些在肉体上受虐待的孩子更易衰退。感情上的虐待、遗弃就是对孩子自尊心的故意伤害,容易造成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心理,而这些正是家长们所忽视的。

《新民晚报》上曾刊登过一篇题为《小蝌蚪的悲哀》的文章。说的是一群小学生从市郊的水塘里捞了半脸盆蝌蚪,分别装在瓶罐之中。随后灾难便降临到了这些小蝌蚪身上,先是一个男孩用木棒在瓶中猛搅,直搅得蝌蚪昏死过去。那男孩大笑着走了。接着一个女孩将这些小蝌蚪戏弄一阵后,又拎起热水瓶凌空倒下。数十条小蝌蚪,身上全是白白的水泡,瞬间死去。此时,还有不足十分之一的蝌蚪,苟延残喘于瓶罐之中。可以想像,在这群孩子手中,那些幸存的小生命也不会长久。文章最后作者感慨地写道:我的心不由得一阵收缩,八九岁的孩子为什么竟会如此残忍地杀害小生命?

孩子摧残小动物的不良行为时有发生。造成这种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抚。攻击小动物如同攻击其同伴,是一种心理承受了压力之后而做出的一种发泄。一个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享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会仇恨一切,会嫉妒所有幸福的人,在无力攻击他人的情况下,就会用折磨、残害小动物的方式来解除自己潜在的愤怒。作为家长,应该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避免感情遗弃。

一般说来、家长对孩子感情的虐待、遗弃,有三种类型:

(1)剥夺、冷漠、疏远。家长剥夺了孩子应该享有的爱,疏远孩子,冷漠地对待孩子。在正常的家庭中,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令家长欣喜若狂;但在感情冷漠的家庭里,这些都被忽视了,即使家长注意到孩子的变化或进步,也是以一种冷漠甚至愤怒的态度对待。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自己的变化、进步、成长等方面都得不到应有的感情上的报偿,因而也会疏远、躲避他的家长;即使家长偶尔有亲密的表示,他也似乎没有什么反应,他已习惯于被人冷落。

(2)贬低。在有的家庭里,家长联合起来贬低孩子,总是不停地责难孩子。通常是拿孩子的成绩不当成一回事,而对孩子所犯的每一点小错误都横加指责,甚至打骂。例如,孩子在学习上得了个“良”而不是“优”,家长就要给予惩罚,大骂孩子“不争气”、“没出息”。这会使孩子受到极大的伤害,从此以后,就可能变得情绪低落、沉默寡言。

(3)威胁。有的家长试图控制孩子的每一点行为,就时常用威胁的方式来抑制、支配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只能这样做等。当孩子接受不了时就大声呵斥、威胁。例如,有一个孩子很孤僻,拒绝和任何人说话。原因是他母亲跟他讲:“如果你和陌生人讲话,你就会死的。”在上述情境下长大的孩子,在心灵上有一副重担。这副重担耗光了他的感情,用尽了他的体力,使得他越想把事情做好,就越是做不好,形成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

孩子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诸如好的食物、睡眠、锻炼及新鲜空气等,也有感情上的需要。家长要了解孩子在感情上有哪些需要,并尽量给予满足。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千万不可喜怒无常。同时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情绪气氛,家中常有笑声与歌声,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关怀、相互爱护、和睦相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感情必然得到满足,性情必然得到陶冶,健康发展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忽视亲子沟通

有的家长尽管也有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但是,在运用到教育自己孩子的实践中时却又常常失败。造成家长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的是许多家长在心灵上无法和孩子沟通,不能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因而造成了教育孩子失败。

有一位家长在向别人讲起自己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时,非常苦恼地说:“真是越大越和我疏远,我的操劳和担心她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她自己的事和谁都能说,就是不跟家长说。当问到在学校里的情况时,就是不讲,有时反而回敬你‘反正你也不明白,说也没用’之类的话。”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往往不能发现孩子正在形成和发展的性格、行为习惯等,而只满足于自己的一贯逻辑,并同时真的为孩子的不听话感到吃惊。这种结果就是由于家长忽视孩子复杂的心理活动,与孩子心灵脱节造成的。

家长与孩子在心灵上的沟通,对教育孩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家长与孩子经常沟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肯定是和谐、亲密。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必定能创造出一种积极、健康的教育孩子的良好环境。其次,家长与孩子经常沟通,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并及时有效地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最后,家长经常与孩子沟通,能通过对事物的褒贬,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克服其不良的思想倾向,增强健康意识,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进而达到成功。那么,家长应该怎样与孩子沟通呢?

1.了解孩子

如果家长不能与孩子在心灵上沟通,那么,即使他掌握很多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也是没有用的。反之,家长如果能真正放下架子,走进孩子的生活中去,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许多困扰家长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许多教子有方的家长都有一条经验,就是尽可能多地抽出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与孩子沟通。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一般来说,小学生有好问、好群、好游戏、好野外生活的共同特征。如果家长不识童心,总是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站在孩子面前,那就无法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与孩子沟通了。孩子好问,提的问题特别多,你却嫌烦,让他在一边自己玩;孩子好群,喜欢和小伙伴接触,你却把孩子整天关在屋子里,他会非常难过;孩子好游戏,甚至把玩看得比吃还重要,你却取消他游戏的权利,不许他玩,反而整天叫他写字、做题,甚至节假日也要加班加点,即使孩子不反抗,心中也是不高兴的;孩子好野外生活,喜欢家长常带他出去远足、郊游,你却一年四季总满足不了他的要求。长此以往,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就打上了与家长不亲的烙印,同家长的关系也会逐渐疏远,家长与孩子之间好像隔起了一堵无形的墙。隔阂一旦产生,再好的教育方法也难以奏效。

相反,如果家长有一颗童心,和孩子经常在一起进行感情上的沟通,情感上就会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会向家长吐露真情,而且也乐意接受家长的教育。当然,我们说家长应有一颗童心,并不是说让家长完全回到孩子的天真中去,而是说家长求得了与孩子在心理上的相通,就可以对孩子的童心施加影响,进而使孩子在告别童年时,能够迈出稳定的步子。

2.尊重孩子

家长对孩子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孩子也应该尊重家长、听从家长的正确教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必须惟命是从于家长,作为家长,应改变观念,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

现在有的家长作风粗暴,不通情理,委屈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入学后,同学校、社会的接触增多,对家庭的要求也随之多样化。孩子的这种要求,有一些是合理的,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有的则是二者兼而有之。对于孩子合理的要求,家长应该尽量给予满足,即使一时不能满足,也要说明道理;对不合理的要求,则要一概拒绝,并说明理由;对于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的要求,则应取其合理成分满足之,对不合理的成分绝不迁就。那种对孩子的要求无论合理不合理,一概拒绝,甚至训斥、毒打孩子的做法,只能使孩子对家长反感,并进而渐渐疏远家长,甚至造成对家长的戒备心理。因此家长必须尊重孩子,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合理要求,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与孩子沟通,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帮助孩子。

