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的记忆中,教我们班语文的唐老师应该算得上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了。唐老师当时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她对学生的严格是全校闻名的。我的惰性开始造成恶果,语文成绩开始下滑,为此我早已做好了遭受批评指责的准备,可我等来的却是唐老师的笑脸。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一次在我区的名师工程报告会上意外地遇到了唐老师。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策略

丁 洁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积极学习的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敞开心扉,以更好的心态接受新的信息。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使用的一种专业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表达灵活的口头语言的统一。教学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运用得当将展示其特有的、引人入胜的魅力。要上好每一堂音乐课,教师需要做好许多的事情:要善于积累大量的资料,包括书籍、图片、实物、音像、资料、优秀的学生作业等,在课堂教学中以展示、观察、传阅、讨论、放映等各种方式呈现给学生,进行感知和探究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好同学”易产生骄傲之气,认为自己了不起,把取得的成绩归因于天资聪明。对这些同学的学习评价,教师可以更多地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调节其预期水平,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而对学习困难的同学则要用激励的方法来调节,从似乎一无是处的境况中找出闪光点,消除或缓解他们的消极情绪。井然的教学次序,严明的纪律是良好教学气氛不可或缺的条件。通过娴熟的技巧建立理想的教学次序,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良好的情感激发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感性支撑点,启动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形成课堂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心理相容,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创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字:情感 教学过程 策略 统一 激发

20世纪80年代初,本人就读于第七中学。在我的记忆中,教我们班语文的唐老师应该算得上是我最喜欢的老师了。唐老师当时已经接近退休的年龄,她对学生的严格是全校闻名的。我从小喜欢语文,在小学时,语、数、外三门课中,语文分数是最好的。但进入中学后,面对全新的知识,我较多地是以“小聪明”待之。我的惰性开始造成恶果,语文成绩开始下滑,为此我早已做好了遭受批评指责的准备,可我等来的却是唐老师的笑脸。课堂内,她对我仍然那样关爱,还鼓励我不要因此而害怕语文,最终使得我的语文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一次在我区的名师工程报告会上意外地遇到了唐老师。看上去她老多了,但笑容依旧。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我自报家门说出了自己是哪一届毕业的和姓名时,她竟然还记得我是几班的学生,班主任叫什么等等。我又一次经历了难忘的师生情感交融的体验。这不禁让我想起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言论,说明了学生学习时期的情绪状态对学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这些理论被情感心理学家称之为学习的情绪背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

以下,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尝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的策略:

第一,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积极学习的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学环境很糟糕,那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教学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立良好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是教师情绪的饱满性。情绪着重体现情感现象的过程和状态。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要求教师在情绪上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对完成教学任务充满信心。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倍感亲切温暖,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从而敞开心扉,以更好的心态接受新的信息;其次,还要用亲切的目光关注学生。在教学中师生的目光接触是沟通彼此心灵的一条重要渠道,当教师经常用和蔼、慈祥的目光注视学生时,教师对学生的爱会通过目光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但能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而且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做到把这种爱的目光平均地洒向全班每一个学生。再次,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巧,使讲课的内容、方法满足学生渴望求知的热切心情;另外,教师要用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因为情绪的感染具有互动性,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影响作用于学生,会激发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教学语言的感染性。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使用的一种专业语言,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言和表达灵活的口头语言的统一。教学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运用得当将展示其特有的、引人入胜的魅力。

