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开人格面具的真相,彻底解剖自己和他人

揭开人格面具的真相,彻底解剖自己和他人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当事人判断自己愿不愿意接受主试人的请求,也让旁观者判断当事人愿不愿意接受请求。知道了这样的内隐人格假说,我们就可以在面对事情做出判断的时候多一份理性。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大学里找了56个互相不认识的女大学生,这56个人就是实验的对象。然后将这些人两两组合,分成了28组。实验场地是一间房子,每次只能有一组进入实验场地中,其他的组要在外面等候。进房间的两个人在身份上也有不同,她们中一个扮演当事人,另外一人扮演旁观者。之后,主试人对当事人说,最近有一个银行代表团会来到你所在的学校,他们有意为学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筹款,但是目前对学校的情况并不是了解,希望由你来承担介绍学校的一些接待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报酬,但是报酬非常少。当事人就会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接着这个主试人又向当事人提出了请求,询问当事人是否还愿意做除了接待之外的一些工作,就是帮助他们游说基金。当然全部的过程,另外一个旁观者是会全程看到的。其实当主试人问当事人是不是愿意承担接待的工作时,她已经想到了主试人还会有其他的问题。经历过这一整个过程之后,主试人分别给当事人和旁观者一个九点量表。让当事人判断自己愿不愿意接受主试人的请求,也让旁观者判断当事人愿不愿意接受请求。在九点量表上,8分表示非常愿意做,0分表示不愿意做。

那么当事人和旁观者会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他们的研究发现,事件的当事人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具体的情况是,不管当事人是不是愿意充当接待员的工作,她们在是否愿意接受游说基金上的态度都差不多,甚至一些选择不愿意接受招待工作的人都愿意接受游说基金的任务。但是旁观者则不一样,旁观者会基于当事人是否愿意接受接待工作的态度来判断她们是不是愿意接受游说的工作,她们会将当事人原先的决定看作她的稳定品质的表现。所以,在旁观者的心中,愿意接受招待工作的人,往往也会接受游说基金的工作,否则与之相反。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面对选择时,当事人会更多地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们会用环境的外在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但是旁观者会更多地受到当事人稳定品质的影响,更多地用个人的品质来解释当事人为什么会做出某种行为。这就是“内隐人格假说”,内隐人格假说认为在对待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当事人和旁观者的归因风格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当事人会倾向于把原因归结于自己以外的客观条件、环境等因素,但是旁观者会倾向于将原因归结于当事人自身的原因,这也就导致了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旁观者和当事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解释。理解了这个原理之后,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家人看来,在和别人发生冲突时,自己家人的做法总是对的;在学生看来,自己喜欢的老师的做法总是对的……

我国有一句老话叫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常常用来比喻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因为当事人因为难以撇下利害得失或是人情世故,就会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反而旁观者作为一个保持理性的人就不会如此,从而可以全面地去认识事情。

就像有些爱下象棋的人那样,在和别人对峙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对方下棋的思路是什么,没有掌握全局,而只将成败局限在某一处,所以往往会把棋下得杂乱无章,以失败收场。但是,如果在下棋的时候,将自己从当事人的身份中抽离出来,以一位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对手与自己,就会大概明白当时的局面是怎样的,下一步要如何去走,这样就会加大自己赢的可能。

知道了这样的内隐人格假说,我们就可以在面对事情做出判断的时候多一份理性。用理智去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不是合理,不一味地认为别人做出某种行为就是因为他稳定的人格品质,认识到还可能是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明白了当局者很可能“迷”的情况,我们也会懂得去变换自己的身份看待问题,使自己看得更“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