3.宽容孩子

当孩子做错事后,家长如果不是对孩子进行斥责,而是以宽大的胸怀容忍孩子的过失,那么,孩子就会从内心感到自责,并在悔恨、内疚中对自己的过错深深地反思,继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列宁在8岁那年同母亲一起到姑妈家做客。好动的列宁不留神把花瓶打碎了,当时谁也没看见。后来,姑妈问是谁打碎的,列宁和小朋友都做了否认的回答。然而,列宁的母亲根据平日对列宁的了解,已经猜到是列宁打碎的,但她没有揭穿,而是保持沉默,等待列宁从心中萌发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三个月后,列宁痛苦地告诉了妈妈事情的真相。听着列宁羞愧难过的述说,母亲安慰列宁,并宽容了他。因为母亲知道孩子在内心深处进行的这场道德斗争中,美的、诚实的品质取得了胜利。由此可见,巧用宽容,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不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小军是个10岁的男孩子,从小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养成了内向、胆怯的性格。一天,上数学课时,走了一下神,被老师发现,让他到黑板前演算。他在众目睽睽下脸涨得通红,老师当场骂道:“你真是个笨猪!”生性敏感的小军当场羞愧得无地自容。当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恶梦,看见 那个 老师恶狠狠地指着他的鼻子,用手指着他的脸。以后,凡是上数学课,小军就紧张,越紧张越听不懂。偏偏又遇到这位不懂得心理学的老师,每次都毫不留情地加以训斥。最后10岁的孩子得了恐惧症,每天晚上做恶梦,最后坚决要求不上学,父母只得让他在家休学。

老师教育方法的失当,伤害了一颗脆弱的童心。不顾场合地对孩子恶语相加,实际上是一种对孩子的摧残,是比体罚更恶劣的精神虐待。

鲁迅 先生讲过一句颇为深刻的话,对于孩子“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并能超过他人的一种情感体验。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切忌在众人面前用命令和训斥的口吻和他们说话,对孩子采取冷漠和粗暴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为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家长教育子女时一定要忌讳用恶言,如说孩子是“傻瓜”、“废物”、“流氓”等带侮辱性的语言。同时也要忌讳说绝对的话,如说孩子“你是狗改不了吃屎”或“你要是出息,我管你叫爹”、“你这孩子就这样了,不会有出息了”等。另外,不要强迫自己的孩子,如“我说不行就是不行!”“闭嘴,这没有你说话的地方!”等。同时,不要对孩子进行威胁,如“你给我滚,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一辈子别回来”等。

要尊重孩子,对孩子的爱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体现在对孩子的尊重上。尊重孩子包括尊重孩子的感受、人格和潜能。生活中不少家长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强行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的课外活动,结果适得其反。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呵护备至,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这必然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了自信,孩子们在面对现实、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潜能,完善自身。相反,父母的过度保护,只能使孩子永远长不大,结果害了孩子。

把孩子当成朋友,家庭里多一些民主的气氛。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成年意识,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当孩子的成年意识得到尊重时,他们就能与父母和谐相处,否则,就会感到反感,甚至出现抵触情绪。看过《傅雷家书》的朋友都会羡 慕傅雷 先生那种对儿子朋友式的骨肉情。为什么孩子有话不愿意告诉父母,起因就是父母一开始就没有尊重孩子。因此要学会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大人跟别人通电话时,不希望孩子在一旁听,反之也是如此,孩子打电话时,你也应该回避,不要老是过问。孩子需要亲切的关怀,但是,这样的“关怀”并不适宜。家长即使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必须干预,也要注意不能伤害孩子,一般情况下父母不宜过问孩子的隐私。

要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孩子。尊老爱幼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社会公德,实际上,不但要爱幼、而且要尊幼。幼儿也是独立的人,他也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人格,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或与孩子一起游戏时,最好能以朋友的身份出现,与孩子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这样容易使孩子放松,减少精神压力。

孩子虽小,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如果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就可能发脾气,不听话,不愿意与施教者配合,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他就会情绪稳定,乐与教育者合作,学习东西也有积极性,平常所说的表扬法教育孩子就是利用满足孩子自尊心的原理。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要细心观察孩子,及时鼓励孩子的进步。

尊重孩子还表现在要尊重孩子的自治权利。现代心理学提出关于少年自治的问题,认为少年应该有正常的行为上的自治,即独立地处理有关个人的问题;情绪上的自治,可以有自己的兴趣和依恋的事物;道德和评价上的自治,即可保持自己的观点等等。家长要给少年这些自治的权利,要注意循循善诱地给予适度的指导,切莫粗暴地干涉他们的行动。

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子女成长的环境与父母的环境是迥然不同的。然而,父母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儿童时代作为榜样,全然不知其中许多方面业已过时,老一套标准已经不再适用。子女们也认为,父母的旧传统再也不能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行动指南了。因此,父母们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跟上时代的潮流。

少年的可塑性很强,家长要尽量利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只有当孩子觉得成人尊重自己的时候,他才能自发地愿意接受成人的教诲,这种教育才是成功的。

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互相承诺,也应该像社交场合一样,守信用,认真对待。它不仅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它涉及到儿童良好的个性面貌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懂得承诺是怎么回事,平时注意有意识培养和引导,有针对性训练,可以逐渐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当他们认识到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必须做到时,便有了责任感。所以,家长应当重视对孩子的承诺,亲切地接纳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合理地要求孩子。当孩子对我们提出要求时,只要是合理和可行的,我们也要不折不扣地做到。反之,当孩子答应了的事情,我们也不要因为他小而不和他一般见识,而要督促他做好,让他们学会承担一份责任,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人们往往以此作为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依据,这其实是一个误解。性格的形成是有天生的成分,有遗传的因素,但主要的还是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没有两个性格完全一样的人呢?因为,没有任何两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是完全相同的。双胞胎天生因素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性格也不尽相同,这正说明了性格并不是天生的。因为他们的性格中还有角色塑造的因素,特别是在中国,双胞胎有兄弟姐妹之分。一个始终扮演姐姐的角色,而另外的一个始终扮演妹妹的角色。或者一出生一个就被认定为哥哥,而另外一个就注定扮演弟弟。在生活中,父母总是按照中国的传统要求哥哥或是姐姐什么事情都要让着弟弟(妹妹),无论是自己还是父母都这样塑造她们。所以,一般来说,哥哥或是姐姐总是要沉稳一些,厚道一些。而弟弟(妹妹)往往调皮一些,活跃一些,性格自然就有所不同。

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性格一旦形成便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性格的初步形成始于婴儿时期,这比人们一般认为的年龄要早得多。3岁的幼儿在性格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个体差异,如果没有足够的外界影响,幼儿的性格会自然而然地沿着原有的方向发展下去。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是02岁,因此,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甚至是一出生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性格。那种认为“孩子还小,性格培养不必太早”的说法是不对的。

