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青年教师应前瞻性地看待自己的专业发展

中青年教师应前瞻性地看待自己的专业发展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积累新的教学方法、策略和资料,并且积极吸取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才能顺利地度过适应期,进入到成熟期。基于此种状况,目前不少中青年教师对当前本职工作的思考也在深入。中青年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的经验,不同于新教师在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时缺少实践经验,中青年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已经能比较得心应手的应对。

中青年教师应前瞻性地看待自己的专业发展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积累新的教学方法、策略和资料,并且积极吸取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才能顺利地度过适应期,进入到成熟期。中青年教师一般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专业能力,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就需要他们批判地看待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将不断面临的新问题看作挑战,全方位地实现新的攀登。

中青年教师在适应工作之后,应开始追问一些教育教学活动的意义,同时要追求职业认同所带来的幸福感。但与此同时,随着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强度不断提高,而教育教学的成效往往是滞后的,甚至是严重滞后的,就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职业发展的倦怠感。

总体而言,中青年教师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有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但也存在着迷茫和开始满足于现状的情况。

一、对当前工作不断思考

学校教育是一项既神圣又复杂的工作。很多课上、课间出现的事件,发生得快,且难以预料,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很强的应变能力。否则当遇到学生突发事件时,教师会感到惊讶、震惊,那些愤怒、无助、感慨等不良情绪会由此滋生,会产生“到底怎样才能做好教师工作?”的迷茫。社会上有些职业如律师、医生、艺术家等,他们会很清楚自己的工作对象、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工作预期业绩。相比之下,一个偶发事件的处理,一堂课的好坏,一位学生的课堂收获,一次考试的成绩反馈,却难以界定教师本身工作的努力程度,难以界定教师的能力与水平,更难界定其工作好与差。基于此种状况,目前不少中青年教师对当前本职工作的思考也在深入。

案例1:我究竟基于什么做教师?

回想从教的历程,我最初追求的是讲授教材的全面与到位。从修辞到语法,从关键词句到段落章节,从谋篇布局到主题立意,从写作背景到艺术技巧,唯恐有所脱漏,字斟句酌,几乎面面俱到,可结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现在来看,是很有些误入歧途的味道。那时,我从未想过给学生这些的目的是什么,更没有想过学生是否真的需要这些。

接下来追求的教学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和教学的生动有趣。小组讨论,开放性课堂,插科打诨的喜剧效果,悬崖撒手的归谬法……课堂上充满了笑声,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一路前行,讨论变成散养式的“放羊”,开放变成无所顾忌的放开,笑话成了学生精力分散的诱因,往往是教学的内容随风而去,剩下的全是些无用的零碎笑料;而对于错误理解的引申归谬又常常有失中庸厚道,带着些尖酸刻薄的味道。这时,我不知道究竟想让学生收获些什么,而我的教学对于学生又具备怎样的意义?

再往后的教学就是追求个人功力的展现了,致力于以知识折服、感召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知识可以体现为教师的素质修养,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自我的浅薄,试图在这种情形下激发起学习的欲望。等到应用于教学实践后才发现,学生对此并不这么看,知识对于教师的意义和价值在学生那里是打了折扣的,有很多时候,教师所做的只是一厢情愿。而过度的自我功底的展现变成一种炫耀,引起的是反感,只好自嘲: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也。关键问题是这些所谓的知识对于作为习得者的学生来说具备什么价值和意义,而学生又是否如学科教师一般对这些知识报以热爱?

我的思索又回到原点:我究竟基于什么做教师?

(语文学科L老师,男,教龄8年)

L老师作为有8年教龄的一名教师,已经走过了一段较长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当其在反思自己的从教历程时,发现自己最初追求的是教材讲授的全面与到位,接下来追求的是片面的课堂气氛的活跃和教学的生动有趣,再到追求个人风格的展现,致力于以知识折服、感召和激发“对此并不这么看”的学生的兴趣。最后他的思索又回到“我究竟基于什么在做教师?”的原点。这是一位比较有思想的老师,教了8年书,仍对教育的功能定位充满强烈的质疑,他的疑问、他的思索并非是虚拟的,他在思考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教育教学。

案例2:班主任,让我不能“心平气和”的一份工作

做班主任工作已经有些年头了,回想多年来做班主任的酸甜苦辣,不知从何谈起。班主任工作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份工作呢?怎样做才能心平气和,工作得心应手呢?

工作琐碎、繁杂,这或许是许多班主任共有的感受。我一直想悟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秘诀,但常常被日常的琐事搞得精疲力竭。或许这本是一份无绪又没有尽头的工作,我曾如此叹息过。反思平日里的工作,觉得自己或许还是有些焦躁了。我常常钦佩羡慕那些不怒自威的老师,哀叹自己没有什么手腕。“东施效颦”的效果也时常不够理想。长时间的“修炼”使我逐步意识到,班主任工作是一份“触摸”人心的工作,要想做好班主任,就要经营好班级同学们的内心。认清了这一点,我开始注意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实践自己擅长的工作方法。

或许,作为一个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做过班主任,才有可能真正体会到教师这份职业的价值感。繁杂、琐碎是班主任工作的表象,静下心来,多一点心灵的对话和发现,沉浸于其中,自有无穷的乐趣。

(英语学科L老师,女,教龄7年)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琐碎、繁杂的班主任工作状态,使有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L老师开始思索一个根本的、核心的问题,那就是班主任工作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一份工作呢?怎样做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既有声有色,又从容淡定,得心应手呢?

