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可靠性工程工具包

可靠性工程工具包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解决可靠性计算电算化问题,课题组先后开发了CAFTA和CTIGER计算辅助可靠性分析软件,尔后又针对舰船及其系统的特点,开发了“舰船可靠性工程工具包”。该工具包引入故障树数字仿真,重点突出了可维修系统的可靠性计算问题,为大型复杂可维修系统的可靠性工程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支撑。不仅适用于舰船可靠性工程,对其他大型装备,如航天、铁路运输等装备可靠性工程也适用。本章节对“舰船可靠性工程工具包”作简要介绍。

为了解决可靠性计算电算化问题,课题组先后开发了CAFTA和CTIGER计算辅助可靠性分析软件,尔后又针对舰船及其系统的特点,开发了“舰船可靠性工程工具包”。该工具包引入故障树数字仿真,重点突出了可维修系统的可靠性计算问题,为大型复杂可维修系统的可靠性工程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支撑。

该工具包包涵了可靠性统一模型、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评估、维修性分配、维修性预计、维修性分析、维修性评估等模块。不仅适用于舰船可靠性工程,对其他大型装备,如航天、铁路运输等装备可靠性工程也适用。本章节对“舰船可靠性工程工具包”作简要介绍。

16.3.1 工作单元编码规则

1)工作单元定义及的划分原则

工作单元是指装备功能分解层次体系中的某个部分。

按照功能分解的原则,对组成功能系统的单元逐级向下划分。

所有对装备功能起作用的系统、分系统、设备、零部件,都应该视为工作单元。

依据功能隶属关系,确定该工作单元在功能分解层次体系中的位置。

2)工作单元的编码层次与规定

(1)编码层次。

采用四层九位系次,其左端为最高层次,右端为最低层次。依次是:

系统层次:第一、二位代表“系统”;

分系统和设备层次:第三、四位代表“分系统”,第五、六位代表“设备”;

零部件层次:第九、八和九位代表“零部件”。

(2)系统。

编码的第一位表示“系统”编码。采用数字10~99编码。如:

10——动力系统 11——电力系统

12——综合通信系统 12——综合导航系统

14——作战系统 15——辅助系统

16——其他系统

注:如果以“系统”作为工作单元(即故障树的底事件),则该工作单元编码后七位以“0”补齐。如:10,00,00,000

(3)分系统和设备层次。

工程上分系统和设备同属一个层次,用四位表示。

如果设备直属于系统,则前位为“00”,如0001。

如果设备直属于分系统,前两位表示分系统代码(01~99),后两位为设备代码(01~99),如0101。

如果以“分系统”作为工作单元(即故障树的底事件),则该工作单元编码后五位以“0”补齐。如“作战系统”之“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以14,08,00,000表示。

如果以“设备”作为工作单元(即故障树的底事件),则该工作单元编码后三位以“0”补齐。如14,08,12,000。

如果“设备”直接隶属于某“系统”,而不隶属于某个“分系统”,则6位编码中,第三位、四位表示“分系统”编码以“00”表示。如14,00,12,000。

(4)零部件。

编码的第七、八、九位表示“零部件”编码。采用01~999编码。如14,00,12,123。

如果“设备”直接隶属于某“系统”,而不隶属于某个“分系统”,则6位编码中,第二位、三位表示“分系统”编码以“00”表示。如14,00,12,123。

(3)工作单元编码库维护。

在主菜单中单击【数据库管理】→【工作单元编码库】按钮,或在底事件输入界面中单击【编码库维护】按钮便可以进行工作单元编码库的维护,如图16- 6、图16- 7、图16- 8和图16-9所示。

图16-6 系统代码维护主界面

图16-7 分系统代码维护主界面

图16-8 设备代码维护主界面

图16-9 零部件代码维护主界面

(4)工作单元编码库二次开发

该软件为舰船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与分析通用软件,将此软件运用于某一具体型号工程时,需要工作单元编码库进行二次开发。也就是,根据该型号的特点,为此型号单独建立一个工作单元编码数据库文件。

工作单元编码数据库文件的建立,通过软件来实施。实施步骤如下:

①将软件默认工作单元编码库清空,如图16-10所示。

图16-10 清空默认工作单元编码库

②将该型号的所有工作单元输入到编码库中,如图16-11所示。

图16-11 某型舰工作单元编码库(部分)

