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考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考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考试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一直都没有接受过检验。考试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某一科目的潜力,最多就是能及时反映出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与普鲁士课堂教育模式的明确目的一致。早期的工业社会需要众多地位较低的工人,归根究底,就是那些不用大脑、只用手和身体来工作的人,普鲁士教育模式这种给学生定性的方式确保了学校能够向社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考试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一直都没有接受过检验。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所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内容。首先,让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考试所检验的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答案太简单了;但你思考的时间越长、越仔细,就越会发现答案并没有那么显而易见。

考试没有检验到的东西都有哪些呢?

考试并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某一科目的潜力,最多就是能及时反映出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我们在前文中已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有很大差异,理解得快的学生不一定理解得深入,既然如此,将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记录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考试无法反映学生学习的效果能保持多久。回忆一下之前学过的关于大脑存储信息的内容,我们知道,大脑为了储存这些知识,需要将对知识的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有些学生掌握了一种本领,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数字以及公式存储在短时记忆中,但只要考试一结束,这些记忆就会立刻消失。在考试之后,学生还会记得多少呢?传统的考试模式无法体现出这一点。

考试几乎无法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也就无从得知学生为什么会答对或是答错。如果学生没答对试题,到底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某个重要的知识点,还是仅仅因为他在考试时太过粗心?如果学生没有答完整张试卷,到底是因为他或她由于沮丧而放弃了,还是因为时间不够?如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他们的成绩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换句话说,一个正确的答案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推理能力吗?正确答案是深入理解知识点后作出的正确选择,还是依靠直觉进行的主观判断?是对标准答案死记硬背的结果,还是靠运气猜测出来的答案?

于是,考试从本质上讲就具有不完整性和选择性。比如,某个部分涉及了从A到G的多个知识点,不管是故意还是偶然的,考试重点考察的是B、D和F这3个知识点。那些预测准确或者运气特别好的学生刚好着重复习了考试侧重的内容,这无疑会让他们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但这样的考试能说明他们更好地掌握了本科目的所有内容吗?同样,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考试到底检测了什么?似乎大部分人都可以肯定地说: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对某块知识点的记忆水平和理解程度,而这仅能大致反映出学生在特定阶段的学习情况。题目不同,测验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和随机性。

对于我们到底能从考试中得到怎样的信息,上面这一陈述并不令人满意,但我不得不说,这的确就是考试提供的信息所能反映的全部了。当然,考试提供的信息可以且应该得到改善。正如我们在后文将看到的,在谈及有关现今教育体系改革的问题时,我所提出的改革核心就是深化和拓宽练习和考试能为我们提供的信息。简单地说,我们对考试的过分依赖绝大部分源于积习,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地坚持原本毫无意义的事。

传统教育模式往往非常重视考试成绩,将其视为衡量学生天生能力或潜力的标准。这种考试有些是标准化考试,有些则是完全缺乏统一标准的阶段性考试,题目的质量也参差不齐。这样的考试模式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在给出A、B、C或者D的成绩时,实际上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呢?正如我们在前文讲到的,考试没有达到其真正的目的,即有效地评估学生的潜力。换句话说,我们所做的只是给孩子贴上标签,将他们分成不同等级,指明了他们未来的方向,限制了他们发展的潜力。

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与普鲁士课堂教育模式的明确目的一致。考试可以决定哪些学生可以从八年级毕业并进入更高年级学习,同时也会将不合格的学生淘汰。反过来,这种升学制度指明了谁有资格从事声誉更高、报酬更丰厚的职业,谁则会终生从事地位低贱的体力劳动。早期的工业社会需要众多地位较低的工人,归根究底,就是那些不用大脑、只用手和身体来工作的人,普鲁士教育模式这种给学生定性的方式确保了学校能够向社会提供足够的劳动力。更有甚者,尽管这种考试体系存在种种弊端和局限性,它仍被表述成“科学”且客观的,这会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这种考试体系实际上是公平的。如果剔除家庭环境、政治身份以及聘请私人家庭教师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很容易被蒙蔽,将这种考试体系误认为优秀的精英教育模式。

在这里我要澄清的是,我并非反对考试。考试的确可以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诊断工具,用来检查学习的缺陷和知识的漏洞,精心设计的考试还能反映出学生在特定时期对一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然而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在解读考试结果时,应该抱持一定的怀疑态度。毕竟,考试是人类思维并不完美的产物。

考试也会发生变化,如果考试变化的原因仅仅是教育方式的转变和教育理念的提高,那再好不过了,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事情往往没有这么简单,经济和政治因素也会影响考试形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考试形式的变化会让考试结果更符合制定考试内容者的想法。

举一个近期发生的例子。纽约州政府雇佣了一家新公司,为上百万名三年级到八年级的学生重新制定标准化考试方案。为什么政府会耗巨资作此调整呢?原因可能有两个,但这两个原因似乎是自相矛盾的。2009年,一直在使用的考试系统变得太容易预测,学生和老师都能轻松地猜到考试内容,这导致学生和老师只专注于应试,而并不是真正地实践教学过程。学生的考试分数很高,但这样的成绩并没有实际意义,原先的考试系统因此受到了指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纽约州的评议委员会让制定考试内容的公司提升了考试的难度,该公司不仅按照要求完成了任务,而且超出了预期,他们做出的改变让学生的成绩一落千丈。这个问题的症结再明显不过了。时隔仅一年,老师的教学水平并没有下降,而学生的智力也不会大幅降低,那么,考试到底是检验了学生的能力,还是仅仅反映了出题者的意愿呢?

显然,出题者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所以州政府将其解雇,重新聘用了另一家出题公司。这一次,州政府给新的试题策划者提供了极为详细的出题指南:考试题目不能太难,也不可以故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误导,比如“下列哪个选项不能用来描述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以及类似原来考试中出现的选项“以上都不是”或“以上都是”。评议委员会十分严谨,他们甚至规定了考卷使用的字体,让考卷上的文字最容易辨认。此外,评议委员会还要求阅读材料必须“起到正面的作用并且传达出积极的信息”。从个人角度看,我实在不能理解阅读材料的积极性到底与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这一要求是出于政治目的,与教育的本质毫无关系。

那么新的试题是否比旧的更可靠呢?我并不知道答案,而这也正是问题所在。我们很难评估一份试卷的质量,只有考试结果能够对此进行反映。试卷的难度是否保持了前后一致?它们是否或多或少地遵照了专家的意见或者采纳了政治家的想法?或许专家和政治家对考试的影响都是非常间接的。在这里,我想再次强调,我并没有否认考试的重要性,也不是在建议废除考试。我想强调的是,在思考考试结果到底有多重要这一问题时,我们应抱着怀疑和谨慎的态度,永远也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考试结果是完全准确且意义深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