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个晶胞散射强度

单个晶胞散射强度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从电子的电磁波散射入手,推演到原子及晶胞的散射强度。该式表明,X射线受到电子散射后,其强度在空间是有方向性的。简单点阵中每个晶胞中只有一个原子,原子的散射强度就是晶胞的散射强度。上式表明,结构振幅平方|Fhkl|2决定了晶胞的散射强度,故被定义为晶胞结构因子,简称结构因子,它表征了晶胞内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位置对晶面衍射强度的影响。晶面指数之和为奇数时则不发生衍射。

下面从电子的电磁波散射入手,推演到原子及晶胞的散射强度。其中,结构因子与消光条件是晶胞散射的核心问题。

9.1.1 单个电子散射强度

电子成为在入射X射线电场矢量的作用下产生受迫振动而被加速的电磁波,同时作为新的波源向四周辐射,并与入射线频率相同且具有确定周相关系。汤姆逊根据经典电动力学导出,一个电荷量为e、质量为m的自由电子,在强度为I0的偏振X射线作用下,距其R处的散射波强度为

Ie=I0[e2/(4πε0m Rc2)]2cos2 (9-1)

式中,c为光速,ε0为真空介电常数,为散射方向与入射X射线电场矢量之间的夹角。

事实上,入射到晶体上的X射线并非是偏振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电场矢量可以指向任意方向,在此平面内可把任意电场矢量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量,各方向概率相等且互相独立,将它们分别按偏振光来处理,求得散射强度,最后再将它们叠加。由此得到非偏振X射线的散射强度为

Ie=I0[e2/(4πε0m Rc2)]2[(1+cos22θ)/2](9-2)

式中,2θ=90°-为散射线与入射线之间夹角,(1+cos22θ)/2为偏振因子或极化因子。该式表明,X射线受到电子散射后,其强度在空间是有方向性的。

9.1.2 单个原子散射强度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有电荷,对X射线也有散射作用,从式(9-2)可知,散射强度与散射粒子的质量平方成反比,因此,由于原子核的质量较大,其散射效应比电子小得多。在计算原子的散射时,可忽略原子核的作用,只考虑电子散射对X射线的贡献。

如果原子中的电子都集中在一个点上,则各个电子散射波之间将不存在周相差,但实际上原子中电子是按电子云状态分布在其核外空间的,不同位置的电子散射波必然存在周相差。由于用于衍射分析的X射线波长与原子尺寸为同一数量级,这种周相差的影响不可忽略。

图9-1表示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情况,一束X射线由L1L2沿水平方向入射到样品中原子内部,分别与A及B两个电子作用,如果两电子散射波沿水平传播至R1R2点,此时两电子散射波周相完全相同,合成波的振幅等于各散射波的振幅之和,这是一个2θ=0°的特殊方向。如果两电子散射波以一定角度2θ>0°分别散射至R3R4点,散射线路程L1AR3与L2BR4有所不同,两电子散射波之间存在一定周相差,必然要发生干涉。原子中电子间距通常小于射线半波长λ/2,即电子散射波之间周相差小于π,因此任何位置都不会出现散射波振幅完全抵消的现象,这与布拉格反射不同。在此情况下,任何位置也不会出现振幅成倍加强的现象(2θ=0°除外),即合成波振幅永远小于各电子散射波振幅的代数和。

图9-1 原子中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

原子中全部电子相干散射合成波振幅Aa与一个电子相干散射波振幅Ae之比值f称为原子散射因子,其等式如下:

f=Aa/Ae(9-3)

理论分析表明,随着θ角即sinθ值的增大,原子中电子散射波之间的周相差增大,即原子散射因子减小。当θ角固定时,X射线波长λ愈短则电子散射波之间的周相差愈大,即原子散射因子愈小。因此,原子散射因子随着sinθ/λ值的增大而减小。各种元素原子的散射因子可通过理论计算或查表获得。

9.1.3 单个晶胞散射强度

简单点阵中每个晶胞中只有一个原子,原子的散射强度就是晶胞的散射强度。复杂点阵中每个晶胞中包含多个原子,原子散射波之间的周相差必然引起波的干涉效应,合成波被加强或减弱,甚至布拉格衍射也会消失。为了描述复杂点阵晶胞结构对散射强度的影响,在分析散射强度的基础上,将引入晶胞结构因子的概念。

9.1.3.1 结构因子

设复杂点阵晶胞中有n个原子,设fj是晶胞中第j个原子的原子散射因子,j是该原子与位于晶胞原点位置上原子散射波的位相差,则该原子一个晶胞的散射振幅为

一个晶胞的散射振幅Ac实际上是晶胞中全部电子相干散射的合成波振幅,它与一个电子散射波振幅Ae之比值称为结构振幅F,其等式如下:

图9-2 复杂点阵晶胞原子间的相干散射

如图9-2所示,O为晶胞的原点,A为晶胞中的任一原子,它与O原子之间散射波的光程差为δj=rj·(S-S0),其周相差为

根据布拉格方程以及倒易点阵的知识,(hkl)晶面衍射条件为(S-S0)/λ=ghkl,倒易矢量为ghkl=ha*+kb*+lc*,坐标矢量为rj=xja+yjb+zjc,其中a,b及c为点阵基本平移矢量,简称基矢。因此,式(9-6)变为