1.精炼: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丰富的信息,并使学生明确内涵,掌握概念。在讲述音乐教学上的概念定义时,语言必须做到简明、扼要,消除废话、套话,让学生于精炼之中获得对概念的准确理解。2.生动: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耐人寻味、不拘一格。例如:我曾经在课后问过孩子喜不喜欢上欣赏课,他们的回答是不喜欢。为什么呢?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当我用严肃的口气给孩子们讲解大师的作品时,他们觉得是枯燥的、乏味的。于是,在后来的欣赏课上我换了一种语气:以轻松聊天的口气和孩子们一边欣赏大师的作品,一边聊聊大师是如何努力的,如何在遇到挫折时不屈不挠的,最后是如何取得成功的。这时,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不知不觉地在发亮,在跟着你转,欣赏课取得了极好的效果。3.逻辑性:在说明、解释复杂的概念、现象、原理时,尤其需要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力求由此体现出教学的深度和力度,使学生从悬念的求实与推理的探索中点燃求知的渴望。4.多样化:教学语言在表达方法上要求多样化,并要求伴之以不同的语言风格;用清晰的表达来解释概念,用雄辩的论述来阐明观点,用生动的描述来举例分析说明,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把书面语言变成口头语言,用机智的问答来启发学生……克服千篇一律的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在多样化的糅合中求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需要教学手段的趣味性。

要上好每一堂音乐课,教师需要做好许多的事情:要善于积累大量的资料,包括书籍、图片、实物、音像、资料、优秀的学生作业等,在课堂教学中以展示、观察、传阅、讨论、放映等各种方式呈现给学生,进行感知和探究活动。不能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来完成全部的教学过程。对孩子来说,单调和抽象的学习,不但引不起学习的兴趣,而且会使学生不能感受到音乐的真正价值和艺术魅力。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在鼠标的轻轻点击中进入各种艺术网站,浏览各种精美的图片资料和查阅需要的信息。现代教学手段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电影、录像、范画、参观、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打破教学之中光是讲授的单调枯燥的局面,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图像世界和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感受艺术学习的无穷乐趣。例如:在《海底世界》音乐欣赏这一课时,单单靠书上的例图是远远不能满足于孩子们的视野的,所以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多媒体,与孩子们一起分享海底世界中各类神奇的生物,还请一些小朋友说了说他们所知道的海底趣闻,在分组讨论中说说自己喜欢的海底生物,它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录像、图片、游戏中,加强他们对海底世界各种生物形象的感受,让他们更乐于画画自己喜欢或是害怕的生物,不管画得好与不好,想画就好。

第五,教学评价的鼓励性。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认为,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一般来说,学生对学习成绩、分数、等级等评定还是十分关注的。虽然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取得好成绩,但客观成绩是否满足主观需要,是否超出主观预期,最终是由个体的认知评价决定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评价亦复如此。评价并非总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促进学生向正确、适当的目标发展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运用一定的评价技术时,首先要考虑其观念基础,考虑其与特定教育价值的适应性。

在教学实践中,“好同学”易产生骄傲之气,认为自己了不起,把取得的成绩归因于天资聪明。对这些同学的学习评价,教师可以更多地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调节其预期水平,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而对学习困难的同学则要用激励的方法来调节,从似乎一无是处的境况中找出闪光点,消除或缓解他们的消极情绪。以下是几个激励学习困难同学的方法:

1.纵向比较法

如: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了想进步的决心,但经过努力后,成绩仍不太理想,这时如果不适当的鼓励,会让孩子丧失想好的决心,会认为自己就这样了,努力也是没用的,容易造成自暴自弃;其实这时候是最该鼓励的时候,劝导他们将不太理想的成绩与自己过去的某次更不理想成绩相比,从而让他们看到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揭示这种进步所蕴涵的积极意义。这种对于迫切希望提高自己成绩的同学尤有针对性。

2.横向比较法

班级中经常有一些孩子歌舞挺不错的,总是自信满满的,有点居功自傲的意思,甚至上课时更爱讲话,不遵守课堂纪律。如: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唱歌是有点天分的,可总是让我喜欢不起来他,因为他总是在课上随便讲话说笑,完全不理会老师的批评或表扬,但你能看出他是想引起你的注意。终于,我按捺不住了,找他作了一次谈话,问他是不是不喜欢我上的音乐课。结果是否,他很喜欢上我的课,只不过他认为自己唱得很好,更应该受到我的表扬。原来是他心里骄傲的小虫子在捣鬼,于是我劝导他与周围唱得也很好的同学比一比,让他看到自己在纪律方面是明显不足的。更让他知道在课堂上,并不是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其他同学成绩不理想,但在某些方面也是有长处的,也是有优势的,比如纪律、学习态度等等。经过这次长谈,他答应要让我喜欢。当我再次走进他们的课堂时,他真的进步了,是能让我高兴的很大的进步。当然我也以大大的赞扬来增强他加倍努力的信心和决心。

