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声甘州》词艺术张力探幽

《八声甘州》词艺术张力探幽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柳永约有三分之一词作状写羁旅行役之事,《八声甘州》为此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作为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与柳永同题材作品相比,该词呈现出强劲的艺术张力,成为脍炙人口的思乡怀人名作。《八声甘州》着力表现的“登临”意境令人印象深刻。但苏轼“不减唐人高处”的评价主要指《八声甘州》的整体艺术风格有着唐诗一样开阔博大的形象和深致邈远的意境。

《八声甘州》词艺术张力探幽

柳永一生行踪不定命运多舛。早年困于场屋,漫游干谒,游走四方,备受舟车劳顿之苦。及第为官之后,又沉滞下僚辗转宦途,谙尽行旅漂泊之味。柳永约有三分之一词作状写羁旅行役之事,《八声甘州》为此中最为著名的作品。这首词入选“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字句及标点从教材):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上片写江天暮雨后凄凉萧瑟之景,下片写登高临远时思乡怀人之情。作为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与柳永同题材作品相比,该词呈现出强劲的艺术张力,成为脍炙人口的思乡怀人名作。

一、叙事:“工于羁旅行役”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称柳词“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柳永是写羁旅词的高手,《八声甘州》在意象的设置、意境的营造方面高出一筹,堪称柳永羁旅词中迥出之篇。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思乡怀人这一情意内涵,柳永是通过一系列颇具特色的时空意象来表现的。“秋暮雨霁”是柳词中一个具有定型指向的意象。“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九辩》),传统文化中,悲秋是抒情文学的基本母题。“凡与秋可相系着之物态人事,莫非‘蹙’而成悲,纷至沓来,汇合‘一涂’。写秋而悲即同气一体。举远行、送归、失职、羁旅者,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愈甚。”(钱钟书《管锥编》卷三)秋乃一年将尽之季,暮则一日将尽之时。“最难消遣是黄昏”,夕阳西下,万物将息,可是,奔走人生旅途的倦客有家难归,常常将哀怨之情寄寓黄昏之象。“秋暮雨霁”作为一种意象,具有心理上的审悲意义。而“残照”这一中心意象与其他意象的组合,形成暮色黄昏的幽远境界,表现游子对自然景物独特的心理感应。词中,“惨”“冷”“残”“衰”“减”“休”这些词语的运用渲染了薄暮时分的伤逝之感。江天暮雨后的黄昏,一抹斜阳笼罩之下,凄惨“霜风”、冷落“关河”、寂寞高楼、衰残红花、飘零落叶,这些意象的组合为思乡怀人之情营造了悲戚氛围。柳永把漂泊难归的游子的凄凉心情,寄托于“秋暮雨霁”这一意象之中。

《八声甘州》着力表现的“登临”意境令人印象深刻。“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上片所写江天雨歇,关河残照,其实已是“登楼”所见之景,而这里却以“不忍”二字反笔提起,平添翻挪之势。分明“登楼”,偏说“不忍”,既云“不忍”,依然“倚阑”,语多一层周折,情添几许婉曲。“不忍登高”,是由于“登高”所见是一派萧瑟凄凉景象,而故乡遥远望中不见。“不忍登高”而终于“依阑”,是因为“归思”如水,无法遏止,借望乡聊解思乡之苦。这就真切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心灵上的痛苦挣扎。故乡归而不能望而不见,无可奈何之际,只得反躬自问:“何事苦淹留”。这“何事”二字,词人没有正面道出,而是以一“叹”字带过。作者在《戚氏》这首词中交待了“淹留”原因:“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念功名,憔悴长萦。”落魄江湖,羁旅难归,四顾茫茫,悔恨自省之情油然而生。

于是,作者形象集中地营造出一种“两地相望”的境界。一方面是词人“望故乡渺邈”,另一方面则是“佳人”“妆楼颙望”。以秋暮雨霁为背景的游子望归场景,柳词中并不少见。《木兰花慢》中“倚危楼”遥望原野的思乡之客:“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卜算子》中远眺群山的“楚客”:“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定风波》中伫立长堤极目千里烟波的游子:“骤雨歇,极目萧疏,寒柳万株,掩映箭波千里。”《八声甘州》准确把握秋暮雨霁登高临远则视野开阔的特点,营造出一实一虚的“相望”境界,比上引词作更有感染力量,恰如陈振孙所评,将天涯游子嗟叹羁旅愁苦的情感“形容曲尽”。

二、绘景:“不减唐人高处”

赵令畤《侯鲭录》载苏轼评《八声甘州》语:“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不减唐人高处”是对此词很高的评价,“唐人高处”即此词之“高处”,其内蕴值得探求。

深秋时节的潇潇暮雨过后,草木零落,江天寂寥,给人一种凄凉的况味,浸透了抒情主体的浓郁感伤。但这种审美悲情建立在辽阔江天这一背景之上,“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酒边词>序》),方使一向对柳词不太欣赏的苏轼也发出了由衷赞叹。

