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吃昆虫的动物视频大全

吃昆虫的动物视频大全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由于集体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彼此之间需要交流思想,于是,语言诞生了。在动物界中,的确有“语言”存在,这是一门非常引人人胜的学问。有些科学家,毕生都在和动物交流,记录、分析动物的“语言”,从中了解这些“语言”含义,了解动物是怎样交换感情和信息的,他们的工作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动物都会发出声音,这些声音往往成为动物之间交流信息的独特的声音语言。

动物语言之谜

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由于集体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彼此之间需要交流思想,于是,语言诞生了。语言的使用,促进了人类的思维,使得大脑更加发达。语言的使用,也促进了劳动经验的交流和积累,从而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那么,动物有语言吗?

在动物界中,的确有“语言”存在,这是一门非常引人人胜的学问。有些科学家,毕生都在和动物交流,记录、分析动物的“语言”,从中了解这些“语言”含义,了解动物是怎样交换感情和信息的,他们的工作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绩。

声音语言

许多动物都会发出声音,这些声音往往成为动物之间交流信息的独特的声音语言。例如蟋蟀能利用翅膀摩擦发出像乐曲一般清脆动听的声音来表现它们的种种“感情”。当雌雄相处时,声调轻幽,犹如情人窃窃私语;当独处一方时,它就发出高亢的强音来招引朋友。

声音传递信息作为昆虫的一种“语言”形式。昆虫虽然不能用嘴发出声音来,却可以充分运用身体上的各种发声器官来弥补这一不足。昆虫虽没有镶有耳轮的两只耳朵,但它们有着极为敏感的听觉器官(如听觉毛、江氏听器、鼓膜听器等)。昆虫的特殊发音器官与听觉器官密切配合,就形成了传递同种之间各种“代号”的声音通讯系统。

我国劳动人民早已对不同种类昆虫声音通讯的发声机理和部位有所认识。我国古籍《草木疏》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埤雅》上说:“苍蝇声雄壮,青蝇声清聒,其音皆在翼。”已明确地将不同昆虫的“声语”分为摩擦发声和振动发声。

东亚飞蝗的发声,是用复翅(前翅)上的音齿和后腿上的刮器互相摩擦所致。音齿长约1厘米,共有约300个锯齿形的小齿,生在后腿上的刮器齿则很少,但比较粗大。要发声时,先用四条腿将身体支撑起,摆出发音的姿势,再把复翅伸开,弯曲粗大的后腿同时举起与复翅靠拢,上下有节奏地抖动着,使后腿上的刮器与复翅上的音齿相互击接,引起复翅振动,从而发出“嚓啦、嚓啦”的响声。

摩擦发声大多是由20~30个音节组成,每个音节又由80~100个小音节组成。发出来的声音频率多在500-1000赫兹之问,不同的音节代表着不同的讯号。因此,音节的变换在昆虫之间的声音通讯联络中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八种蚊虫的翅振频率研究发现,不同种类、不同性别均不相同。八种蚊虫的翅振声频可达433~572赫兹,而且雄性明显高于雌性。农民有句谚语:“叫得响的蚊子不咬人”,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雄蚊是不咬人的。家蝇翅的振动声音频率为147~200赫兹。

大多数昆虫发出的声音是极小的,它们之间使用人类很难模拟的“语言”进行喃喃“私语”。但是,也有的昆虫能发出十分响亮的声音,蝉类就是它们的杰出代表了。雄蝉腹部有一个像大鼓一样的发声器,它们很像不知疲倦的“歌唱家”,夏季从清晨到夜晚到处都可以听到它们响亮的“歌声”。

昆虫中“声音语言”的巧妙运用与灵敏度,已有点像人类使用的“大哥大”,但其“语言”与听觉器官的相互作用,是否已具有人类发音与收音之间的那种密切连带关系,还需进一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