儿童性格的起源是婴儿期的生活习惯,而养成某种习惯则取决于抚养人的养育方式。每个家长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使婴儿在同一情景下做出符合要求的同一反应,这种并存关系经过反复出现即形成了习惯。而每一个习惯统一起来作为一种素质存在,便构成了个体的性格特点。婴儿正是在家庭环境中,由先入为主的生活习惯和固定的行为方式养成了最初的习性,并以此构成其性格组合中的最基本部分。所以,有人说:“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是有很深的哲理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成人对孩子所采取的早期养育方式,对儿童养成各种习惯以及性格形成起着制约和导向的重要作用,这一点目前还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成人们多习惯于将孩子的性格尤其是那些不良性格归咎于先天,却没有意识到恰恰是成人自己在无形当中以错误的育儿方式促成了孩子的这些性格缺陷。例如,父母和爷爷奶奶对孩子娇生惯养、过度保护就会使孩子在感情上依赖家长,不肯上幼儿园。年龄稍微大一点的表现出独立性不强,依赖别人,他们对别人的态度也常常比较敏感。而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往往容易形成任性的性格特点。

性格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必须从孩子一出世就开始对其进行教育,比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起步于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西方家庭有让孩子单独睡一室的习惯,在中国则不同,即使有足够的空间,婴儿也要与父母同睡(同床或同室)。小则四五岁,大则十几岁。由于孩子习惯了与成人紧密相连的身体接触以及时刻共处的生活方式,所以对成人的依附性较强,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均产生得较晚,这对于孩子性格和心理的成长是不利的。

懂得了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的,父母们就应该及早注意培养孩子的性格,特别要注意自己那些不良的培养方式给孩子性格塑造带来的不良影响。“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等到孩子的性格已经形成了之后,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改造起来也很难。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

妈妈发现上中学的女儿近来变了。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像个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一回到家就把在学校遇到的事全告诉妈妈。现在,女儿一回来,就钻进自己的房间,难得有空和妈妈在一起聊聊天,妈妈真摸不清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有一次,妈妈看女儿长时间闷在屋里不出来,便找个借口进去看看。女儿正在写着什么,一听见妈妈进来,便把桌上的东西迅速收进了抽屉。而她每次离开家,总是把那个抽屉锁得牢牢的。

妈妈不禁心里打鼓,听说这么大年纪的女孩,是心理最不稳定的时期,莫非……,妈妈不敢往下想了。于是,趁女儿不在家的时候,她想办法打开了女儿的抽屉。那里面没有什么令妈妈害怕的信或字条,只不过有一个日记本,上面写着一些让妈妈感到幼稚可笑的话。妈妈这下放心了,而女儿却感到异常愤怒,她和妈妈大吵一场,从此,她心灵之门,对妈妈关得更紧了。

类似这种事情,在许多家庭中不断地发生着。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许多家长都不认为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他们理直气壮地认为,我是孩子的家长,就有权干预他的一举一动,有些家长甚至经常干预孩子的内心世界。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内心世界会越来越丰富。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在他的心灵深处,便有了属于他自己的秘密。如果孩子不情愿向家长透露自己的想法,奉劝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而应该耐心地等待。如果父母流露出忿恨不满的表情,或摆出“不问出来不罢休”的架势,只会把事情弄糟,使得孩子关闭他的心扉。

孩子不愿对父母说心里话,很可能是因为他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为了摆脱父母对他的干扰才这样做的。因此,当孩子发生上述情况时,父母应当首先检查一下自身的管教方法是否得当,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做法。

孩子成长到这一阶段,他希望父母对他信任,与此同时,父母也需要获得他的信任,这样,彼此才能互相沟通。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情愿说出来的事,不持强行追究的态度,孩子便会感到你信任他、尊重他,而同时,父母也就会获得孩子的信任。到那时,孩子一定会主动向你敞开他的心灵之门的。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他心灵深处的秘密,如果孩子连这一点都不存在,他将来也不会成为一个有独立见解和自主能力的人。做父母的必须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和必要的思想准备。

第一、父母应当承认和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大了,有些事情不愿意让父母知道不足为怪,做父母的也不必要求他们还像小时候那样,什么事情都向你讲。有的父母总怕孩子瞒着自己干坏事,对孩子不放心;也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应当对父母有隐私,父母有权利了解孩子的一切。为此甚至乱拆孩子的信件,偷看孩子的日记。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会严重地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激起他们的反感,加深家庭中的“代沟”,使他们更疏远父母,对父母更加封锁自己的心扉。

第二、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用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使他们感到父母是理解他们的、和他们是贴心的、可以信赖的朋友,因而愿意向父母敞开他们的“心灵之门”。

让孤独啃噬孩子的心灵

一天上午,上海创造教育讲师团团长 徐方程 教授在家接到了一个“匿名电话”,起初他连连招呼,对方却没有应答,正要挂断之时,电话里传来一个孩子稚嫩的、吞吞吐吐的声音:“嗯……老伯伯……我想……想跟您说说话……好吗?”原来竟是一个被关在家的一年级小学生,在万般寂寞无聊之时,胡乱拨通打进来的,身为教育工作者的 教授顿时心头一震,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以后的事情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个独自一人被关在家里的小男孩,得到了 教授同他亲切、平等的谈话。经过允许,在以后的几天里,每天上午10时,小男孩便会准时拨来电话,而且会很有礼貌地先问:“老伯伯,今天我再跟您说说话,好不好?”于是, 教授便每天在电话中与这个互不相识的孩子对话,回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以满足一个孩子仅需要找人“说说话”的最低要求,即使有事离开,也再三叮嘱放假在家的女儿接电话,以保持这条“儿童心理咨询热线”不断。

教授女儿告诉记者,通过几次电话交谈,这个孩子的心情大为改观,原先刚打来电话时那种惶恐感已经没有了,变得非常开心,他常常在电话里“讲个故事给你听”。有一次还告诉了他的一个“小秘密”:这次考试他得了全班第一。 教授透露,这个孩子很乖,尽管在电话里常表示“想出来玩”的强烈要求,但又十分知趣,说“爸爸妈妈不同意,是不能出来的。”

《中国少年报》的”知心姐姐”卢勤,曾接到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打来的“知心电话”。这位小女孩用神秘的语气问道:“知心姐姐,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在家里,我像一只可怜的小蚂蚁,在学校倒像一个引人注目的大白兔妈妈……”她告诉“知心姐姐”,“我妈妈是教师,爸爸是经理。他俩一天到晚忙得很,根本没有时间理我。要交待的事,包括吃什么、做什么,都写在台历上。我觉得我好可怜呀,就像小蚂蚁一样。可在学校就不同了,无论表现好不好,老师都能看到,所以,我觉得我像个引人注目的大白兔。”