③数据导入、导出。建立某型号工作单元编码库后,可以将数据库文件导出(见图16- 12和图16-13)。

将软件运用于具体某型号时,将该型号工作单元编码库导入到默认工作数据库中即可,如图16-14所示。

图16-12 工作单元编码库维护界面

图16-13 工作单元编码库导出

图16-14 工作单元编码库导入

16.3.2 工程文件管理模块

1)新建工程

单击Menu上的【文件】→【新建】按钮,进入新建工程对话框,如图16-15所示。

图16-15 新建工程对话框

在新建工程对话框中,可新建总体级或系统级的工程,其中系统级工程不能指定模块数量。

输入工程名称、选择工程的保存位置,并输入工程说明,单击【确定】按钮,可新建指定的工程。

2)打开工程

单击Menu上的【文件】→【打开工程】按钮,进入打开工程对话框,如图16-16所示。

图16-16 打开工程对话框

选择要打开的工程文件,单击【打开】按钮,即可打开工程。

3)修改工程属性

选择工程窗口中的工程,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工程属性】按钮,打开工程属性对话框,如图16-17所示。

图16-17 工程属性对话框

输入工程文件名和工程说明,即可修改选定工程的名称和说明。

4)修改模块属性

选择工程窗口中的模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工程属性】按钮,打开模块属性对话框,如图16-18所示。

图16-18 模块属性对话框

5)保存工程

在Menu中单击【文件】→【保存工程】按钮,或单击工具栏中的图标。

6)新建模块

在总体级建模方式下,选择工程窗口中的工程,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新建模块】按钮,打开新建模块对话框,如图16-19所示。

图16-19 新建模块对话框

输入新建模块的文件名及模块描述,单击【OK】按钮,即可在工程下新建工程。

7)删除模块

选择需要删除的模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删除模块】按钮。

8)故障树编辑模块

建立故障树,即进行门的添加、删除,或事件的添加、编辑、删除。

(1)逻辑门。

添加:选择需要添加门的节点,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右键菜单,如图16-20所示。

图16-20 添加事件

单击【添加门】按钮,弹出新建逻辑门的对话框,如图16-21所示。

图16-21 新建逻辑门对话框

选择逻辑门类型,输入逻辑门编号和名称,单击【OK】按钮,即可新建逻辑门。

在新建“冷储备门”时,需要研究该门下有几个事件(包括逻辑门和底事件),即确定“储备池”。如下属事件有两个,则“储备池”为1;下属事件有三个,则“储备池”为2,依次类推。

在“和联门”下新建事件(包括逻辑门和底事件时),需要确定各事件的“和联比”。

删除:选择需要删除的逻辑门,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单击【删除】按钮,即可删除选择的逻辑门。

(2)底事件。

添加:选择需要添加事件的逻辑门,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单击【添加事件】按钮,弹出新建事件对话框,如图16-22、图16-23所示。

图16-22 新建事件对话框1

图16-23 新建事件对话框2

从底事件编码库中选择底事件,输入占空比,或从现有的事件列表中选取事件编号PID,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选定的逻辑门下添加指定编号的事件。

删除:选择需要删除的事件,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单击【删除】按钮,即可删除选择的事件。

编辑:选择需要编辑的事件,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单击【编辑】按钮,弹出修改底事件属性对话框,如图16-24所示。

图16-24 修改底事件属性对话框

16.3.3 模型输入模块

启动“水面舰船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与分析软件”,创建工程并建立故障树后,即可在Menu单击【模型输入】→【输入基础数据】按钮,进行故障树底事件的基础数据的修改;单击【模型输入】→【MCSSearch】按钮,进行最小割集的搜索,如图16-25所示。

图16-25 模型输入界面

1)输入基础数据

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单击【模型输入】→【输入基础数据】按钮,显示底事件的基础数据输入画面,如图16-26所示。

图16-26 基础数据输入

在基础数据画面中,可修改底事件的底事件分布类型、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平均维修时间(MTTR),其中底事件分布类型只能进行选择输入。

2)最小割集搜索

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单击【模型输入】→【最小割集搜索】按钮,对故障数进行最小割集的搜索,并显示搜索完成信息。

