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因组编辑不会留下痕迹

基因组编辑不会留下痕迹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闻此言,摊主回答道:“我家附近的池塘里就有很多白蛙,我只不过是捉来卖而已。你说我的白蛙是用基因组编辑制造的,有证据吗?”凭借如今的方法手段,再怎么检查也无法证明这些白蛙接受过基因组编辑,无论多精密的检测仪器也分辨不出,因为基因组编辑是不会留下痕迹的。

经由基因组编辑而诞生的食品,还给我们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难题——如果只实施了对基因的破坏操作,那么就无法从客观上证明一件产品到底有没有接受过基因组编辑。如前文所述,如果仅仅利用基因组编辑将生物的基因破坏掉,那么效果跟自然界所发生的突变是相同的。即使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检查,也无法区分它到底是接受过基因组编辑,还是发生了突变。现在就以先前的白色青蛙为例,进行详细解说。

在庙会的集市上,有一个摊位正在售卖白色的青蛙,许多白蛙在水槽中游来游去。一位客人见到此景便询问道:“这种白蛙是怎么得来的?如果是利用基因组编辑所制造,那么在出售之前,是否针对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消费者的安全性进行过验证?”听闻此言,摊主回答道:“我家附近的池塘里就有很多白蛙,我只不过是捉来卖而已。你说我的白蛙是用基因组编辑制造的,有证据吗?”

凭借如今的方法手段,再怎么检查也无法证明这些白蛙接受过基因组编辑,无论多精密的检测仪器也分辨不出,因为基因组编辑是不会留下痕迹的。换成是基因重组之类的方法,因为或多或少会有基因片段被随机插入各个位置,所以一定能在基因中的某个地方找到痕迹。只要仔细检测,就可以分辨出是否为基因重组生物。但基因组编辑却只精确破坏目标基因,并且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连向导RNA和Cas 9也会被分解掉。所以任何人都无法反驳“这是自然产生的突变”这个借口。

难以否认的是,这种情形也很可能会发生在农畜牧产品上。到底该如何对待经由基因组编辑制造出的农畜牧产品,目前尚无世界通行的原则。长此以往,我们的餐桌上很有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摆满了接受过基因组编辑的食物。

日本农林水产省目前已开始通过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rpo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确认那些接受过基因组编辑的农作物目前开发的情况。OECD以欧洲诸国为核心,共有包括日本和美国在内的34个[14]国家加盟。加盟国相互之间信息共享,但公认的对基因组编辑技术最积极的国家之一——中国,却并非加盟国。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进行广泛的讨论——该如何看待接受过基因组编辑的农作物和畜牧产品?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它们才能作为食品获得接受?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不久之后必须直面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