式中,xj,yj,zj代表晶胞内的原子位置,它们都是小于1的非整数;h,k及l则代表这些原子所组成晶面的晶面指数,它们都被描述为整数形式。

由式(9-5)及式(9-7),得到如下结构振幅的表达式:

写成三角函数的形式为

结构振幅的平方为

式中,Fhkl*为Fhkl的共轭复数,j=1,2,3,…,n为整数。

由于强度正比于振幅的平方,故一个晶胞散射强度Ic与一个电子散射强度Ie之间关系为

Ic=|Fhkl2Ie(9-11)

上式表明,结构振幅平方|Fhkl2决定了晶胞的散射强度,故被定义为晶胞结构因子,简称结构因子,它表征了晶胞内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位置对(hkl)晶面衍射强度的影响。某些晶面(hkl)对应的结构因子|Fhkl2=0,即散射强度为零,称之为消光。

9.1.3.2 消光条件

式(9-10)表明,结构因子取决于晶胞中各原子的散射因子fj、原子坐标(x,y,z)以及晶面指数(hkl)。下面将计算一些常见晶体的结构因子,确定其消光条件。

1)简单点阵

晶胞中原子数n=1,坐标为(000),由式(9-10)得到|F|2=f2,说明这种简单点阵的结构因子与hkl无关,不存在消光现象。

2)体心点阵

晶胞中原子数n=2,坐标为(000)及(1/2,1/2,1/2),由式(9-10)得到:

当h+k+l为偶数时,|F|2=4f2

当h+k+l为奇数时,|F|2=0。

说明在体心点阵中,只有晶面指数之和为偶数时才会出现衍射现象,例如发生衍射的晶面包括(110),(200),(211),(220),(310),…。晶面指数之和为奇数时则不发生衍射。

3)面心点阵

晶胞中原子数n=4,坐标为(000),(1/2,1/2,0),(0,1/2,1/2)及(1/2,0,1/2),由式(9-10)得到:

当h,k,l全为奇数或全为偶数时,|F|2=16f2

当h,k,l为奇偶混合时,|F|2=0。

说明面心点阵只有晶面指数为全奇数或全偶数时才会出现衍射现象,例如发生衍射的晶面包括(111),(200),(220),(311),(222),…。晶面指数为奇偶混合时则不发生衍射。

综上所述,简单点阵没有点阵消光现象。而带心点阵,由于每个晶胞中原子数n>1,使得某些晶面如(100)面的相邻原子面之间插入了一个排列有结点的平面,它引起散射波的相消干涉而造成消光。上述消光为点阵系统消光。

除点阵系统消光外,还存在结构系统消光现象。由于晶体结构中存在旋转和平移等微观对称元素,可引起消光;或者由于一个基元内包含多个不同类原子,其对称性也可造成消光。为便于理解这两类结构消光现象,下面再举两个例子。

4)金刚石结构

金刚石是碳的一种结晶形态,它具有面心立方点阵,但其结构复杂,是由A,B两套相距1/4个立方体对角线的面心立方点阵构成,如图9-3所示。其结构因子表达式可在面心立方点阵的基础上得出F=Ff+Ffe2πi(h/4+k/4+l/4)=Ff[1+eπi(h+k+l)/2],式中,Ff表示面心点阵的结构因子。

图9-3 金刚石单位晶胞

金刚石结构的消光规律可做如下讨论:

当h,k,l为奇偶混合时,Ff=0,F=0;

当h,k,l为全偶数且h+k+l=2(2n+1)时,F=0;

图9-4 Cs CI单位晶胞

当h,k,l为全偶数且h+k+l=4n时,F=2Ff=8f,|F|2=64f2

当h,k,l为全奇数时,即h+k+l=2n+1,则不难证明|F|2=32f2

5)Cs Cl结构(有序化结构)

Cs Cl晶体结构即单位晶胞,如图9-4所示。图中n=2,Cl原子坐标为(000),Cs原子坐标为(1/2,1/2,1/2),其结构因子为F=f Cl+f Cse2πi(h/2+k/2+l/2)=f Cl+f Cseπi(h+k+l),可见:

当h+k+l=偶数,F=f Cl+f Cs,|F|2=(f Cl+f Cs2

当h+k+l为奇数时,F=f Cl+f Cs,|F|2=(f Cl-f Cs2

根据上述讨论,结构因子|Fhkl2是决定衍射强度的重要因素。倒易点阵中每个阵点都代表正点阵的一组干涉面(hkl),若将其对应的结构因子赋予各阵点,则|Fhkl2=0的倒易阵点将消失,如面心倒易点阵中的(100),(110),(210)及(211)等阵点。

至此,我们得出了晶体发生衍射的两个充要条件:首先是X射线波长、入射角以及晶面间距三者之间关系符合布拉格方程,其次是参与衍射晶面的结构因子必须不为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