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核温度分布

地核温度分布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定整个地核由铁组成,外核是液态,内核是固态。因为地核内的密度分布已在地震波的速度分布求出,所以代入上式后可直接得出各种深度的熔点。为了实现地幔温度分布与地核温度分布在幔核边界上一致,即避免上述由纯铁计算熔点偏高1000K的不足,促使人们考虑地核可能不是纯铁组成,而是由含有杂质的铁组成。从而将地幔温度分布与地核温度分布连为一个整体。

研究地核温度的方法,没有像研究地幔温度的那么多,最主要的方法是计算绝热自压温度和熔点估计。

1.绝热自压温度

假定外核没有放射性元素,温度分布单纯由绝热自压产生。为此,可沿用绝热自压温度梯度公式,即

d T/dr=-ga T/Cp(19-21)

在此,取外核的体膨胀系数a=3.1×10/℃,并将相应的g,Cp和T的估计值代入,可得

d T/dr=-0.14℃/km(19-22)

显然,它比地幔中的绝热自压温度梯度-0.28℃/km低一半。由此得出核幔边界处的温度为3000K。

2.熔点估计

对于熔点的估计与对地核的物质组成有关,常分两种情况:

1)纯铁熔点

假定整个地核由铁组成,外核是液态,内核是固态。那么,内外核的分界处温度,就应该是该压力下的铁的熔点,内核的温度应比熔点低,外核的温度应比熔点高。这是由它们的物态决定的。

金属铁的熔点Tm随压力P的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Tm=(Tm0+a0(d Tm/d P)0(1-ρ0/ρ)(19-23)

式中,(Tm0,(d Tm/d P)0为零压下的熔点和熔压梯度;a0和ρ0为零压下的体膨胀系数和密度。

这里所谈零压,实际是指常压。我们将零压下的有关数据代入,则可得到

Tm=1800+4560(1-ρ0/ρ)(19-24)

因为地核内的密度分布已在地震波的速度分布求出,所以代入上式后可直接得出各种深度的熔点。由此得出幔核边界处的温度为4000K,它比由地幔温度计算时得到相应值高出1000K。

2)杂质铁熔点

为了实现地幔温度分布与地核温度分布在幔核边界上一致,即避免上述由纯铁计算熔点偏高1000K的不足,促使人们考虑地核可能不是纯铁组成,而是由含有杂质的铁组成。考虑到内核由于密度比铁高,可能含有镍等重金属,从而组成类似铁镍合金的铁内核。

考虑到外核由于密度比铁低,可能含有硫、硅等轻物质,从而组成含有非金属的铁外核。这样,在内外核边界上仍可保持原来铁的熔化温度,而在核幔边界上的温度可以降低1000K,即在3000K左右。从而将地幔温度分布与地核温度分布连为一个整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