柳永有不少描写“秋暮雨霁”的词句。“暮雨初收,长江静、征帆夜落。”(《满江红》)“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西郊又送秋光。对暮山横翠,衬残叶飘黄。”(《临江仙引》)“骤雨新霁,荡原野清如洗,断霞散彩,残阳倒影,天外云峰,数朵相倚。”(《玉山枕》)苏轼特别赞叹“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是因为这三句有着与引句不同的特点。作者以一个“渐”字领起,展示了一个渐进式的时间流程,使人欲发感到迟暮的逼近,“霜风”句写其所闻,“关河”两句写其所见。猛烈凄厉的霜风过处,关塞江河,目力尽处,全都骤然冷落,只有落日一抹惨淡的余晖,投向词人所在的高楼。于是,“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红花凋敝,翠草减色,万物的芳华随着秋雨的侵蚀和霜风的摧残逐渐消歇。“红衰翠减”之语令人联想到人生之秋,“当楼”之人遥想人生之秋则悲从中来。正欲一问江水,然而,长江水“无语东流”。本不能语的江水不关草木荣枯人生悲欢,写江水如此冷漠无情,正是唐人“无理而妙”手法,借江水之无情衬托其心情之惆怅。

但苏轼“不减唐人高处”的评价主要指《八声甘州》的整体艺术风格有着唐诗一样开阔博大的形象和深致邈远的意境。“唐人高处”指的是文学的时代精神。清代翁方纲《石洲诗话》:“盛唐诸公之妙,自在气体醇厚,兴象超远。”“唐人之诗,但取兴象超妙。”“象”是形象,“兴”则是诗的感发力,唐人的高明之处就在感发力与形象的统一。柳永这首词“不减唐人高处”,正体现在上片寓情写景,下片因景抒情,意象高远,境界阔大,以恢宏的气势,将超妙的写景文字同刻骨铭心的相思情感水乳交融结合起来。就写景而言,秋天暮雨、东流江水、冷落关山、当楼夕照,都显得形象博大、视野开阔,在这样博大开阔的背景之下抒发人生悲情,便显得气势沉雄兴象高远,而与豪放词作逼近,故引得苏轼喝彩。

三、抒怀:“诗从对面飞来”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安史之乱,杜甫身陷长安思念妻儿。诗人不直接描写自己如何望月思远,而是神驰千里,直写“闺中”,想象妻子望月情景。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评论这种手法:“心已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对面落笔寓深情,这种写法在思乡怀人一类诗词中频频出现。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作者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表现“思家”情绪。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设身处地推想对方也在思念自己,形单影只,枕冷衾寒,从对面写来的这一情节反映了诗人情感的凄清深沉。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词此句抒怀,正用此种手法,而且运用更为出色。佳人倚楼,无数次远眺天际归舟,盼望归人就在船上。无数次盼人不归,心中发出“何事苦淹留”的疑问。这似乎是为“佳人”代笔的怨词,其实却是词人“望故乡”产生的想象,须知词人此刻正“倚阑”“凝愁”遥想故乡。

与前引诗词相较,柳永此句变化更显曲折。这里有“佳人”的“颙望”和误解。“佳人”历经“几回”即多少次的希望和失望之后,埋怨“淹留”不归之人不思归家,也许还误认为词人在外乐而忘返,又怎知词人现时“倚楼”远望,是如此愁苦。这里又有词人的酸楚和无奈。因归心似箭方“倚阑”,因归而不得始“凝愁”。自己望乡,怀人,思归,是实;从对面写佳人急切盼自己回去,为虚。本是自己愁肠百结,却说“佳人”不谙自己愁苦。“佳人”之怀念,本是虚幻之景,却用“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十分具体的细节来表述,俨然实有其事。倚栏凝愁,本是实情,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却又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感情如此曲折,文笔如此变化,真可谓曲尽其妙意蕴深长。

作者转换角度,易位主客,通过写对方情态来表现思想感情,比起正面叙写,显得新颖别致,既开拓了新的意境,又使诗作委婉曲折。这种“诗从对面飞来”的笔法,梁令娴《艺蘅馆词选》载梁启超评语,认为其境界很像温庭筠《菩萨蛮》词中的“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梁说指词中所写词人、“佳人”相望之场景,犹如美女簪花照镜,虚景实景交相辉映,鲜花人影形象重叠。可以说,这种“对面落笔”手法的运用,当以柳词最为娴熟最为出色。

叙事“工于羁旅行役”,绘景“不减唐人高处”,抒怀“诗从对面飞来。”前人之评,或言其布局,或言其风格,或言其手法。总之,这首词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清冷凄凉的黄昏秋景和游子思乡的愁苦情怀融为一体,达到羁旅行役词的最高境界,故传唱千载至今依然魅力不减。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