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应大力推进民族精神教育

教师应大力推进民族精神教育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弘扬民族精神、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大力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就更显重要。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民族精神教育视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民族精神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广大教师必须突出民族精神教育,注重和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教师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可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进行。

教师应大力推进民族精神教育

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弘扬民族精神、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深刻认识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最深远最铭心刻骨的“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坚强的内在力量。是一个民族开创辉煌未来的不竭动力。故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成为教师自觉承担的时代使命。

一、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重大意义

1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人类进入外太空之后,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看到一个整体的地球,这也开启了人类将地球视为一个统一体的历史。1985年《市场全球化》(提奥多尔·拉维特著)首次提出“全球化”(Globalization)概念,世界历史逐渐进入全球化阶段,包括经济全球化、政治国际化、文化多元化等。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各国间的联系和合作,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全球化演变的可能,这将影响甚至威胁到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本质特征。在此背景下,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大力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就更显重要。

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际间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既有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的竞争,也有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因此,维护国家的文化独立与文化安全,进而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命题。特别是要防止西方国家“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防止民族虚无主义观念滋生,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第二,是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中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坚忍顽强的精神,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三,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民族精神教育有助于学生加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认识国家的现状和未来,增强当今现实条件下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学生成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民族精神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民族精神教育视为德育工作的重点,民族精神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报告也对民族精神做了精辟的界定,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并强调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之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都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上海市结合社会发展状况和大、中小学校的实际,颁布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

3在大都市中对学生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现实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上海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提速,学生成长的环境将更为开放。在国际化大都市的成长背景中,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各种社会现象都冲击着学生正在建构中的价值体系。正如《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一方面,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另一方面,承载的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在行为表现上,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广大教师必须突出民族精神教育,注重和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

二、正确分解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要素

在《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将“民族精神”界定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分解民族精神教育的要素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国家意识教育、文化认同教育、公民人格教育。教师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可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进行。

1国家意识教育

国家意识教育可以分解为“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和“国家自强”四个要素内容:

国家观念教育,教师要以增进爱国情感为重点,使学生增强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拥护;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了解和认识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伟大国家,疆域辽阔,要维护国家的神圣主权和国家统一;了解和认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利益和尊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了解和认识民族英雄人物的伟大人格和民族气节的丰富内涵,培养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国情意识教育中,教师要促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传承“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优良传统;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步骤和宏伟前景,认识我国在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国家安全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认识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的领土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树立整体的国家安全观;坚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信念,自觉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

在国家自强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大意义,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坚定走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的富强之路;努力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把个人的进步成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开拓国际视野,理解和认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培养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文化认同教育

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可以分解为“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四个要素内容:

在民族语言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的交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维护母语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主导地位;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礼貌用语,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在正确、主动的学习使用语言文字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自觉抵制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的不良现象。

在民族历史教育中,教师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促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和基本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展的历史;了解近现代史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了解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了解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以中华民族在文明创造过程中展现的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貌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

在革命传统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弘扬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等精神;继承和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传统,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的情感。

在人文传统教育中,教师要充分使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加强优秀人文传统的教育和熏陶,激发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兴趣,吸纳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的文化精神,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

3公民人格教育

公民人格教育可以分解为“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四个要素内容:

在社会责任教育中,教师要增强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使学生了解并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明确自身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承担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及义务,将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人生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中。

在诚信守法教育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将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诚信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要求结合起来,养成以诚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把法治精神作为现代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形成“法律至上”的态度和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

在平等合作教育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养成推己及人的处事准则,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学会宽容,与人和谐相处,在集体、社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

在勤奋自强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快、勤劳、勤奋、勤俭的生活习惯;保护公共财产,节约公用资源;不浪费、不盲目攀比;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增强抗挫能力。

三、学科教学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原则与模式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将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纳入上海市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帮助学生树立党的观念、国家观念、人民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为目标,根据上海教育的实际,挖掘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体系。形成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德育新格局,使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进而为上海市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

