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线程工作

多线程工作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的确,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严格来讲人的「多线程工作」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平常所说的多线程工作,并非是这种「秒级」、「毫秒级」的「多线程」,而是指在一个「时期」内,会同时担负几种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任务,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同任务之间需要切换的「多线程」。我手头有一本《编程大师访谈录》,收录了 19 位编程大师的成长和工作的心得。这些高手的诀窍,与我的个人经验类似,都指向了多线程工作的秘

多线程工作

如何学会多线程工作?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准备先介绍一下心理学上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从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出发谈一谈应对之道。


的确,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严格来讲人的「多线程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任一个瞬间,人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这个注意焦点牵引了人的认知加工资源。但有时你会误以为同时关注了两个东西,其实是发生了注意转移的结果,即焦点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实际上还是一个串行而非并行的过程。当然有一种例外是,有些很熟练的技能,可以「自动化」地、不加注意地进行,那么就可以和其他事情同时做。比如你骑自行车,你的女朋友坐在后面笑,这时你的注意焦点保持在你女友身上,你和她聊天的同时,你的腿也在一刻不停地蹬,你不需要停下来是因为骑车不需要你的注意和认知资源。但如果此时突然前面蹿出一只喵星人,你可能立马就会把注意焦点给转移了。


当然我们平常所说的多线程工作,并非是这种「秒级」、「毫秒级」的「多线程」,而是指在一个「时期」内,会同时担负几种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任务,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同任务之间需要切换的「多线程」。「任务切换(task switching)」也可以算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课题了。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当你从任务 A 切换到任务 B 后,执行任务 B 的绩效要明显比非任务切换条件下执行 B 的绩效差,这个差异称为「切换代价(switching cost)」。切换代价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任务 A 留下的认知惯性,也就是我之前已经习惯了任务 A 的认知情境、反应方式,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 B 造成干扰,二是做 B 的时候需要对 B 进行认知重构,重新回忆起 B 的相关背景和信息,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不完整。


可现实就是这样,虽然不论从心理学还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这种需要任务切换的「多线程」的感觉很糟,效率很低,但我们往往没有选择:一个任务做到一半被打断,然后去做另一个任务,然后又被打断,又去做另一个……这里有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是:如果你是在非常投入和忘我的思考时被打断,那么你的「损失」和懊恼就会非常大,相反,如果你只是在做抄写一篇文档这种不动脑子的活,那么即便是频繁的中断也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如果你能选择好合适的中断点,中断就并不可怕,切换的损失也可以降到最低,如果说多任务工作有什么技巧的话,那么这个技巧就是「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


这个技巧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地剖析,区分出「容忍中断」的部分和「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然后用可保证的相对完整的时间去施行那些「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为此我提出了一般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


 Image


这是一个金枪鱼三明治,它有一个核心,就是金枪鱼肉泥,完成这个部分的努力我称为「核心思考区间」。事实上大多数任务都有一个至关重要、通常也是最棘手的部分,这个部分需要我们集中精力、非常专注地进行思考,然后将其破解,一旦这个部分被我们「吃下」,那么这个任务就已经完成了大半,余下的就是一些支持性的、补完性的工作(即「支持性思考区间」)和一些「体力劳动」(即「操作性动作区间」)了。


我自己工作中有一个习惯,就是拿到一个任务后,势必要先去找那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找到那块硬骨头,去啃下来,而不是先去做那些周边的打扫性的工作。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现在接到一个做 PPT 的任务,你第一步准备做什么?是先挑一个漂亮的主题模板吗?不是。是马上去百度谷歌查资料吗?也不是。正确的答案是:设计 PPT 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以及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然后,PPT 的架构就出来了。这个实施过程就是该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你不需要任何辅助,你只需思考,非常专注的思考,你要的工具,仅仅是一张纸和一支笔(你需要把你的灵感快速地记下来)。等你完成了这个过程,你可以选择继续填充具体的内容(「支持性思考区间」),也可以 break 一下,也可以去做别的工作,都无所谓。之后,等你在为这件 PPT 选择模板、寻找配图或者调整字体的时候(「操作性动作区间」),你并不大会介意被打断,因为你知道,这个任务在某种意义上,你已经完成了。


不瞒你说,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一张 A4 纸和一支笔,用我纯粹的、专注的思考,来设计它的「架构」。设计完成后,我吃了一顿晚饭,看了一集美剧,这个写作的中断并没有让我担心,因为我知道,即便我还没有在电脑上敲入一个字,这个答案,其实已经写完了。


我手头有一本《编程大师访谈录》,收录了 19 位编程大师的成长和工作的心得。我意外地发现,他们在编程时采用的策略如出一辙。例如曾领导微软公司 Word 和 Excel 开发的查尔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说:


「编程的第一步是想象。就是要在脑海中对来龙去脉有极为清晰的把握。在这个初始阶段,我会使用纸和铅笔。我只是信手涂鸦,并不写代码。我也许会画些方框或箭头,但基本上只是涂鸦,因为真正的想法在我脑海里。我喜欢想象那些有待维护的结构,那些结构代表着我想编码的真实世界。一旦这个结构考虑得相当严谨和明确,我便开始写代码。我会坐到终端前,或者换在以前的话,我会拿张白纸,开始写代码。这相当容易。我只要把头脑中的想法变成成代码写下来,我知道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


西蒙尼强调,想象的这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而后面的实际编写代码的工作反倒「相当容易」。同时为了保持专心致志,他一般会晚上编程,因为白天的多任务情况下,总是会被打断。


另一位顶尖的程序员巴特勒·兰普森(Butler Lampson)说,他通常「会在纸上记下笔记,然后开始编程」,或是「尽量用相当精确而抽象的语言写出构思的关键部分」。加里·基尔代尔(Gary Kildall)说:「我会先画数据结构,然后花很长时间思考数据结构;在开始编程前,我会一直思考整个程序的流程」。


这些高手的诀窍,与我的个人经验类似,都指向了多线程工作的秘诀,也就是说,你需要尽量挤出一段时间,能够进行专注不受干扰的、甚至达至「心流」状态的思考,以把最关键的「硬核」搞定。


这个方法背后暗含着这样一个逻辑:当我们不得不对一个任务进行分段处理时,我们并不应机械地按照时间段来切分(「今天上午 9 点至 10 点做 A,明天下午 1 点至 3 点继续做 A」),而是应该按照这个任务的内在逻辑来切分,于是当我们准备中断某个任务时,我们能尽量保证这个任务的某个逻辑单元已经完成了。即便我们在实施「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时,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


这就是我一直对「时间管理」及其方法不大感冒的原因,我认为它并没有击中问题的本质。事实上,我们要管理的并非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我们要管理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运用心智的意愿和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