16.3.4 可靠性模块

启动“水面舰船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设计与分析软件”,创建工程并建立故障树后,即可在Menu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配】按钮,进行可靠性分配计算;单击【可靠性】→【可靠性预计】进行固有可用度预计和任务可靠度预计的计算;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析】按钮,进行重要度分析、最小割集分析、FMECA的处理,如图16-27所示。

图16-27 可靠性分析界面

1)可靠性分配

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后,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配】按钮,进入输入可靠性分配控制指标画面,如图16-28所示。

图16-28 可靠性分配控制指标输入

输入“设计任务可靠度”“设计固有可用度”后,单击【OK】按钮,进入可靠度分配因子输入画面,如图16-29所示。

图16-29 可靠性评分因子输入

输入每个底事件的复杂度因子、重要度因子、技术发展水平因子、环境因子、时间因子。单击【OK】按钮,进入可靠度分配输入参数画面。

输入可靠度分配需要的每个模块的任务时间和维修时间。单击【OK】按钮,关闭参数输入画面,进行可靠性分配的计算,如图16-30所示。

图16-30 任务时间和维修时间输入

2)可靠性预计

可靠性预计包括固有可用度预计、任务可靠度预计。

(1)固有可用度预计。

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单击【可靠性】→【可靠性预计】→【固有可用度预计】按钮,进行固有可用度预计的计算,并显示固有可用度预计值。

(2)任务可靠度预计。

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单击【可靠性】→【可靠性预计】→【任务可靠度预计】按钮,进入仿真次数输入画面,如图16-31所示。

图16-31 仿真次数输入

输入任务可靠度预计计算的仿真次数,单击【OK】按钮,进入任务可靠度预计输入参数画面,如图16-32所示。

图16-32 可靠度预计参数输入

输入每个模块的任务时间和维修时间,单击【OK】按钮,进行任务可靠度预计的计算,并显示任务可靠度预计值。

3)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包括重要度分析、最小割集分析、FMECA。

(1)重要度分析。

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析】→【重要度分析】按钮,进入任务可靠度预计输入参数画面,如图16-33所示。

图16-33 任务时间和维修时间输入

输入每个模块的任务时间和维修时间,单击【OK】按钮,进行重要度分析的计算。

(2)最小割集分析。

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析】→【最小割集分析】按钮,进行最小割集的搜索。

(3)FMECA。

创建工程,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析】→【FMECA】按钮,根据“:\\FMECA_Format\FMECA表Format.xls”文件,在工程所在路径下生成并打开文件“FMECA.xls”。

编辑“FMECA表”后,单击【FMEA】按钮,生成FMEA表;单击【CA】按钮,生成CA表;单击【Ⅰ类严酷度故障模式清单】按钮,生成Ⅰ类严酷度故障模式信息;单击【Ⅱ类严酷度故障模式清单】按钮,生成Ⅱ类严酷度故障模式信息。

注意:严酷度类别只能选择“Ⅰ”或“Ⅱ”或“Ⅲ”或“Ⅳ”,不可随意输入。故障模式概率等级只能选择“A”或“B”或“C”或“D”或“E”,不可随意输入。

4)可靠性评估

单击【可靠性】→【可靠性评估】按钮,进行可靠性评估计算,如图16- 34、图16- 35、图16-36和图16-37所示。

图16-34 试验数据输入选择界面

图16-35 系统试验数据输入界面

图16-36 设备试验数据输入界面

图16-37 可靠性评估计算界面

从本工程底事件库中选择库事件,输入工作时间、故障数和环境因子。用户进行可靠性评估试验数据输入时,有以下注意点:

(1)本工程底事件库中的每个事件都要选择。

(2)工作时间、故障数、环境因子栏不能为空。

选择置信度,输入等效任务时间,单击【确定】按钮,便可以实现可靠性评估计算。

16.3.5 可维修性模块

启动“水面舰船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与分析软件”软件,创建工程并建立故障树后,即可在Menu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配】按钮,进行维修性分配计算,单击【维修性】→【维修性预计】按钮,进行系统MTTR预计的计算,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析】按钮,进行维修过程影响分析、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维修工作类型制订工作,如图16-38所示。