3.闪光点发现法

对一些整体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来说,并不等于所有方面都很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总有某些方面的长处。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大家就此而作出积极评价,让这些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有个孩子不管上什么课都是最惹老师生气的那个,有什么作业没写肯定也有他一个。但是当他上音乐课时,总是带好课本,而且多多少少都能唱点东西出来。为此,我大大地表扬了他。大家忘不了那孩子屏住呼吸激动的眼神。我敢肯定他在那个时候有想永远认认真真上课,从此做个好学生的念头。他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更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第五,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以学论教,教与学并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什么、观察到什么、设计表现了什么等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与表现的机会,给学生轻松的心理空间。学生可以任意想象和表现,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其实我们面对一群有感情、有思想的孩子,怎样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让孩子参与,给孩子活动的情境,这是每位教师都应该考虑的。

教师教学成功的表现之一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适应学生心理状况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如课堂讨论、辩论竞赛等,这些活动形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1.课堂讨论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一些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讨论,从而统一认识引出正确的结论。

2.分组辩论

可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对一些有辩论价值的问题进行辩论,邀请部分老师任评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分组竞赛

竞赛的内容可以是发言次数、答题正确率、分组表演、注意力集中程度,等等。竞赛方式也可不拘泥于单一的排序式、名次式。这样的活动,既容易操作,又可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样一堂课下来,听了不少的“故事”,又看了不少的表演,确实收获不小!

第六,师生情感的融洽性。

所谓师生情感的融洽性,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达到情感上的沟通、融洽,使师生关系处于积极和谐的状态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自己对学生的传递给学生,满足学生理解的需要,尊重学生。

首先,教师要善于调节学生的预期,并把这种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预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所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特点,随时调节自己对学习成功的期望值。既不能目标过高难以实现,也不能原地踏步。因为期望值过高,往往会超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导致负情绪;期望值过低,失去了期望对学习应有的激励作用。

其次,理解学生。在一项对中、日、美三国初中生心理比较研究中发现,三国初中生对教师突出的期望就是能“理解孩子的心情”。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妥善处理、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维护教学秩序、严肃课堂纪律时,即使是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也应注意尊重学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的行为有悖于教师的教导,教师也要多一份谅解、宽容,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和良好的师德,使知识、信息的传递能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再次,尊重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平等施教,贯彻“教学相长”的精神,倡导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在教学管理中,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尤其须制止、纠正体罚一类行为。本着惩罚针对的是学生的违纪行为,而不是违纪的学生的原则,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同时应尊重学生。

第七,教学管理的艺术性。

井然的教学秩序,严明的纪律是良好教学气氛不可或缺的条件。通过娴熟的技巧建立理想的教学秩序,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而这种组织工作的重点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规范性。教师首先应该通过自己的组织,调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学习必须具备的各种规范,具体如:坐如钟、立如松,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思维积极,发言举手等等。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围绕教材的中心和教师的指点开动脑筋,摒弃一切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活动。

2.教学内容安排、组织的严密性。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要提高45分钟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关键。教师须精心设计教案,安排好教学内容,使整堂课的教学由于内容密度安排得合理,环节衔接得紧凑,动、静、练结合得体而无松散的感觉,体现紧凑性。

3.对不测事件处理的艺术性。小学生的从众性强,喜欢热闹,有时这种心理过于强烈,就会形成集体参与的闹剧。故教师对不测事件的处理,既要裁处得当,又能快速平息,避免因突发事件出现而造成对教学气氛的破坏和冲击。

实践证明,良好的情感激发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感性支撑点,启动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引起学生的愉快情绪和探索兴趣。形成课堂宽松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心理相容,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艺术性,创出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获松江区2011年度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