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星人的失控装置吗

外星人的失控装置吗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发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派出一个科学家调查小组赶赴飞碟陨落现场,进行了为期两昼夜的调查,并对天降飞球事件提出种种推断和假说。还有人认为,它是一颗年久老化脱轨的人造卫星,掉入大气层烧毁后坠地。前不久,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组织了强有力的科研力量,并会同国际UFO与超自然现象研究会的专家们,对这起事件展开全面调查和详尽研究。在现场发现的铅粒中,有4颗呈边缘锋利的不规则六边形,重量最大的约2克。

1986年2月29日19时55分,俄罗斯远东小城达利涅戈尔斯克居民们,亲眼目睹了一场空中奇观:一个从西南方向飞来的有点发红的飞球,横贯该城上空,陨落在市郊的一个叫“611高地”的山顶。它飞行时与地面平行,无声无息,不留任何痕迹。

alt

图136-1:飞碟恰似一团火球横贯天地间。

天降飞球寻谜踪

离飞球最近的一个目击者是位机械师,他当时正在汽车站等车,飞球从他头顶掠过。机械师弗·坎达科夫描述道:“这个飞球的直径看上去约2—3米,呈球形,既没有凸出部分,也没有凹陷部分,其颜色恰似烧红的不锈钢。”

当时正巧有两个班的中学生从不同角度目击到飞球由始至终的行踪:飞球最初从该城西南方向飞来,飞行时平行于地面,然后缓慢上升,后来又下降并向北运动了6次,续飞时间长达一小时。当飞球接近611高地之前作了个向上仰飞,然后便俯冲下去,一头扎到悬崖上,其陨落倾角60-70度。

alt

图136-2:该神秘飞球在与611高地相撞前曾几次拔高试图再次飞起,并未获成功,便一头撞向高地。

许多目击者在飞球陨落前都以为它落地时一定会发生一场爆炸,可出人意料的是:只有一个目击者听到轻微而低沉的撞击声。飞球陨落时将突出的悬崖撞碎一块,碎石四处飞溅,悬崖上被撞击的岩石急剧变热发光,其光亮度与高压线短路或电焊弧光等同。

现场考究探秘

事发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派出一个科学家调查小组赶赴飞碟陨落现场,进行了为期两昼夜的调查,并对天降飞球事件提出种种推断和假说。

有人认为,这是自然界中产生的一次极为罕见的球状闪电现象,但至少是一次线状闪电。还有人认为,它是一颗年久老化脱轨的人造卫星,掉入大气层烧毁后坠地。另一些人推断,这也许是运载火箭与星体分离后坠入大气层燃烧变成火球掉到地上。也有些人猜测,这可能是日本施放的秘密无线电探空仪掉了下来。更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等离子粒团在大气层中的“表演”。但一些权威学者却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天降飞球很可能是外星智慧生命失控的一个装置。

可是,几年来,俄罗斯远东611高低天降飞球事件一直未受重视,故此谜久悬未解。前不久,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组织了强有力的科研力量,并会同国际UFO与超自然现象研究会的专家们,对这起事件展开全面调查和详尽研究。

研究人员在飞碟陨落现场发现,陨落点几乎处在一个3米ⅹ3米大的一个悬崖峭壁的顶峰。这里的积雪已消融,四周散落着因高温作用充满裂缝的碎石块。在许多地方,其中包括附近那些完好无损的岩石上都留下银白色的金属微粒,这些金属微粒呈球粒状。

离奇古怪的小铅粒

对611高地飞球陨落现场的详尽考察发现,现场内散落着总重约70克的铅合金球粒,它们被溅入散落在现场的岩石碎块和附近的岩壁中,还有些铅粒被埋在灰烬和泥土里。小铅粒的直径为0.5毫米,大的可达3—6毫米。

alt

图136-3:这是在“611高地”UFO坠落现场发现的奇异的小铅粒、小铁珠和烧焦的凝聚物。

在现场发现的铅粒中,有4颗呈边缘锋利的不规则六边形,重量最大的约2克。看上去这是在灰烬和泥土里。小铅粒的直径为0.5毫米,大的可达3—6毫米。些融化的金属,其形状与结晶铅毫无共同之处。大部分铅粒呈水珠状,这说明,铅粒是从地球上空的一定高度融化后散落下来的。

铅粒的成分较为复杂,许多铅粒是纯铅,而也有些铅粒的主要成分不是铅,却含有许多杂质,还有些铅粒却很像伍德易熔合金。化验鉴定表明,其中一颗小铅粒中含有4—5种元素,而另一颗小铅粒则由8—17种元素组成,其中有稀土元素镧、锆、鐠、铯、钼、钨……,甚至还有钇,而大部分成分是碱、钠和钾。然而,在现场以外却什么也没发现,只能说明这些小铅粒只来源于那个陨落的飞球。