图16-38 维修性分析

1)维修性分配

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配】按钮,进入维修性分配画面,如图16-39所示。

图16-39 维修性分配

输入基本参数(MTBF)、维修性分配影响因素评分因子(可达性因子K1、故障检测与隔离因子K2、可更换性因子K3、调整型因子K4)、系统MTTR后,单击【维修性分配计算】按钮,进行维修性分配的计算。计算完成后,单击【保存分配结果】按钮,保存结果。

用户进行维修性分配计算时,有以下注意点:

(1)基本参数MTBF不能为0。

(2)MTBF、可达性因子K1、故障检测与隔离因子K2、可更换性因子K3、调整型因子K4、系统MTTR为数值。

(3)MTBF、可达性因子K1、故障检测与隔离因子K2、可更换性因子K3、调整型因子K4参数修改后,系统自动清空分配结果MTTR。

(4)只有当所有的分配结果计算完毕后,才能保存分配结果,否则【保存分配结果】按钮不可用。

2)维修性预计

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预计】按钮,进入维修性预计画面,如图16-40所示。

图16-40 维修性预计

输入基本参数(MTBF、MTTR)后,单击【系统MTTR预计】按钮,进行维修性预计的计算。计算完成后,单击【保存预计结果】,保存系统MTTR预计值。

用户进行维修性预计计算时,有以下注意点:

(1)基本参数MTBF、MTBF不能为0的数值。

(2)基本参数MTBF、MTBF为数值。

(3)MTBF、MTTR修改后,系统自动清空系统MTTR预计值。

(4)只有当系统MTTR预计计算完毕后,才能保存预计结果,否则【保存预计结果】按钮不可用。

3)可维修性分析

可维修性分析包括维修过程影响分析、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维修工作类型制订。

(1)维修过程影响分析。

创建工程,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析】→【维修过程影响分析】按钮,根据“:\\FMECA_Format\维修过程影响分析Format.xls”文件,在工程所在路径下生成并打开文件“维修过程影响分析.xls”。

编辑“维修过程影响分析表”后,单击按钮【Ⅰ类维修影响因素清单】按钮,生成Ⅰ类维修影响因素清单表;单击【Ⅱ类维修影响因素清单】按钮,生成Ⅱ类维修影响因素清单表。

注意:影响维修程度类别只能选择“Ⅰ”或“Ⅱ”或“Ⅲ”,不可随意输入。影响维修过程的因素(简称影响因素)只能选择“可更换性”或“可达性”或“调整性”或“故障检测与隔离性”,不可随意输入。

(2)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析】→【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按钮,进入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画面,如图16-41所示。

图16-41 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输入基本参数(可达性因子、故障检测与隔离因子、调整性因子、可更换性因子)后,单击【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按钮,进行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计算,计算完成后,在List中显示优先考虑顺序,单击【保存分析结果】按钮,保存每个单元的优先考虑顺序。

用户进行维修性预计计算时,有以下注意点:

①基本参数可达性因子、故障检测与隔离因子、调整性因子、可更换性因子为数值。

②可达性因子、故障检测与隔离因子、调整性因子、可更换性因子修改后,系统自动清空单元的优先考虑顺序。

③只有当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计算完毕后,才能保存分析结果,否则【保存分析结果】按钮不可用。

(3)维修工作类型制定。

创建工程,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析】→【维修工作类型制定】按钮,进入RCM维修分析画面,如图16-42所示。

图16-42 RCM分析

①单击【RCM维修工作类型制定】按钮,进入RCM维修工作类型制定画面,如图16-43所示。

图16-43 RCM维修工作类型制定

选择“产品编码”,根据“产品编码”,在画面上显示产品编码对应的产品名称。“产品编码”没有选择时,“故障模式”和“故障原因”不可选择。

“产品编码”选择后,“故障模式”可选择;当选择“故障模式”后,“故障原因”可选择;否则“故障原因”不可选择。

只有当“故障原因”选择后,【保存】按钮可用。

单击【保存】按钮,保存所选择故障的维修工作类型。

②单击【RCM维修工作类型查看】按钮,进入RCM维修工作类型查看画面,如图16-44所示。

图16-44 RCM维修工作类型查看

③单击【RCM数据维护】按钮,进入RCM数据管理画面,如图16-45所示。

图16-45 RCM数据维护

操作画面左边,即可添加、修改、删除产品信息。

操作画面右边,即可添加、删除产品故障模式的故障原因数据。

④单击【退出】按钮,退出RCM维修工作类型制定画面。

4)可维修性评估

(1)可维修性定性评估。

创建工程,单击【维修性】→【维修性评估】→【维修性定性评估】→【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按钮,调出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界面,如图16-46所示。

