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储层属性模型的建立

储层属性模型的建立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5个模拟层分层依次建立了沉积微相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建模方法采用现在流行的相控建模方法,孔隙度模型受沉积微相模型控制,渗透率模型受微相和孔隙度双重约束。图9-45~图9-59为研究区储层众多骨架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分布的众多三维模型的实现之一。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在10%~15%之间,与沉积微相模型进行对比,反映了各沉积微相下的物性分布规律,但平面及垂向变化要高于沉积微相的变化。

将5个模拟层分层依次建立了沉积微相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建模方法采用现在流行的相控建模方法,孔隙度模型受沉积微相模型控制,渗透率模型受微相和孔隙度双重约束。从表6-3中的岩相百分比中可以看出,J2s1和J2s2砂岩含量高于其他各层,为18%和31%。各小层岩相模型所需的指示变差函数参数见表9-7、表9-8,孔隙度模型的变差函数参数见表9-9、表9-10,渗透率模型的变差函数参数见表9-11、表9-12。图9-45~图9-59为研究区储层众多骨架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分布的众多三维模型的实现之一。从该模型可见,其沉积微相模型符合层序地层学的分析结果,与手工编制的各中期旋回沉积微相图进行对比,沉积微相在空间变化分布,符合相序规律,砂体在空间中的变化比较复杂,变化比较迅速。孔隙度的变化范围在10%~15%之间,与沉积微相模型进行对比,反映了各沉积微相下的物性分布规律,但平面及垂向变化要高于沉积微相的变化。渗透率的非均质性比较严重,构造低部位物性变差,这都与储层地质精细研究的结果相吻合。可见该实现忠实于现有的地质知识。

图9-45 温西一区块沉积微相三维模型

图9-46 过WX1-21~W5~WX1-34~W1~WX1-46~WX1-57井沉积微相剖面图

图9-47 过WX1-33~ WX1-44~WX1-55~W21~ WX1-66~W23井沉积微相剖面图

图9-48 过WX1-53~WX1-63~WX1-64~WX1-75~ WX1-76沉积微相剖面图

图9-49 过WX1-62~WX1-83~WX1-74~WX1-84~WX1-85井沉积微相剖面图

图9-50 温西一区块孔隙度三维模型(%)

图9-51 过WX1-21~W5~WX1-24~WX1-25~W1~WX1-46~WX1-57井孔隙度剖面图(%)

图9-52 WX1-33~WX1-1~WX1-44~WX1-55~WX21~WX1-66~W23井孔隙度剖面图(%)

图9-53 过WX1-53~WX1-604~WX1-64~WX1-705~WX1-75~ WX1-76井孔隙度剖面图(%)

图9-54 WX1-62~WX1-73~WX1-83~WX1-74~WX1-805~WX1-85井孔隙度剖面图(%)

图9-55 温西一区块渗透率三维模型( ×10-3μm2)

图9-56 WX1-21~W5~WX1-24~WX1-25~W1~WX1-46~WX1-57井渗透率剖面图( × 10-3μm2)

图9-57 WX1-33~WX1-1~WX1-44~WX1-54~WX1-55~WX1-66~W23井渗透率剖面图( × 10-3μm2)

图9-58 WX1-52~WX1-63~WX1-64~WX1-705~WX1-75~WX1-76井渗透率剖面图( ×10-3 μm2)

图9-59 WX1-62~WX1-73~WX1-83~WX1-74~WX1-84~WX1-85井渗透率剖面图( ×10-3μ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