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课堂教学的功能与地位,决定了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课堂教学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现阶段学生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这已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然而这些改革方案终究不能持久,唯有课堂教学一直长寿至今。该报告中明确指出,“学校是系统组织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教育机构”。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优化。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国基础教育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课堂教学的功能与地位,决定了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一、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参加学习的最基本最有效途径

学校是实施具体教育的职能机构。中学的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奠定中等普通科学文化及基本技能的基础,或者说是为人们走上社会做准备,为人们一生能正常地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打下中等教育的基础。而课堂教学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现阶段学生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这已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

在古代,中外各国都沿用个别教学的形式。个别教授弟子、学生个人钻研为主的个别教学形式,与封建社会个体经济的背景是相适应的。中国古代,虽然在一些官学、书院中,有仆射、博士、名师宿儒给学生集体传经讲学,但绝非今日课堂教学的概念。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大工业生产要求扩大教育规模,以培养适应社会进化之需的统治和管理人才,适应大生产需要的各个层次的劳动者。17世纪中叶以后,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因教学效益相对个别教学形式大大提高,同时又对教育质量有一定的保证,在世界各国日渐普及。夸美纽斯也正是由于在他的教育专著中,对班级上课形式做了理论上的阐述概括,奠定了班级上课制的地位,适应了近代工业社会的需要,从而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20世纪初,一些教育家为克服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不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弊病,提出了种种改革方案。然而这些改革方案终究不能持久,唯有课堂教学一直长寿至今。

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学”的概念,从严格意义来讲,内涵比“班级授课制”要小些。但由于今天“课堂”这两字的内涵已被扩大,“课堂”的范畴已扩大到各种专用教室、实验室、阅览室,甚至可以泛指社会实践基地等大课堂概念。再者,今天国内外的课堂教学形式早已不再局限于教师按固定的课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概念,加上广大教育工作者习惯采用“课堂教学”一词,因此,在本文以下所述及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包含了班级授课制的含义。

二、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被替代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的现象。但教育的各种组织形式却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并为一定的时空范畴所限。随着21世纪的来临,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中会出现变革,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课堂学科教学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时,究竟还有多长的寿命?有人断言:用计算机取代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已为期不远了,并提出,在最新研制出的远距离授课系统中,教师使用电子黑板,学生坐在网络后的计算机前,双方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画、文字、图形信息的交流,师生可以好像仍在一个教室中一样。同时还指出,电子学、光纤通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卫星通讯等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教育领域的革命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其实,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曾预言:他所发明的电影放映机将会消除人们对教师的依赖和需要。20世纪中叶,又有人预言:当电视机普及后,美国每年可以节省出十万个教师的职位。但事实告诉人们,迄今为止,学校课堂学科教学模式仍是学生接受教育参加学习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1996年4月,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该报告被专家们认为是在《学会生存》的报告发表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后,最重要的一个教育文献。报告对教育在世纪之交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并就“21世纪社会的教育应是怎样的教育”这一主题作了咨询性研究和政策建议。该报告中明确指出,“学校是系统组织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教育机构”。而且,不论改革有多深入,“学校教育均会将其现有的主要功能保留到下一个世纪”。报告强调“即使在未来的‘学习社会’中,正规教育体系即学校,仍将是每个人学习知识的基础”。

目前,虽然中国经济呈高速增长态势,国内投资总额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但是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在GNP中的比重却非常低,与世界大多数国家比,相差甚远:1990年,印度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3.5%、巴基斯坦为3.4%、古巴为6.6%、苏联为8.2%,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5.3%;而中国仅为2.3%。在人口一千万以上的四十五个国家中,只有孟加拉国(2.0%)和缅甸(1.9%)比中国低。1995年,据一百八十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的公共教育经费平均占GNP的6%,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而中国1996年的统计数据为2.48%。中国基础教育的教学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按现行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全国中学理科仪器的配备达标率只有30%”(《中国教育报》1995.6.9),能够拥有和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教育远程网来向用户(异地学生)传播教育信息的,更是凤毛麟角。就目前所知,仅北京101中学等个别几家。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即便是在大城市,也仅在部分学校有所体现。完善的远距离授课距离我们尚十分遥远。作为中小学生来说,学科课堂学习,绝对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三、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最便捷途径,由此也在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中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笔者最近在京、津、沪三地九所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了“学生作息时间”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学生除了必要的睡眠、饮食、盥洗、路途等时间外,每天在校时间平均为七小时三十分到八小时;每天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的预复习、作业等时间为两个多小时(两者相加,已超过成人的八小时工作时限)。

教学设施的现代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许会很快普及,尤其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中。但是教学设备设施的现代化带来的更多的应该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知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而不是取代课堂教学。

既然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在目前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可替代的,既然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用的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既然素质教育已成为今日教育的方向,那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体魄、心理健康的建设者,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把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只有承认这个主渠道,不低估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并积极主动地在主渠道中贯彻、落实,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展开;只有将素质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方面,均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才能使素质教育最终与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将素质教育最终落到实处。

1997年5月稿

(本文原刊于《教育参考》1998年第2期,这次整理时作了少量修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