图16-46 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界面

根据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准则,选择是否,并填写相关说明(见图16-47)。

图16-47 系统维修性定性评估界面

根据系统维修性定性评估准则,选择是或否,并填写相关说明。

(2)可维修性定量评估。

创建工程,单击【维修性】→【维修性评估】→【维修性定量评估】按钮,调出维修性定量评估界面,如图16-48所示。

图16-48 维修性定量评估界面

在维修性定量评估界面中,选择试验数据类型(对数正态分布或未知分布),双击试验数据输入栏,调出维修试验数据输入界面,如图16-49所示。

图16-49 维修试验数据输入界面

输入单元维修时间、维修环境系统,点击计算单元MTTR上限,便可计算一定置信度下,工作单元的MTTR上限。

当每个单元的维修试验数据输入完成后,单击维修性定量评估界面中【系统MTTR评估计算】以及【保存评估结果】按钮。

16.3.6 分析结果显示模块

本系统采用图形界面或Excel形式来清晰显示系统的各项计算结果,包括可靠性分析(最小割集、FMEA、CA、Ⅰ类严酷度清单、Ⅱ类严酷度清单)、可靠性分配结果、可靠性预计结果、重要度分析结果、维修性分配结果、维修性预计结果、维修过程影响分析结果(维修过程影响分析、Ⅰ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清单)、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维修工作类型、维修性评估结果。现介绍如下。

1)最小割集显示模块

首先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建立故障树部分);然后单击【模型输入】→【MCS Search】按钮,或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析】→【最小割集分析】按钮,进行最小割集的搜索计算;最后单击【计算结果】→【可靠性分析】→【最小割集】按钮,进入最小割集显示画面,如图16-50所示。

2)FMECA显示模块

(1)FMEA显示模块。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析】→【FMECA】按钮,编辑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表,单击【FMEA表】按钮,提取FMEA信息;最后单击【计算结果】→【可靠性分析】→【FMEA】按钮,以Excel形式显示FMEA信息。

在FMEA表中,单击【打印】按钮,可打印FMEA表。

图16-50 最小割集显示画面

(2)CA显示模块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析】→【FMECA】按钮,编辑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表,单击【CA表】按钮,提取CA信息;最后单击【计算结果】→【可靠性分析】→【CA】按钮,以Excel形式显示CA信息。

在CA表中,单击【打印】按钮,可打印CA表。

(3)Ⅰ类严酷度清单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析】→【FMECA】按钮,编辑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表,单击【Ⅰ类严酷度故障模式清单表】按钮,提取Ⅰ类严酷度故障模式信息;最后单击【计算结果】→【可靠性分析】→【Ⅰ类严酷度清单】按钮,以Excel形式显示Ⅰ类严酷度信息。

在Ⅰ类严酷度信息表中,单击【打印】按钮,可打印Ⅰ类严酷度信息。

(4)Ⅱ类严酷度清单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析】→【FMECA】按钮,编辑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表,单击【Ⅱ类严酷度故障模式清单表】按钮,提取Ⅱ类严酷度故障模式信息;最后单击【计算结果】→【可靠性分析】→【Ⅱ类严酷度清单】按钮,以Excel形式显示Ⅱ类严酷度信息。

在Ⅱ类严酷度信息表中,单击【打印】按钮,可打印Ⅱ类严酷度信息。

3)可靠性分配结果显示

首先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建立故障树部分);然后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配】按钮,进入可靠性分配画面(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可靠性分配部分),进行可靠性分配的计算;最后单击【计算结果】→【可靠性分配结果】按钮,显示可靠性分配结果,如图16-51所示。