这位小女孩的话,一下子把知识渊博的“知心姐姐”带回童年:“我比你强,我家里有六只蚂蚁,我是第五只”。“知心姐姐”想也没想,脱口而出。“你真是太幸福了!”小女孩非常羡慕地发出了感叹。

是的,在我们这一代的童年时代,谁家不是同“知心姐姐”一样,都拥有一群“小蚂蚁”。而现在,对于这一代独生子女来说,因为仅仅只有一只“小蚂蚁”,他们害怕孤独的心理比任何一代都强烈,渴求朋友的欲望自然比任何一代都迫切。

四川有一位小学老师,交给“知心姐姐”一篇学生写的作文,题目叫做《我恨……》,读来颇有催人泪下的感受。文章写道:

自从我家从平房搬进楼房,我便失去了自由。搬进楼房的第二天,妈妈就警告我:“楼里很乱,你一个人不许出家门,也不许别人来咱家。从今天起,你活动的地方就是阳台。”

我独自一人站在阳台上,越想越生气,越想越恨。我开始恨这楼房,是它使我失去了自由。后来,我恨不得逃出这个“笼子”,再回到我那欢乐的小院子,那里有我的小伙伴,还有我的小花猫、小蛐蛐、小蚂蚱……

“知心姐姐”进一步分析说,这位小学生的妈妈一定很难理解,搬出那又小又黑的平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有多好,孩子怎么还“恨”呢?正像有的孩子所说:“星星代表我的心,妈妈不懂我的心。”这星星便是他的伙伴,他的朋友。

湖南资兴矿务局小学四年级的一位同学给“知心姐姐”寄去一首诗,题目就是《我要做星星》,诗中写道:

我不愿做太阳,也不愿做月亮。

因为,做太阳太寂寞,

做月亮太孤单。

我要做星星,

因为星星有无数朋友,

将黑夜点缀更加美丽、漂亮。

这首诗真使我们感到意外,我们大人把孩子比喻成“小太阳”,甘心围着“太阳”转;而孩子却不愿当太阳,而要做星星,因为他需要无数朋友。

中国有“竹马之友”这样的词语。按字面解释,就是一起玩竹马的朋友。不管谁在儿时都会有一起捉迷藏的伙伴。

但是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伙伴了。过去,住在一块的孩子总是结成群玩捉迷藏之类的游戏,可是现在,楼房越盖越高,各家各户往来越来越少,街头巷尾很少能够看见做游戏孩子的身影了。

孩子们在学校与同学相会,就成了与伙伴接触的难得机会。不过,就是在学校里,方便聚在一起,称得上伙伴的,多是同班同性别的孩子。此外,学校里伙伴关系,从学校的特点来考虑,是被限制在课间休息时间以内的,彼此的交往一般是表面性的。

由此看来,现在孩子们大概可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伙伴。孩子们当中,有的人在上补习班或技能班时可以与伙伴相会,但也难以做到与伙伴正常交往。正因为这样,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应鼓励孩子串串门,多交友,以促使孩子性格变得更为开朗、合群、乐友。

孩子同伙伴一起玩,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我们年轻的父母们恐怕孩子“吃亏”,常常袒护自己的孩子,更有甚者是为怕自己的孩子“学坏”,干脆不让孩子同小伙伴往来。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

经常让孩子一个人与孤独相伴,会造成孩子孤僻、抑郁性格,严重的还会形成可怕的心理疾病。因此呼唤父母朋友们,一定要关心一些孤单的孩子们,使他们拥有幸福健康的童年生活。

嫉妒心是什么

1991111下午,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系三层的一间教室里,几个教授和研究生正在进行一个有关天体物理的讨论。330分左右,一直参加讨论的中国留学生卢刚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首先对准自己的导师葛尔滋开了一枪,葛尔滋教授应声倒下。接着卢刚不慌不忙又对准旁边的史密斯教授开了一枪,史密斯教授立即倒在血泊里。然后卢刚又把枪对准了自己的中国同学山林华,“口平口平”——又是一声枪响,当教室里其他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凶杀场面吓得目瞪口呆、惊慌失措之时,卢刚匆匆离开了那间教室,他跑到二层物理系办公室,一枪击毙了系主任尼柯森教授,然后走进行政大楼,向副校长柯莉瑞女士开了一枪。随后,又一声枪响,卢刚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为了这次谋杀行动,显然卢刚经过了精心策划。那么杀人的动机呢?说起来几乎简单得有些难以置信。卢刚1986年赴美留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其博士资格考试的成绩据说创下了爱荷华大学的记录。但是卢刚认为 葛尔滋 教授在毕业论文答辩发表等问题上有意刁难他,致使他没有取得博士学位。而让卢刚不满和忌恨的是,中国同学山林华显然得到了 葛尔滋 教授的青睐,他比卢刚晚来一年却在卢刚之前取得了博士学位。最让卢刚嫉妒并难以容忍的是,山林华还得到了他渴望得到的竞争优秀论文荣誉奖的提名。之所以杀其他几位教授,是因为他们对卢刚的多次申述置之不理。

卢刚杀人血案,立即在美国和中国留学生中间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嫉妒竟然使一位优秀的留学生成为“冷血杀人犯”。不但残忍地毁灭了这么多无辜者,并使他们的家庭蒙受重创,而且也毁灭了他自己。可见嫉妒是一条多么可怕的毒蛇,它盘踞在人的心灵里,时时咬啮着人的心,使他的心胸变得日益狭窄,使他的头脑失去理智,而毒蛇的舌头一旦伸出来,就会伤人害己。

因此《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借“校长”之口大声喊道:“不要喂嫉妒的蛇,这蛇是要吃你的头脑,坏你的心胸的。”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只是有大小之分。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会忽略孩子的心遭受嫉妒之蛇的伤害,影响了孩子心灵的纯洁,这是不应该的。为了孩子美好而纯洁的心灵,我们做父母的要帮助孩子摆脱嫉妒之蛇的纠缠,培养他们宽阔的胸怀。

某小学语 老师布置六年级学生写《嫉妒是什么》的作文,没想到全班53名同学都认为他们常常备受嫉妒之心的折磨。女孩会嫉妒同伴漂亮的脸蛋或衣服,男孩会嫉妒同伴在球场上大出风头,得到女孩的青睐。男孩女孩更多更普遍的是嫉妒别的同学学习成绩好,经 常受到 老师的表扬。他们说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是嫉妒“疯长”的时候。

《少年与法》报道一名叫娄英杰的学生因妒忌同桌,竟然在他的汽水中投放毒药,然后残忍地举刀朝他的喉部猛砍,同桌顿时鲜血四溅,血流如注……这是一桩惨剧,也是一桩恶性悲剧。

面对这样血淋淋的事实,我们应思考些什么?

