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可拿孩子的缺陷与别人比

不可拿孩子的缺陷与别人比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在这时,王女士意识到几年前自己“比较妈妈”的身影仿佛重现在小李身上,总是不经意间拿自己儿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儿子不喜欢羽毛球,偶尔和同龄的孩子打球显得非常笨拙,这时王女士总是对其他妈妈说:“我儿子运动天赋和身体协调能力都不如你们的孩子。”王女士原意本是通过比较使自己孩子发现缺点,激励他使他产生动力。最终致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毫无进取心,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育。

不可拿孩子的缺陷与别人比

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陷,如果当着很多人的面说,每一次都拿孩子缺陷与别人比,带给孩子更多的是不满和痛苦,根本不会对孩子起到任何积极意义。

教育孩子,不仅表现在夸奖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和勇敢,而且应该包括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短处甚至是身体的缺陷。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和其他孩子比优劣。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他们总会在一些方面有不足甚至是缺陷。这时候,如果连父母都看不起他们,甚至嘲笑他们,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自暴自弃,毁了孩子的一生。面对孩子的缺点和缺陷,不要嘲讽、责怪甚至放弃,而应该抱着赏识孩子的态度,去宽容他、安慰他、鼓励他。通过赏识和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克服缺点、弥补缺陷,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当孩子在某件事情上做得不如其他孩子好时,千万不要嘲讽和打击孩子,以免产生自卑心理;孩子在某件事上做得比别的孩子好时也千万不要夸奖,以免孩子滋生骄傲、攀比、自高自大的情绪。

晚饭后王女士和儿子一起到公园散步,正好碰上同事小李母子俩,大家一起边走边聊。一谈到孩子的事,小李就开始埋怨儿子洋洋,说别看他长的聪明伶俐的模样儿,其实学习没红红好,画画不如前楼的皮皮,游泳则落在壮壮后面一大截,原本心情很好的洋洋听到妈妈话便失去了散步的乐趣。

就在这时,王女士意识到几年前自己“比较妈妈”的身影仿佛重现在小李身上,总是不经意间拿自己儿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在这过程中,儿子比别人好的地方不免有些得意,落后于别人的地方难免产生失落心情,甚至有时把这种失落和不满无意识地传染给了儿子。儿子不喜欢羽毛球,偶尔和同龄的孩子打球显得非常笨拙,这时王女士总是对其他妈妈说:“我儿子运动天赋和身体协调能力都不如你们的孩子。”本来不过是妈妈们随意的话题,但说过几次后,王女士的儿子越来越不喜欢运动了。一段时间后,王女士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在学轮滑,觉得这是一项很好的运动项目,于是王女士建议儿子也学学。没想到她儿子脑袋一歪死活就是不肯学,还说他自己运动能力不如别人,身体协调能力也差,注定学不会。王女士批评儿子不该如此看低自己,没想到儿子竟然反驳道:“这不是你说的吗?”

王女士原意本是通过比较使自己孩子发现缺点,激励他使他产生动力。可谁又能想到结果是这样。王女士带着满心的疑惑咨询了儿童心理专家,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专业指点。专家指出:父母有意或是无意把自家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较,都会使孩子产生诸如伤心、叛逆感、失落、愤怒或是嫉妒等负面情绪,甚至会使他们觉得在自己在父母眼里,就是不值得疼爱的坏孩子。最终致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毫无进取心,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育。所以身为人母,如果要比较就拿孩子的现在和过去比较,这样在肯定他的同时,也会激励他的进取心,使他更上一层楼。

王女士豁然清醒,条条大道通罗马,何必追求一致性,这样反而会扼杀孩子的个性。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唯一能打败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只要能战胜他们自身,就是胜利,与他人又有何关呢?自己又何苦拿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而自寻烦恼呢?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其自身的规律,虽然相似但不相同。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养育方法等因素的差异,孩子发育超前或延缓的情况是常有的,存在这种差异是正常现象。父母无须苛求自己的孩子,那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人的差异是存在的。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不要强迫孩子沿着大人预定或设想的路线前进。

父母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这是好现象,但是“比较”就不对了。无论自己孩子是否超过其他孩子,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在伤害孩子,超过了孩子心里就会滋生骄傲、傲慢等情绪;落后了容易伤其自尊心,产生自卑、失落情绪。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欧文曾说过:“宽容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身为父母更应具备宽容精神。父母只要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少一些责怪;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埋怨,孩子就会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不畏艰险,不惧困苦,勇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