4)可靠性预计结果显示

首先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建立故障树部分);然后单击【可靠性】→【可靠性预计】→【固有可用度预计】按钮,进行固有可用度预计的计算,单击【可靠性】→【可靠性预计】→【任务可靠度预计】按钮,进入任务可靠度预计画面(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可靠性预计部分),进行任务可靠度预计的计算;最后单击【计算结果】→【可靠性预计结果】按钮,显示可靠性预计结果,如图16-52所示。

图16-51 可靠性分配结果

图16-52 可靠性预计结果

5)重要度分析结果显示

首先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建立故障树部分);然后单击【可靠性】→【可靠性分析】→【重要度分析】按钮,进入重要度分析画面(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度分析部分),进行重要度分析的计算;最后单击【计算结果】→【重要度分析结果】按钮,显示可靠性重要度分析结果,如图16- 53所示。

图16-53 重要度分析结果

6)可维修性分配结果显示

首先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建立故障树部分);然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配】按钮,进入维修性分配画面,进行维修性分配的计算,保存分配结果(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维修性分配部分);最后单击【计算结果】→【维修性分配结果】按钮,显示维修性分配结果,如图16-54所示。

图16-54 维修性分配结果

7)维修性预计结果显示

首先创建工程,建立故障树(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建立故障树部分);然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预计】按钮,进入维修性预计画面,进行维修性预计的计算,保存预计结果(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维修性预计部分);最后单击【计算结果】→【维修性预计结果】按钮,显示进入维修性预计结果,如图16-55所示。

8)维修过程影响分析表显示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析】→【维修过程影响分析】按钮,编辑维修过程影响分析表;最后单击【计算结果】→【维修过程影响分析结果】→【维修过程影响分析表】按钮,以Excel形式显示维修过程影响分析信息。

图16-55 维修性预计结果

在维修过程影响分析表中,单击【打印】按钮,可打印维修过程影响分析信息。

(1)Ⅰ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清单。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析】→【维修过程影响分析】按钮,编辑维修过程影响分析表,单击【Ⅰ类维修影响因素清单】按钮,生成Ⅰ类维修影响因素清单表;最后单击【计算结果】→【维修过程影响分析结果】→【Ⅰ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清单】按钮,以Excel形式显示Ⅰ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信息。

在Ⅰ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表中,单击【打印】按钮,可打印Ⅰ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信息。

(2)Ⅱ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清单。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析】→【维修过程影响分析】按钮,编辑维修过程影响分析表,单击【Ⅱ类维修影响因素清单】按钮,生成Ⅱ类维修影响因素清单表;最后单击【计算结果】→【维修过程影响分析结果】→【Ⅱ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清单】按钮,以Excel形式显示Ⅱ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信息。

在Ⅱ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表中,单击【打印】按钮,可打印Ⅱ类维修影响因素类别信息。

9)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分析】→【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按钮,进入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画面(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部分),进行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的计算;最后单击【计算结果】→【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按钮,进入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画面,如图16-56所示。

10)维修性定性评估结果显示显示

(1)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结果显示。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评估】→【维修性定性评估】按钮,单击【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按钮,进入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画面(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部分),进行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最后单击【计算结果】→【维修性评估】→【维修性定性评估】→【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按钮,以Excel形式显示维修工作类型制定信息,如图16-57所示。

图16-56 维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

图16-57 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结果显示

在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输出表中,单击【打印】按钮,可打印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表。

(2)系统维修性定性评估结果显示。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评估】→【维修性定性评估】按钮,单击【系统维修性定性评估】按钮,进入系统维修性定性评估画面(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系统维修性定性评估部分),进行总体维修性定性评估;最后单击【计算结果】→【维修性评估】→【维修性定性评估】→【系统维修性定性评估】按钮,以Excel形式显示维修工作类型制定信息,如图16-58所示。

图16-58 系统维修性定性评估结果显示

在系统维修性定性评估输出表中,单击【打印】按钮,可打印系统维修性定性评估表。

11)维修性定量评估结果显示

首先创建工程;然后单击【维修性】→【维修性评估】→【维修性定量评估】按钮,进入系统维修性定量评估画面(具体操作请参照用户操作手册的维修性定量评估部分),进行维修性定量评估;

最后单击【计算结果】→【维修性评估】→【维修性定量评估】按钮,进入维修性定量评估结果显示界面,如图16-59所示。

图16-59 维修性定量评估结果显示界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