要使孩子克服嫉妒心,父母必须予以正确引导,使孩子认识到嫉妒的危害,克服嫉妒之心。

一个姓李的孩子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是新来的插班生,而我的同桌也是新来的插班生,但是他的成绩却优于我,老师常常夸奖他,我很不服气,慢慢地,嫉妒之魔左右了我。那天,我的同桌因为上课讲小话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我感到很高兴。回到家后,爸爸见我这么高兴,就问我怎么回事,我告诉了他,爸爸却严肃地对我说:‘儿子,人不能存在妒忌之心。你不是知道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吗?周瑜就是因为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最后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失败而活活气死的。如果他超过你,你应该凭实力超越他。’从此,我把妒忌变成了超越与佩服,他对我也没有防范,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学习成绩都有了进步,我们也由‘敌人’变成了朋友。”

当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好、比自己的东西多时,孩子的嫉妒心容易萌生——

“妈妈,弟弟的苹果比我的大!

“妈妈,姐姐干嘛又买新衣服了?

“妈妈,茵茵这次去区里比赛,什么奖都没得到。”

孩子这就是在告诉你,他()在嫉妒同伴。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又要怎样教孩子克服嫉妒心呢?

首先,培养孩子的宽阔的胸怀。当孩子跌倒后,被扶起后仍然痛哭不已,母亲便在孩子摔倒的地方重重踩几脚,说:“踩死你!该死的!谁叫你摔痛我的宝宝!”孩子即刻破涕为笑。这看来是小事,许多父母都这样做。可是我们想想孩子的心理便会觉得这样做的错误。孩子摔倒本是他自己的过错,你这样做无疑是叫他转移心中的怨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嗨!没什么!”从小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

在卢刚血腥枪杀他的老师和同学而使许多家庭卷入悲痛后,卢刚的家人意外地收到了来自太平洋彼岸的史密斯家人的慰问信。信中说:“发生这样的事我们的确很难过,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我们都在这场不幸中失去了最爱的亲人。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自重。”没有怨,没有恨,有的只是宽容、理解和关爱,这是一种何等博大的胸襟啊!若是卢刚黄泉下有知,他会感到何等羞愧!

卢刚那凶杀的嫉妒之心正是出自他那自私猖狂狭隘的心理。他怨恨一切,怨恨导师不看重他,怨恨同学比他好,甚至怨恨作为普通工人的父母,既“不能在事业上对我加以指导”,又“没有经济实力送我出国深造”,却唯独不怨恨自己心胸狭窄,嫉妒心作祟。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微笑和赞美。真诚地赞美别人,特别是赞美同伴,赞美对手,这需要一种宽阔的胸怀。我很崇敬一些在比赛中败北的运动员,他们在比赛结束时,或是在领奖台上总是主动走向自己的对手微笑、握手,向对手表示衷心的祝贺。

课堂上,当某个孩子答问出色时,老师有时会号召全班同学为之鼓掌。“啪啪!”低年级的掌声总是整齐而响亮,他们的脸上也流露出可爱的、赞美的微笑。但在高年级,孩子们的掌声和笑容就要复杂得多。有的表情漠然地随意拍两下,有的懒洋洋地拍两下,眼睛里现出不屑之光,有的也许会拼命拍,但却让人感到掌声里有些变调。

可见孩子的嫉妒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赞美他人的习惯很重要。

有一个故事值得中国父母们注意。在一次中日儿童友好联谊会上,中国孩子的节目表演得非常出色,赢得了日本小朋友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喝彩,可是当日本小朋友上台表演时,中国小朋友却不会鼓掌欢呼。不知道日本的报纸报道这件事时会不会使用《不会鼓掌的中国孩子》这个标题,也不知道日本人在看了这篇报道后会怎么想。

也许是中国的母亲们在孩子出国前反复叮咛:“可千万要斯文懂礼啊,不要闹嚷嚷的。”于是一个个孩子端坐在座位上果真如文静的公主和严肃的皇帝。

有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小敏和她的朋友晶晶去参加区里组织的小学生演讲比赛。去的时候两人手挽着手,有说有笑。回来时,小敏独自走回来,且脸色不大好看。妈妈知道女儿肯定未获得名次,正想去安慰她几句,猛然想起一定是晶晶获了奖,小敏正在妒忌她呢。想到这里,妈妈亲切地搂着女儿说:“还记得上次吗?你俩一起去少年宫参加‘六·一晚会汇演’,你的舞蹈获了奖,而晶晶的提琴独奏没有获奖。她是怎么做的?她照样高高兴兴地到我们家来,一进门就向我报喜,说你那天表演得真好。可是你今天却怎么啦?”小敏的脸上泛起了羞愧之色。妈妈便建议道:“去请晶晶到我们家吃饭,让我们为她的成功庆祝,好吗?”后来小敏在饭桌上真的庆祝晶晶参赛获奖,为学校添了光彩。晶晶说:“其实我觉得你讲得比我好,我真怀疑评委弄错了呢。”小敏开心地说:“明明是你讲得好,我太紧张,都把爱因斯坦讲成了“爱类吃蛋。”于是,两个人大笑一场。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看来,微笑和赞美是嫉妒的最好解药。

我们的父母常犯的错误便是当着孩子夸奖他的同伴,这种“赞美他人”的结果,除了引起孩子的反感外,还会激发孩子的嫉妒心。不再把伙伴带回家,或不跟他们的朋友好。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正确评价别人、赞美别人,这是开阔孩子的胸襟,激发孩子上进心的有效途径。

当孩子回来赞扬他的同伴时,他的心是健康明朗的,父母应当热情对他的评价给予鼓励,使他明白这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有道是:“经常赞扬别人,从别人那里得到赞扬也特别多。”而在赞扬声中成长的孩子,总是比较自信、乐观、豁达。

对失败的恐惧心理

任何人面对问题时,心中都希望得到成功,但同时又怀着对失败的恐惧。而凡事积极的人追求成绩的意愿远胜过对失败的恐惧,他们敢于面对问题的挑战而奋斗不懈。

缺乏主动性的孩子,除了追求成功的意愿较弱外,更糟的是,对失败的不安感过于强烈。虽然心中想着:“我真想尝试看看,如果顺利成功,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夸奖,那将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当此念头一出现,马上又想着:“万一失败了一定会挨骂,反正我做的事从来没有成功过……”还没动手就已经认输,当然尝试的欲望就会萎缩起来,因而始终裹足不前。

当孩子畏缩的心理出现后,就不愿向新事物挑战,为了避免失败,将会越来越消极,这就是所谓的“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即使被他人强迫或催促做事时,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所想的只是如何避免遭遇失败。

积极主动的孩子,为了追求成功,将尽力避免失败;而被动的孩子,避免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不愿挨骂,二者的基本动机有差异。因此,只要被动的孩子,每次总想着:“没有办法,只有姑且一试,但是不知有没有不必尝到失败滋味的方法呢?”还没做即想避免失败,所立下的目标,将会低于能力水准。

设下与本人能力差距过大的理想时,无论太高或是太低,都会从失败中产生保护自己的想法,而不会具有认真积极的意志,能力无法获得伸展,也就无从体会“成就感”的滋味了。同时,失败逐渐累积的结果,将会对失败怀有更强烈的恐惧感,因而陷入消极的循环中,仿佛一场永不停止的梦魇,困扰终生。

父母应该采取何种做法,孩子才不会对失败深怀恐惧呢?