中青年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的经验,不同于新教师在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时缺少实践经验,中青年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中发生的问题已经能比较得心应手的应对。但这个时期的教师又比较容易陷于“经验”处理的模式中,教育教学生活趋于平静,重复的工作、类似的情境也容易让教师产生一种迷茫,甚至是对教师职业的倦怠。

二、前瞻性地看待专业发展

案例3:我的专业发展往三个方面努力

个人的专业发展往三个方面努力:一个是根据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习变成自己的内需,历练教学基本功,使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得到学生、同行、学校领导的认同与称赞。第二个努力的方向是不断研究教学策略,在学生的学法、个性特长发展等方面比以往有所突破。第三个方面是提炼教学思想,通过反思回顾总结,尽可能地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业务方面,自己的专长方面多钻研一点,往舞蹈、健美操方向多拓展一些。同时,外语要经常温习和应用,倘若今后需要双语教学或是国际班教学,则有备无患。

(体育学科Z老师,女,教龄8年)

Z老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做了较为清晰的规划,一方面要苦练教学基本功,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另一方面期望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案例4:主持了一个科研课题,才发现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老师要发展,一定要有科研意识,不仅要对教材使用非常熟练,还应该不断更新理念,努力促进教学质效的提高。我是因为主持了一个科研课题,才发现自己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我现在思考的问题是,一堂课上下来,哪些东西是超出了课堂预设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怎么产生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什么没有与师生的共同付出成正比的提高?为什么有的时候我在教学中点一点,学生觉得挺轻松的,效果也挺好,可有些课我讲得蛮认真的,也蛮到位的,学生却掌握不好?这里面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是否科学非常重要。

(化学学科Z老师,女,教龄12年)

科研引领教学不是一句空话。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学行为的不断改进,还包括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Z老师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作为一名比较成熟的教师,在“上好一节节课、教好一个个学生”之余,需要学习与思考的东西还很多。

教师职业往往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加强自身的反思。反之,单纯的繁琐与重复的工作,并不会使教师专业发展有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应暂时从具体的工作中跳出来,以比较上位与发展的视角来规划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找准发展的切入口。其中,教育科研的实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形成积极学习的教师文化

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特点主要有: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好地了解了学生所处年龄段的成长需要,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学情境已经产生了切身感受与经验。此时的教师能够“悦纳”自己的教师专业身份(个别教师依然不能悦纳教师职业、不能悦纳学生,正说明其尚不够成熟,说明教龄的长短不是成长的绝对标准),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在一般情况下,能独立、主动地开展复杂教育工作,灵活变通地处理事情。但是凡事都有两个方面,这时候,也有一些教师开始满足于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满足于教育教学的“过得去”,在教学业绩上的提高也不再那么明显。

形成不断反思、积极学习的教师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针对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在校本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我认为要强调激励和提高的作用,强调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从而不断地使这些教师及时开展教学反思以及更新知识、经验。为此,学校组织广大中青年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参加读书沙龙,使他们能前瞻性地看待自己的专业发展情况。

市一“师说”读书沙龙的主题定位为“阅读、省思、沟通、践行”。读书沙龙为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推荐不同的书目,理论深度、学术性呈阶梯加强,使不同层次的教师在阅读时各得其所。第一期“读书沙龙”组织阅读的书籍有:《教学设计应用指导》、《成功教师全攻略》、《课堂问题分析与解决》、《积极学习——101种有效教学策略》、《名师课堂管理》等。第二期“读书沙龙”组织阅读的书籍:《亲爱的老师,我该怎么办?——中学生有效学习技能指导》、《你必须面对的10种学生》、《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可以这样做班主任》、《提高教师反思力50策略》、《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等。在第三、第四期“读书沙龙”中,教师们更加积极,主动选择了40余本(部分为读书沙龙推荐书目)国内外的优秀教育教学著作进行研读。

教师们撰写的读书笔记,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现出了研究和反思的教师文化。如:

“就英文课而言,好的教学设计至少包含两个因素:能熟练运用多种英语教学法设计教学活动、按语言形成规律设计教学过程。”——英语学科G老师“我读《教学设计应用指导》”。

“书上的很多案例虽都来源于国外,却都能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找到它们的影子。只是平时我们都忽略了,或是曾经印象深刻,因为忙碌没有深入思考而淡忘了。”——语文学科Z老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数学学科W老师“浅谈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要使学生享受成功,必须充分发扬教学的民主,把他们作为课堂的主体,给他们以鼓励、方法、胆量、热情,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也因此而分享快乐。”——数学学科X老师“学习希伯尔曼的积极学习”。

“教学有没有产生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政治学科Y老师“有感于‘努力实现有效教学’”。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信息技术教研组S老师“情景化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及研究意识的不断加强,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也积累丰硕,不少教师开始勤于笔耕,总结反思,积极撰写自己的教育人生。教师总结意识的增强、勤于笔耕,反映了学校教师教学反思的深入,并初具前瞻性地看待自己专业发展的意识与行为。文章中不乏深入分析教育现象的犀利观点,如《家长也需要欣赏》、《给你一片天空,学会自由飞翔》、《语文教师应成为经典阅读的领航者》、《天地之美于静心处》等。文章也反映了教师走在教改的前沿,如《设计多元化作业,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鉴赏还给学生》、《学生心理障碍与化解个案分析》、《增强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发散性思维》等。文章还记录着教师在工作中面对的问题和处理的策略,如《我与我那从孤僻自卑到一脸灿烂的男孩》、《一个特殊的学生》、《今天,我在努力走近学生》、《巧化压力为动力》等。

中青年教师能前瞻性地看待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是他们继续成长的基石。衷心地希望所有中青年教师都能成长为学校中的参天大树。

2011年2月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