1学科教学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原则

在方向上,要坚持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培育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既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人文传统和革命传统,又吸收、借鉴人类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在内容上,要深入发掘文科课程资源,抓住课程实施中的情境,结合具体的学科要点,以情动人、以事感人,营造浓郁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在过程中,注意引导、激发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性思考,同时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其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责任之心。同时,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民族精神教育的整体环境影响与推动力。

在方法上,要严格按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认真抓好课堂教学的认知教育,针对学生的困惑和思想实际,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剖析问题的症结,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学会辨别是非善恶,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借助不同年级的文科课程,强化民族精神教育的推进效果,把握好文化知识的传承与民族情感激发的度,并以此为起点促进思想升华,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培育其爱国爱党的思想和忧患意识,重视理想信念和使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和振兴中华的思想。

在教育主体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杜绝把学生当作灌输对象的做法,防止引起学生的思想抵触或理解偏差。在学科实施中,以体验教育为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加强知识、理论教育的同时,重视民族精神的内化,使学生切实体验、感悟、理解、认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实现知行统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在社会生活中身体力行,弘扬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教育在学科教学推进中的若干模式

在学科教学中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并非创新之举,但若要取得整体的、持久的、良好的推进效果,依旧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通过一些教师的研究与实践,发现将“知识层面的信息习得模式”、“教育目标内化的情感体验模式”和“课堂模拟的行为训练模式”叠加在一起,或许能产生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或许能破茧为蝶。

(1)知识层面的信息习得模式

知识层面的民族精神教育要素主要通过信息习得模式来推进。有关民族精神的教育内容,在语文、历史、政治、艺术、地理等学科中存在丰富的资源。要挑选和呈现民族精神教育相关的学科信息,将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实际教学之中,以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信息资源传递给学生,并让学生接收、习得和理解。中学生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这是通过以往学习的不断积累而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学科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时并不需直接点明民族精神教育的旨意,可以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由学生经过思维的处理,自己形成概念,这样即可达到民族精神教育的目标。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不断地收集、筛选信息,建构概念,进行分类和提炼,达成知识层面的民族精神教育目标。

(2)教育目标内化的情感体验模式

民族精神教育同思想道德教育的原理相同,由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构成。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因素,影响和感染学生,调动其内在积极性,促进教育目标的内化。

情感是联系认识与行为的中间环节,是由知向行转化的内部条件。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投入学习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对悠久灿烂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集天地之大美的名胜山川等感同身受,是民族精神教育情感体验模式构建的关键,也是情感在对民族精神教育的认知产生共鸣进而转化为信念或行为的基础。民族精神教育若要真正成为一种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诉诸情感。如果不诉诸情感、改善情感,就不可能变为精神发育的活动、生命内在的精神活动。因为精神发育是内在的,是生命内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知识输入,也不是外部的行为强加和控制。因此,在学科教学设计中,教师需注意用好学科课程资源中的情感素材,并借生动的讲述、感人的情节、逼真的场景画面播映来感染学生。

(3)课堂模拟的行为训练模式

信息习得模式与情感体验模式在推进民族精神教育方面是否成功?是否在教育对象那儿入脑、入心?检验的标准是学生在国家民族有事之际(即通常所讲的“关键时刻”),所自然流露出的观点态度,所自动表现出的行为气节。平时囿于学校环境,可供学生展露极富民族精神的行为的机会绝少。但即便如此,教师仍可以采用课堂模拟的行为训练模式,从另一个角度来加固学生的民族精神。课堂上的行为训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完成:扮演课本剧中的中国古代民族英雄人物,扮演列强凌辱下的中国的小人物,扮演新中国科技领域的拓荒者,扮演诚实可爱善良的普通中国人……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通过历史情景再现、通过扮演者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比较分析、通过扮演者对民族英雄人物由衷的敬慕,通过各位角色扮演者的对白、辩论,引导学生在两种及以上价值观中进行思辨。通过行为训练可强化学生民族精神方面的知识与情感,增强学生对国旗国歌、每周升旗仪式的理解,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在学科教学中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内容,重在无痕渗透,隐性推进民族精神教育要素。为此,更需要教师在实践前,进行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研究,以确保学科教学中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性。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匹夫有责,教师当以推进民族精神教育为大任。

2009年10月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