从现场收集的90%的小铅粒都呈球粒状,这说明,陨落物的燃烧过程不是在地面进行的,而是在高度不低于1米的近地上空。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小铅粒都具有通向其内部小孔,这些小孔是否是人为的机械加工而成,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这些球状铅粒看上去像似从工业等离子表面喷涂装置中喷出的。由此可联想到,这些铅粒可能是从某种等离子装置中喷出来的,抑或是从发动机中喷出来的。铅粒内部的小孔很可能是靠其内部沸腾金属的“爆炸”而外表迅速冷却时形成的。

神奇莫测的小铁珠

此外,在现场还发现总重约30克的小铁珠,直径2—6毫米不等。同时还发现一块总重850毫克最大的凝聚物,它是由4块烧焦物质组成的。绝大多数小铁珠呈水珠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些小铁珠并非是用普通工具加工制造出来的。只有用目前世界上最坚硬的金刚石刀具才能征服它。最初,研究人员试图用普通工具将小铁珠砸碎,以便进行光谱分析,但未能成功。于是,又用钻头去钻,也没钻动。后来改用锉刀对其加工还是不行。最后,用金刚石工具,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对其进行了强行加工。实践证明,这些小铁珠特别坚固,其硬度和强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alt

图136-4-1:这是由多种稀土元素及其合金构成的小铁珠。

alt

图136-4-2:这是由多种稀土元素及其合金构成的小铁珠的放大照片。

研究人员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日本产X射线显微分析仪,对小铁珠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小铁珠的构成非同一般,化学成分极为复杂,它是由稀土元素炼制的多种合金构成的。构成小铁珠的第一类组分是铁与合金元素铝、锰、镍、铬的化合物。第二类组分是铁与合金元素钨和钴的化合物。其中钴占0.49%,二氧化硅占3%,钨占2.4%。

alt

图136-5:这是小铁珠表面局部放大照片,其表面呈现出奇特结构。

在金相显微镜下对小铁珠的显微组织切片的观察发现,小铁珠在结构上很像生铁。但是,用另一部分显微分析仪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却表明,在小铁珠的金属成分中还有镁、铁、镍、镧、鐠、钕和铯,其中镧的含量为15%,鐠为11%,铯为57%,钕为18%,而铁和镍却不是它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很小,不过,铁和镍却以独特方式独立分布在合金结构中。

令人费解的“网状物质”

在现场发现的第3种物质就是“网状物质”。这种物质因充满各种各样类似海绵的小孔,故得此名。这是一种黑色脆性类玻璃物质。倘若研究的对象是某种物质与铅或铁的化合物,那倒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网状物质”却使研究它的许多科学家困惑不解乃至走进死胡同。科学家们惊叹道:“这到底是何物?眼下令人费解。”这种“网状物质”在一种材料中具有一系列重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物质若经过液氮的“沐浴”后会被吸向磁铁一方,即表现出与玻璃陨石相似的超顺磁特性,在常态下能生成绝缘体,稍一加热可生成半导体,若在真空中加热则生成导体。尽管“网状物质”的外表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本不发生变化,而且既不溶化,也不气化,即便在高浓度强酸中也不溶解。

alt

图136-6:这是一块网状物质的放大照片其表面和内部充满各种泡孔

这种“网状物质”在真空中虽能耐受住摄氏3000度高温,可是,在空气中温度一旦达到摄氏900度就会燃烧。它还含有金、银、镍、镧、鐠、钠、钾、锌、铅、钇等元素。

alt

图136-7:这是一块经加热实验后的网状物质的放大照片,熔炼出的17微米粗度的石英纹清晰可见。

最令人费解的是,对“网状物质”进行真空加热后,它内部原先所含的金、银和镍不但突然不翼而飞,而且又神奇般地出现了原先所没有的钼元素。“网状物质”中的小孔十分纯净,这钼元素又是从何而来?

树木烧损遭辐射

在飞球陨落地的边缘发现一棵被烧损的树桩,它既没变黑,也没烧焦,但树枝的表皮却出现多处裂纹的大面积脱落,黄白色的木质裸露出来。其受损面积为40×50平方厘米,受损深度达60%—70%,已丧失繁生能力。显微镜观察表明,树桩的细胞结构受到破坏。受损树桩还散发出一种木材蒸馏物和某种化学药品的刺鼻气味。这说明,树桩收到的高温作用是瞬间的,由于温度甚高,空气中的氧在飞球陨落瞬间起火燃烧,其温度估计高达10000—18000度。树桩内部受到的损伤很像大功率微波辐射在树皮下形成的伤痕。

按每年对受损树桩的观察表明,长出一层层新皮,很像“通古斯大爆炸”地区树枝的指状伤痕。

在烧损树桩的内层发现了25%的α石英,它并非是沙子,这说明发生了高温蜕变。燃烧结束后,碳快速冷却,从而导致碳氢化合物出现非晶状现象。

Χ射线结构分析表明,在树桩内焦化的碳的成分中,未发现石墨的痕迹,碳处在晶体结构之外,从而形成类玻璃结构。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结构形成的条件尚不清楚,但在一般火灾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形成这种结构的,多半在超高温条件下才能形成。