孩子不是一生下来就可体会“挫折感”,因为幼儿尚没有判断成功与失败的能力。“挫折感”的获得,主要来自于周围人们的反应,亦即受到赞美夸奖就是“成功”,而被指责嘲笑则是“失败”。

尤其幼儿的心理都极其单纯,受到赞赏时,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而挨骂时,就会灰心失望,难过到了极点。例如,当孩子玩折纸游戏时,若父母对他说:“折得真像,真聪明啊!”孩子就会高兴得连折许多个;反之,如果对他说:“折得四不像,丑死了。”或是:“为什么这么简单都折不好呢?”孩子将因为被责骂和被瞧不起而产生“我不折了”的想法。

因此,父母对孩子,特别是对待那些心中已经对失败有恐惧感的孩子,应该多采取鼓励的方式。当孩子遭遇失败时,不要总对他说:“你本来就很愚笨!”或是:“你从来就没办好过一件事。”而应鼓励孩子:“你有足够的能力,就是太不努力了,而且做法错误才会导致失败,只要下次认真小心,就可以成功了。”孩子会因为父母的鼓励而变得信心十足。

例如,父母不要对不会倒立的孩子说:“你根本没有运动细胞。”或是:“真笨!这么简单都学不会。”应该让孩子产生信心,可以具体地建议他:“双手更用力些,再稍加练习,一定可以学会。”或是帮助孩子降低目标,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孩子遭遇失败时,父母不要将责任归咎他人。例如,孩子钢琴弹得不好,父母并不鼓励孩子认真学习,却对孩子说:“ 都是 老师教导无方。”或是:“这首曲子本来就很难。”如此一来,会使孩子心中产生逃避责任的想法:“弹得不好并非我的责任”,当然也就不会主动自觉地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孩子将变得不负责任。

错误的教导方式,将影响孩子一生的行事态度。只是让孩子不断遭遇挫折,孩子将会变得消极颓废;而一再保护孩子,从不让孩子遭受挫折,孩子又会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他人,变得不负责任。因此,父母应该如何教导孩子,确实是很重要的问题。

有些孩子每当面临考试或比赛时,心中都会非常紧张,容易怯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的是由于个性生来腼腆,有的则是因为不断地遭遇失败,因而产生恐惧心理。一般而言,对于这些心理负担过重的人,到了紧要关头时,周围的人最好不要再给他压力,否则将徒增当事人心中的负担。

例如,当孩子参加高考时,父母在孩子进入考场前对他说:“成败就在今天了,一定要好好考。”事实上,即使父母不提醒,孩子也知道此次考试的重要性。那些把握不大的孩子,心中已经充满了“万一失败怎么办”的不安感,再听到父母如此说,无形中负担加深,心里惶恐不安。于是,只要发挥正常实力即能通过的考试,却极有可能因为紧张过度而失败。因此,父母必须让孩子放松心情,以坦然的态度面对一切,使孩子减轻压力。

根据调查,那些对失败非常恐惧,整天战战兢兢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具有“罚多于赏”的特性。即使只是芝麻小事,父母不是开口责骂,就是动手即打,甚至让孩子面壁思过,严重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难怪孩子会害怕失败,终日战战兢兢了。

实践表明,只要父母不加深孩子的挫折感,不过分处罚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帮助他树立适当的目标和信心,孩子一定能成为没有心理压力,能够积极进取的人。

讽刺孩子

“猪受宠时也想爬树。”这是流行在中国的一句俗语。尽管这个比喻用在谈论孩子的问题上显得不太高雅,但却能说明问题。人也是一样,当受到表扬就心情舒畅,比平时更能发挥才能。若反过来说,没有表扬、报酬就很难鼓起人们的干劲儿。所以,表扬的语言能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

特别对孩子,表扬的效果就更大。这是因为孩子积极努力就是为了得到可信赖的人的表扬。不用说,这个可信赖的人就是指自己的父母。一旦想得到表扬的愿望没有实现,孩子那种失魂落魄的情绪,也是大人始料不及的。

一位母亲经营着一家小公司。某天下午,她正准备外出办事,上小学的儿子从学校回来,高兴地拿着试卷给她看,说:“今天考试得了100分。”当时,她怕时间来不及,耽误重要工作,就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说了一句“不错嘛”,匆匆离开了家门。自那次以后,孩子开始疏远她,态度冷漠,对学习也不十分用功。她觉得很奇怪,左思右想,终于回忆起那天看试卷的情景。

母亲很懊悔地说:“那天,我满脑子想的是工作,对孩子只说了‘不错嘛’,有些敷衍了事。”那时候孩子的心情是一心想与母亲共享获得100分的喜悦。可是,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最终失去了对母亲的信赖和对学习的热情。

轻视孩子经过努力取得的成绩,对他的心理将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当然,对此加以讽刺就更糟糕。

再说马佳的例子,马佳喜欢唱歌,歌唱得不怎么好,可他喜欢唱呀,电视里一些成人歌,他都能不明不白地唱上几句。有一次,他的父亲下班回来,听到马佳兴奋地唱着《挖泥鳅》,父亲讽刺地说:“马佳,我怎么越听越像鹅叫呀!”马佳的歌声立即停止了。

马佳想的是:我唱歌真的不行呀!

马佳想的是:我怎么干什么都不行啊!

马佳还想:尽管我唱得不好,可爸爸为什么要说我像鹅呢?

马佳最后想到的是:爸爸一定不喜欢我了!

后来马佳的话越来越少了,性格很孤僻,他常常一个人呆在房里。有时他帮着妈妈干些家务,可是,可怜的马佳却听到母亲这样说:“真新鲜,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今天是刮的什么风呀”等等。也许,母亲这样决不是对孩子付出的努力和热情不高兴,而是因为孩子的努力超出了自己的预料,感到十分惊奇,不好意思将喜悦心情坦率地表达出来,而说出了如此带讽刺意味的话语。可知,讽刺是自信心的杀手。

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我希望家长绝对不要使用讽刺性的语言,即便是开玩笑。我们姑且不谈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发奋向上了,至少孩子表现积极的时候,家长应采取肯定的态度,说些鼓励的话。反之,将极大地刺伤孩子的自尊心。

一位三年级的学生拿着算术的考试卷子回家给母亲看,母亲看到孩子算错的题都很简单,就责备他说:“这样简单的题目也会算错,太不应该了。”但是,有的母亲却故意说些带污辱性的话,以激励自己的孩子。如:“真像一年级的学生”,“你还是一年级学生呀”!不仅母亲会这样说,在大人的社会里,上级对部下有时也会说,“你当处长干了几年了?”“进公司后的十年里,你做了些什么呀?”

