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性学习与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

研究性学习与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界近年来所极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创造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它在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渗透于学生学习的任何方面。那么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1.7 研究性学习与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界近年来所极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创造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外塑的结果。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它在本质上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征

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显然,它可以渗透于各学科学习中、所有活动中。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2]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研究性学习方式,一是研究型课程[23]研究性学习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教育理念,它涵盖所有的学科课程。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应该转变学生以接受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渗透于学生学习的任何方面。它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师组织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的;可以与课程教材内容有关,也可与课程教材内容无关;可以是高中的,也可是初中或小学的;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可以是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也可是对未知的探索;结果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甚至是没有结果。作为一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是实现由静态知识的传授向动态知识的探究学习的转变。从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看,主导当今教育领域侧重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的课程系统将让位于一种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和网络。这一网络,像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处于过程之中的网络是一种转变性的网络,不断地发生变化——超越稳定性以激发内在于不稳定性之中的创造潜能。[24]

(2)研究性学习的心理机制

从现代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问题解决是个体面对问题情景,而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利用时,指向于将已知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过程。问题解决的最终结果是出现新的思维产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求个体优化组合已有相关的知识、技能生成新的规则。从信息加工过程来看,个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是:获取外界信息、经编码后转化为主体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储存起来,然后激活和加工整个主体信息系统的有关部分来指导行为,从而解决问题。因此,新颖性(好奇心)可以与问题发现过程联系起来,可以与组织问题联系起来,也可以与解决问题过程联系起来,只要存在这种联系,就会对应着创造。而创造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a.发现问题——从众多信息中寻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从新的角度和可能性去考虑问题。b.明确问题——将获取的新问题纳入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中储存起来并将其突出、明确显示出来,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各种信息、各种形式的融会贯通,找出相互联系,以便进行强有力的信息加工。c.阐述问题——有选择、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激活那些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打下基础。d.组织问题——对问题进行组织加工。其过程一般包括:心理加工,诸如类比、联想、比较求异、求同、灵感、直觉等;实际加工,诸如实际比较、操作演算、动作尝试、行为探索等。e.输出问题解决方案

学生一旦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敏锐地发现问题,并且按照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地解决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多渠道采集相关信息、数据、资料,分析与处理信息,得出结论,实现问题解决并对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激活已有知识储存,学习并掌握一些研究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形成了获取新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创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研究性学习在方式上正好在教给学生上述程序性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3)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在目前的学校教学系统中,有两个实施渠道:一是专门设置的研究型课程,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体现于学生的全部学习之中。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那么如何在研究性学习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第一,转变课堂知识传授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内外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研究产生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寻根究底的态度,是一种批判与革新的精神。它能萌发新思想、新方案,是创造的起点。美国教育家布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25]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身边的生活现象感到好奇、产生疑问、引起探究的欲望,思维才算真正启动。由于儿童青少年对周围的陌生世界存在着天然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表现在他们试图用自己已占有的知识钥匙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这种强烈的欲望使他们脑子中充满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奥斯本认为,“当一个人的意识性超过了他原有的知识范围时,他的内心就充满极度的好奇心,好奇心愈强,人生就愈有创造性”。[26]因此,可以认为,好奇心的强弱与创造力的强弱是一致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感兴趣,产生好奇心,提出问题,找出规律,总结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注意观察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观察既是手段,也是一种技能,一个对外界事物毫无感觉的学生是难以形成问题意识的。

第二,学科教学中穿插专题研究单元课堂教学问题化,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科内容是从自然、社会或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与真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教材中的某些原理、概念和规律等知识虽然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教师可以把这类课题设计成研究课题。教师设计问题应有必要的弹性,难度要适当,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应有与他们思维及知识相适应的研究课题。低年级的学生选择所需时间短、范围小的课题,形式上活泼多样,可采用观察实验、访谈、调查等实践操作,发展其形象思维。中学生可采用问题讨论、报告撰写等形式,课题形式多样化,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将部分内容变教师讲授为学生探究,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自主实验等。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结论,而是按照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诱导学生对某些已有结论进行质疑,探究不同的结论。我国著名学者林崇德对小学儿童运算的灵活性研究指出:发散思维的实质就是“迁移”,灵活性越大,发散思维越发达,越能多解,多解的类型越完整,组合分析的交叉点越多,这说明迁移过程越显著。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在解决问题时把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也要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学会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又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再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增强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使学生独立工作、自己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教材文本,通过网络或书刊文献资料等提供的信息材料,围绕问题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通过独立探索或协作讨论等方式找到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进而得出结论。这一过程的顺利展开就需要一定的策略加以指导。学习策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成分丰富多样,其构成包括认知、情感、监控等不同心理加工机制。学生拥有的各种学习策略是其在形成概念和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有效运用各种认识过程及其不同组合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的技术和方法。学生若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就能为自己设定真实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运用各种类型知识并能启动执行性控制机制去创建一个学习计划,挑选实施这一计划的方法并对这一过程进行监控。此外,在必要时还可以对他们的目标和他们正在使用的方式做些修改。这些都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第四,创建良好的讨论交流模式。

研究性学习通常是以集体讨论形式开展的。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讨论交流必须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汇报研究成果。通过集体讨论,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见解和对研究结果的反思与评价。这样会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况且在相互说出自己的见解时,能够在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是信息的交流和分享,而且是在探讨问题时所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彼此间激发出解决问题的灵感,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易于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观点、独特的批判精神。真正的创新往往是从批判、怀疑开始的,只有当学生认识到现有的结论的缺陷时,才能萌发创新意识或思想。

第五,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

研究性学习具有容许采用多种途径来获得知识以及用不拘一格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开放性特点,为学生营造了更为宽松的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特点保证了学生自由选择问题、解决问题,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无外在压力和焦虑感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勇于自我表现,敢于表达自我见解与看法。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下,学生自由奔放地表达自己新颖的想象,甚至是发散性的异常想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者新近所做的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27]

当然,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亲历探究、发现和反思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也有可能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对这些问题和困惑的解决与归因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控制能力与归因取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把失败归因于内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时,会导致无助感和不愉快的情绪,而将成功归因于内在可控的因素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过程,从结果上看是失败,但从学习过程上看可能是成功的。“犹如智力有内隐和外显之分,创造力也有外显与内隐两种形态,在没有产生结果之前,个体的创造力不能被人们直接觉察。”[28]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都应采取恰当的归因,使其克服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研究性学习契合时代特质,对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意义。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正处于起始阶段,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随着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的深入开展,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