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黑洞吞噬恒星能量

黑洞吞噬恒星能量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黑洞不让任何其边界以内的任何事物被外界看见,这就是这种物体被称为“黑洞”的缘故。据猜测,黑洞是死亡恒星的剩余物,是在特殊的大质量超巨星坍塌收缩时产生的。所以,我们十分轻易地就可以观察到黑洞背面的星空,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样,这就是黑洞的隐身术。他发现黑洞周围的引力场释放出能量,同时消耗黑洞的能量和质量。所有的黑洞都会蒸发,只不过大的黑洞沸腾得较慢,人们难以察觉它们微弱的辐射。

很多人以为,“黑洞”就是一个“大黑窟窿”,其实不然。所谓“黑洞”,就是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强到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黑洞不让任何其边界以内的任何事物被外界看见,这就是这种物体被称为“黑洞”的缘故。我们无法通过光的反射来观察它,只能通过受其影响的周围物体来间接了解黑洞。然而,黑洞还是有它的边界的,即“事件视界”。据猜测,黑洞是死亡恒星的剩余物,是在特殊的大质量超巨星坍塌收缩时产生的。另外,黑洞必须是一颗质量大于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演化到末期而形成的,质量小于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是无法形成黑洞的。

黑洞

其实,黑洞只不过是一个密度非常大的星球,靠近它的物体都被它的引力所约束,不管用多大的速度都无法脱离。对于地球来说,以第二宇宙速度,l l.2km/s来飞行就可以逃离地球,但是对于黑洞来说,它的第二宇宙速度之大,竟然超越了光速,所以连光都跑不出来,因为射进去的光没有反射回来,我们的眼睛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只是一片黑色。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等恒星的半径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到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然而,实际上真正的黑洞是“隐形”的。

那么,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其实,跟白矮星和中子星一样,黑洞很可能也是由恒星演化而来的。

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获得与压力相平衡的能力。

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形成中子星。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中子星的总质量不能大于3倍太阳的质量。如果超过了这个值,那么将再没有什么力能与自身重力相抗衡了,从而引发另一次大坍缩。

这次,根据科学家的猜想,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至成为一个体积趋于零、密度趋向无限大的“点”。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巨大的引力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从而切断了恒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于是“黑洞”诞生了。

与别的天体相比,黑洞显得太特殊了。例如,黑洞有“隐身术”,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连科学家都只能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那么,黑洞是怎么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呢?答案就是——弯曲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可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弯曲。这时候,光虽然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传播,但走的已经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形象地讲,好像光本来是要走直线的,只不过强大的引力把它拉得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由于地球的引力场作用很小,这种弯曲是微乎其微的。而在黑洞周围,空间的这种变形非常大。这样,即使是被黑洞挡着的恒星发出的光,虽然有一部分会落入黑洞中消失,可另一部分光线会通过弯曲的空间中绕过黑洞而到达地球。所以,我们十分轻易地就可以观察到黑洞背面的星空,就像黑洞不存在一样,这就是黑洞的隐身术。

更有趣的是,有些恒星不仅是朝着地球发出的光能直接到达地球,它朝其他方向发射的光也可能被附近黑洞的强引力折射而能到达地球。这样我们不仅能看见这颗恒星的“脸”,还同时看到它的侧面、甚至后背!

“黑洞”无疑是上世纪最具有挑战性、也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许多科学家都在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想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不过,这些当代天体物理学的最新成果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考专门的论著。

根据爱因斯坦的能量与质量守恒定律。当物体失去能量时,同时也会失去质量。黑洞同样遵从能量与质量守恒定律,当黑洞失去能量时,黑洞也就不存在了。霍金预言,黑洞消失的那刻会产生剧烈的爆炸,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数百万颗氢弹的能量。

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甚至会爆炸。当英国物理学家史迪芬·霍金于l974年做此预言时,整个科学界为之震动。黑洞曾被认为是宇宙最终的沉淀所:任何东西都无法逃出黑洞,它们吞噬了气体和星体,质量增大,因而洞的体积只会增大。

霍金的理论是受灵感支配的思维的飞跃,他结合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他发现黑洞周围的引力场释放出能量,同时消耗黑洞的能量和质量。当黑洞的质量越来越小时,它的温度会越来越高。这样,当黑洞损失质量时,它的温度和发射率增加,因而它的质量损失得更快。这种“霍金辐射”对大多数黑洞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而小黑洞则以极高的速度辐射能量,直到黑洞爆炸。

所有的黑洞都会蒸发,只不过大的黑洞沸腾得较慢,人们难以察觉它们微弱的辐射。但是随着黑洞逐渐变小,这个过程会加速,以致最终失控。黑洞萎缩时,引力也会变大,产生更多的逃逸粒子,从黑洞中掠夺的能量和质量也就越多。黑洞萎缩得越来越快,促使蒸发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周围的光环变得更亮、更热,当温度达到l0℃~l5℃时,黑洞就会在爆炸中毁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