这些说法对成人来说,也许能激发人们发奋图强,产生好的效果。但对孩子幼稚的失误,如用“真像一年级的学生”、“你还是个婴儿”等言词来加以讽刺是不能起好作用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成长的欲望,“想成为大人”,“想快快长大”。换言之,孩子在大人、高班生面前,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感到个儿小、力气弱、知识少……

如果我们无视孩子的这种欲望,说他智商像一年级学生、像婴儿,指责他比实际年龄更幼稚,只能增加他的自愧不如感觉,使他无法从幼稚之中摆脱出来。

现在再来分析一下说三年级智商“像一年级学生”这样例子,这同说“你退步了”是一样的,只会使孩子感到悲观失望。

又如,说三年级学生智商如同一年级学生,也就意味着给孩子贴上了坏的标签。如前所述,被贴上了“你是坏蛋”、“不是个好孩子”等标签的孩子,尽管家长主观上并不这样想。而孩子往往真的变成标签所示的那样。

假如家长首先给自己孩子贴标签,那么只能使孩子失去自信和干劲儿,受到很大的打击,以至于无立足之地。

恐吓孩子

儿童的心灵就像他们正在生长发育的身体一样,很脆弱、稚嫩,经受不住大人们的恐吓。可是有些家长抓住孩子的这一弱点,以吓唬的方式来使孩子听话,造成孩子的心灵受到难以治愈的创伤。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天中午,父母等了老半天,上小学的女儿还没有回来吃饭。他们到学校去找,老师说学校按时放学,孩子早已离校。父母着了急,热心的人们帮助孩子的父母四处寻找孩子的下落。最后,在离学校不远的河边找到了痛苦不堪,意欲投河自杀的女儿。10岁的孩子为何欲寻短见?原来,孩子考试没有考好,见到发下来要求家长签字的试卷,想起了考试前父亲叮嘱:“再不得90分以上就别登家门。”“这次再考不好我就打死你!”父亲了解了情况后感到非常懊悔,没想到几句吓唬孩子的话竟给孩子心灵造成这么严重的创伤,险些断送了孩子的性命。

如今,动辄对孩子进行恐吓的父母大有人在,吓唬人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父母爱拿警察来吓唬孩子,对孩子说“再不听话我就打电话让警察来把你抓走!”有的家长甚至讲些妖魔鬼怪、装神弄鬼的故事吓唬孩子。

恐吓孩子就是利用孩子天真、胆小的弱点让孩子听话、顺从。可是这种教养的方法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愚蠢的行为。孩子天生就惧怕一些事物,心理学工作者对此有过统计:1岁以内的孩子害怕巨大声响、陌生人、环境突然改变、失去亲人照顾。1岁以后害怕陌生人、怕与父母分离。2岁害怕黑暗、独自在家、与父母分离。3岁害怕动物、昆虫、黑暗的房间。45岁害怕野生动物、鬼怪、雷鸣。56岁害怕上学、身体伤害、超自然事件。710岁害怕社会交往、战争、身体伤害和学习问题。

利用孩子的这些弱点恐吓孩子,只能使孩子的心灵增加一道阴影,受到伤害,使孩子胆子更小,更加懦弱,损伤他们积极主动探索和进取的精神。一位上了年纪的人回忆说:记得自己小时候,母亲常哄骗自己说再哭雷公公会打死你,山里的老妖精听到声音会来抓你之类的话。这种潜藏的恐惧心理一直延续到上学甚至长大之后。当时他是学校公认的胆小、情绪不稳定的学生。

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了解一些孩子惧怕事物的心理特点,了解之后,不但不能恐吓孩子,给孩子的心灵雪上加霜,而且应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让孩子在生活中避开一些可怕的东西,如有攻击性的动物、狂风、雷电,以及激烈的吵架场面,夜间独自行走等。一些难以回避的事物在最初接触时,要有大人在场,要逐步进行,由远及近,由表面到深入,由父母在场到独自接触。这些训练应在充分认识孩子的能力前提下进行。有人逼着孩子与可怕的事物去接触,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胆量是不可取的,这样只能使孩子更加胆小。

给孩子讲明事物的本来面目,让孩子理解事物本身并不可怕。孩子在思想上对事物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恐惧心理会慢慢的解除。还可以给孩子讲些英雄人物的故事,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一切,积极主动探索未知。

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使孩子适应自然,适应生活。

忽视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

1998710,北京郊区的一位初中女毕业生,看到自己已没有希望升入高中,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绝望之下喝下了1059农药,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了多起因中考、高考失败,学生以各种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血的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作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具有坚强的意志,经得住各种失败的打击,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各种挫折,是当今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当为孩子补上的一课。

当前,很多父母及老师,缺乏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百般迁就的态度。他们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尽力予以满足,对不正确的行为予以庇护。不少家庭,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经受一点磨难。孩子遇到一点点困难,父母心痛得不得了,刮风怕吹着,下雨怕淋着,冬天怕冻着,夏天怕晒着。长此以往,造成了孩子任性、固执、我行我素、意志薄弱的个性。

任何一位父母都不可能照顾孩子一生。从小就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孩子形成完备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具有重大意义。《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提出了“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

人的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中锻炼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往往包括克服一系列内部的困难(胆怯、无信心、懒惰、畏惧、经验不足、身体不佳等)和外部的困难(环境不好、其他人带来的压力、学习条件差等)。而一个人意志坚强的程度,正是以困难的大小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来衡量的。愈是能克服各种来自心理、生理的和外部的困难,就愈是显示出一个人意志的力量。

要给孩子留有克服困难的机会。在学习、生活中,不能把一切都给孩子准备妥当,有些问题要让他们自己出主意、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激励孩子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决心和信心,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增强他们的信心和毅力。有关资料介绍,日本一些家庭利用“挫折教育”手段,让孩子从小受到艰难困苦的磨练,以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他们每到冬天都让幼儿赤身裸体于风雪之中,摸爬滚打一定的时间。天寒地冻,不少幼儿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父母们则站在一旁,置之不理。在日本还提倡“穷留学之风”,即富裕的大城市中的学生,到偏远的山区、村寨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一位多年开办散打训练班的朋友认为:学生们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是具备坚强的意志。训练中,他把每次恶劣的天气当成一次机遇。每逢下雨,他们都把学生带到户外训练。他们的口号是:“战胜自然,战胜自我。”事实表明,孩子的天性并不拒绝磨练。

对儿童的行为要从小开始严格要求。说到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是对孩子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必须从小对他们严格要求,以养成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和遵守行为要求的习惯。比如,严格要求遵守时间、生活制度、课堂纪律等。没有严格的要求,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