对树桩内焦化碳的光谱分析表明,在焦化碳的成分中,金属分子的含量比例很大,其金属含量比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更高,特别是铬和镍的含量,而铁、钼、银、钛、钠、铅、锌的含量百分比也很高。树体内的这些金属是从哪儿来的?科学家们认为,在燃烧的飞球的作用下,金属蒸汽钻进焦化碳中,所以其内部的这些金属含量很高。

研究论证真相白

飞球的行踪如此古怪,无论它是自然天体还是人造天体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亲眼目睹这一奇观的那些学生们对飞球的观察结果曾一度被认为是肉眼观测有误。可是,当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借助质子强磁仪对陨落地的多岩地带进行测定后发现,这里的岩石磁化强度达到6。可见,学生们的目击报告被科学家们的实验结果所证明:飞球陨落到悬崖上后,它曾试图起飞离开那里,所以,实际上,它缓慢地向空中升浮了一下后便一头坠落到悬崖上。在飞球接触岩石的一瞬间,其撞击的高速、高温使岩石变热、破碎,其强磁场使岩石的磁化强度超过1500奥(斯特)。只要岩石温度一低于居里点温度,就会出现磁化现象。

alt

图136-8:在飞碟坠毁现场被标定出的范围具有磁强度增大的趋势。

一年后,对小铁珠进行分析时发现,其结构发生了自然变化,铁的晶格参数增大,还出现水泥相(Fe3c)和特种碳化物(Mn26c3、C26c3)。这一过程很像经淬火处理硬化后合金的老化过程。

此外,在小铁珠中还发现目前生产合金所需的其他化合物——碳化钽和碳化铪,还有氮化钪和氧化锰。美国学者认为,陶瓷就是以上述碳化物为主料制成的。这两种碳化物均属地球上可制得的熔点最高的化合物。这种陶瓷的熔点超过摄氏4000度。

对小铁球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构成小铁球的部分成分是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而另一些成分则主要是铁。这种铁在自己的晶格组织中不含碳元素,而含有碳化钽、碳化铪、碳化钪和另外两种不同的锰。

这些合金元素可用于生产特种合金。目前,美国正在开发以钪为主料的特种合金。这些特种合金具有很强的防辐射和耐腐蚀性能。靠钪使其具有防辐射性能的物理机制尚未确知。

要知道,目前,在俄罗斯的冶金部门很难解决用钪生产合金的问题,只是在生产XHC—1型和XHC—1型两种钢材时才少量使用钪元素。

此外,在陨落物的合金成分中还发现了锰,这说明,它对碳起到闭锁元素的作用,旨在阻止生成铁碳固体溶液,稳定铁的晶格并阻止碳化铪和碳化钽溶液的高温衰变。

综上所述可得出一个结论:合金只有通过高级智能生命的人工控制,并按照特殊的专门的工艺技术才能制造出来。

因此,关于“611高地陨落物是天然来源的”种种假说均被举世公认的物理学和化学定律所推翻。如此流传关于“该陨落物是等离子粒团,即能从空气中吸积各种金属的等离子粒团和球状闪电的凝聚物的”推断,也成了不切实际的荒诞之谈。更令人置疑的是,等离子体(等离子粒团)怎能瞬间内从空气中吸积约100克(70克铅和30克铁)金属?大量的检测、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天外飞球”是用近似于美国生产合金的那种工艺技术制造出来的特种合金。

借助电脑的计算结果表明,要在飞行10千米的距离内能聚积等离子体凝聚物和数量如此之大的金属,那么空气中的金属浓度即空气中铅和铁的浓度必须超过极限容许值的4000倍,即空气中的金属浓度必须像稠密的大雾一样才能办得到。如此高的金属浓度即便在炼钢炉内的空气中也不可能达到,况且在达利涅戈尔斯克的空气中要达到这一金属浓度就更不可思议了。

由此可见,关于“等离子粒团能按照高技术工艺在自身内熔炼特种合金的”假设,更成为毫无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

611高地陨落物中的特种合金究竟属于哪一种金相组织或合金还尚不知晓,而且很难预测制造这中合金可能采用的工艺方法,以及这种合金的名称及其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能。对陨落物中特种合金的进一步研究、定质定量分析、显微结构分析所得出的综合研究结果,彻底推翻了关于“天降飞球是球状闪电、线状闪电、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日本探空仪的残骸等”种种假说和推断。

这次对“611高地飞球陨落事件”特异现象的全面调查和正式研究在俄罗斯尚属首次。对该事件我们可以推断,这是在611高地失事的一个遥控飞碟残片,它根本不是什么转瞬即逝的虚无缥缈的UFO现象,更不是什么臆想或幻觉的产物,而是留下实实在在的物证。这个天外飞球是地外高级智慧生命制造和施放的,他们的科学技术比我们先进而发达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