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伪君子》与喜剧审美

《伪君子》与喜剧审美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描写了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贡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铛入狱的故事。喜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指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的这一类戏剧。可笑的对象对旁人无害,是一种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喜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是以令人喜悦或者发笑的形式来否定丑恶的东西,它的美感特征是“笑”。

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描写了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贡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铛入狱的故事。剧作深刻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丑恶,答尔丢夫也成为“伪君子”的代名词。剧中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鲜明突出,语言机智生动,手法夸张滑稽,风格泼辣尖利。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又意义深刻。令人发笑的东西基本上人人都喜欢,但是你知道喜剧是怎样引起我们的美感的吗?

喜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指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的这一类戏剧。它源于古希腊,由在收获季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演变而来。在喜剧中,主人公一般以滑稽、幽默及对旁人无伤害的丑陋、乖僻等形式来表现生活中或丑、或美、或悲的一面。关于喜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只留下几句简短而颇深刻的话:“喜剧所模仿的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较差’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坏’(或‘恶’),而是丑的一种形式。”可笑的对象对旁人无害,是一种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例如喜剧的面具既怪且丑,但不至引起痛感。许多相声小品演员长得并不美,甚至是丑的,但是这种丑又不会令我们感到害怕和恐惧,而是很富有“喜剧感”。这里把“丑”或“可笑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提出,其要义就是“谑而不虐”。不过这只是现象,并没有说明“丑陋或乖讹”为什么会令人发笑,感到可喜。近代英国经验派哲学家霍布斯提出“突然荣耀感”作为一种解释。他认为“笑的情感只是在见到穷人的弱点或自己过去的弱点时突然想起自己的优点所引起的‘突然荣耀感’,觉得自己比别人强,现在比过去强”。之所以说“突然”,是因为可笑的东西必定是新奇的,不期然而然的。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

喜剧通过自炫为美、自我揭丑、自我贬抑来揭示丑的本质,从而揭示生活的底蕴,使观众在嘲弄、讽刺的笑声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喜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是以令人喜悦或者发笑的形式来否定丑恶的东西,它的美感特征是“笑”。

但是“笑”并不是廉价的。引人发笑的原因如康德所言“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动人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背理的东西存在着”。《新杨白劳》之债权人与负债人的角色颠倒,小品《卖拐》之正常人到残疾人的无理转化,小品《主角与配角》之人为换位,都洇透着这种荒谬与背理。人们大都有这种心理体验:常常自认为比别人先见性地识破了笑话或背理情节的结果,当笑的结果尚未爆出时,心里先已期待自己的先见之明将被证实。有了这种心理积累,及至“包袱”抖出,或正中所料,或大出所料,即足获快感,进而获得美的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