要给儿童树立坚强意志的榜样。要经常给孩子讲解伟人、科学家、革命前辈为了追求理想,百折不挠,不畏失败与挫折的经历,以及一些有益的故事,激励孩子不断为具备坚强的意志而努力。

传说一位将军打了败仗,逃到山洞里要自杀,看到一个蜘蛛在织网。网刚织好一半,忽然一阵风吹坏了网,那蜘蛛从头开始编织,反复几次终于织成。将军见后受到了启发,冲出山洞,重新组织起队伍,历经千难万险,最后打败了敌人,取得了胜利。

意志培养要讲求方式方法。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在孩子的困难、挫折面前,很多家长不是增加孩子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而是采取讽刺、挖苦的态度。我们常常见到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及教师进行嘲笑、训斥,甚至一阵毒打,这样会使学生的意志更加薄弱。《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说得好:“如果我们对于儿童的错误行为只是采取制止或警告的办法,那么儿童在走出校门时,必将是缺乏意志力的人。”在挫折失败面前,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还以自信,让他以崭新的姿态重新面对未来。

忽视青春期性教育

a整天愁眉苦脸,痛苦不堪。他的老师和同学都发现他近来心情不佳,但无论谁向他询问,他都简单的回答:“没事。”对于他愁苦的原因,坚决闭口不谈。

确实,叫他怎样开口呢,他实在感到难以启齿。

三个月前,他得了一种怪病。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睡梦朦胧中,他和一个他暗中喜欢的女孩子说了几句话,第二天起床,竟发现自己内裤湿了一大片。他以为自己由于饮水过多而尿床,但检查床铺竟一点也没湿,他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会这样?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不敢问老师,怕传出去成为别人的话柄。在内心的惴惴不安之中,慢慢地过了半个月,这个现象竟又出现了一次。他害怕了,难道自己得了什么怪病?以后每隔半个月左右,这“怪病”就发作一次。使他极度的惶恐不安。不敢跟父母说,况且父母也很忙,很少过问他的情况,他的情绪变化父母一点也觉察不出来。也不好意思问老师、同学。这周期性发作的究竟是什么病呢?他想去医院治疗,但又怕医生登记下他的姓名学校,把消息传回学校那还得了?没办法,他只得求助于那些在街头墙上,电线杆上贴满广告的江湖医生。按地址寻到那些低级旅店的小房间里,“医生”听完他的病情叙述,立即大惊失色的说:“你得了这种病,最多三年命,这是一种致命的,比癌症更可怕的病呀!”吓得他连忙哀求:“好医生,请你救救我!”“医生”长叹一声,做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这样棘手的病,我本来不想收治,看在你那样诚心求我的份上,就救你一命吧!算你走运,投到我名下来。这种病,只我一人会治,其他任何医生都是治不好的。好吧,本来药费至少三千,看你是学生,就只收你一千元算了。不过,你不能把这数目告诉别人,以免别人也求我只按这低价收款,令我难做。”

a感恩不尽,千谢万谢出了小店。可为筹这治“病”的1000元,使他几乎走上犯罪的道路,要不是他细心的老师循循善诱问出真情,真不知这后果如何。

社会上很多人认为,性的问题长大自然懂。自己就是“过来人”,当年也没有接受什么性教育,不也是生儿育女过得很好吗?还有人认为青春期以前的孩子是“无性”的。人们相信“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小孩,既没有性的功能,也没有性的想法。

其实,这些都是缺乏科学知识而产生的偏见,性的生理功能始终存在于人的一生之中。人们总是爱用青春期来划线,似乎青春期之前就应该全无性。其实不然,青春期所带来的是性的成熟,就是开始出现成人的那些成熟了的性心理和性行为。而性的基本功能和基本反应,则是在娘胎里就已经存在了。如果不及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则可能酿成大错。随着世界范围的青春期发育提前,初中生早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少女怀孕问题逐渐增多,由于孩子缺乏性的知识和性道德,因此会做出一些蠢事来。所以,要积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能靠自然了解。

青春期之前的儿童,同样具有皮肤、大脑和外生殖器,而且皮肤的敏感程度比成年人要高得多。因此,儿童偶然地出现性反应是并不奇怪的。有些成年人之所以对儿童出现的“性现象”大惊小怪,正说明了对性知识的缺乏,或者自己本身存在错误观念如对性感到耻辱。儿童的性反应是自然的和正常的,儿童也需要性教育。但是如何教育,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则主要看父母持有何种观念和态度。性教育应该从两三岁就开始,当孩子开始无意识地摆弄“小鸡鸡”的时候就应开始了。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性教育,不但是应该而且是必须的。

“性教育”并不是指狭义的性行为教育,而是一种人格教育。良好的性启蒙教育对孩子人格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在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就结合整个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名称、功能的讲解来告诉孩子性器官的名称、功能和男女身体的差异,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他们一些通俗的性知识。

3岁起,孩子会主动问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如“为什么他有小鸡鸡,能站着撒尿?”“为什么这个阿姨的肚子那么大?”这时期孩子提出的性问题,通常是出于自发的好奇心,或是对某种情况的疑问。成人面对孩子的疑问,回答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而父母对性问题的态度和所做的反应则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长要以自然和健康的态度对待孩子提出的关于性的问题,切记不要用神秘和遮掩的方式,而应用坦率、自然、平静的态度。家长讨论和讲解时,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应和他们讨论诸如月经、遗精、自慰等性问题。

父母对子女进行性教育,如果方法掌握得当,不仅使孩子了解科学的性知识和保证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使亲子之间建立起良好、亲密和相互信任的平等关系。比如,小孩子可能会向父母提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一些父母可能会敷衍孩子说:“外面拣来的”、“从树上掉下来的”,这些回答是不科学的,容易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不信任感。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严肃对待孩子的提问,可以回答说:“小孩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妈妈有生孩子的道路,小孩只要走过这条道路就生出来了。”这样回答符合孩子的思路。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父母也可以先反问孩子:“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一边让孩子讲述,一边考虑回答孩子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慌乱。若孩子所说的观点基本正确,你只要说:“你说得有道理”就可以了。总之,回答孩子的问题,必须是科学的,孩子容易接受的。同时,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智力来回答。既不能太深奥、太细致,也不能过于简单,不要让孩子感到好奇。

性教育不仅仅指性知识的传播,还应包括父母的身教作用,不要给孩子制造神秘感。在性教育时,注意孩子的年龄和生理发育阶段,对刚刚懂事的孩子讲解月经显然是不合适的。讲解时,也要有顺序和时间场合。父母平时要多观察,留心孩子的情况,注意掌握恰当的时机。

无论孩子出现什么奇特的性反应和性现象,父母都不能责罚和打骂、打击、挖苦和疏远他们,因为这是最笨也是效果最差的办法,而且还容易对孩子成年以后的性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愿看了本书的父母能认识到对儿童进行及时的正确的性知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不再出现上例中小a一样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