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开信息时代的帷幕

揭开信息时代的帷幕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英国正为寻找有效的海上通信方式发愁,邮电部门热情地支持了马可尼的研究。1899年,马可尼实现了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无线电通信,海峡的宽度为45千米。马可尼表示下一步将努力实现欧洲和北美大陆之间越过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在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期间,他用电磁波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获得成功。

1895年,一位年轻的意大利人马可尼(18741937年)发明了无线电通信技术。

拥有一半爱尔兰血统的马可尼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13岁时进入意大利一所普通的技术学院,他对科学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1894年,马可尼在度假期间,从他的老师为赫兹写的讣告中知道了电磁波。一种强烈的内心冲动使他立即返回家中,将自家楼顶的小房间用做实验室,请弟弟当助手,开始进行电磁波通信的实验研究。

赫兹在1888年发现电磁波时,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只有几米远,当时在实验室中产生的电磁波特性与光很相近,但在专门研究电磁波的学者中很少有人尝试把它应用于通信。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马可尼遇到了3个难题。第一是电磁波接收器的灵敏度很低,收不到微弱信号;第二是电磁波难以绕过障碍物;第三是发射机的信号在周围迅速衰减,不能到达远方。

当时,人们已不再使用火花放电的方法检测电磁波,而是改用法国科学家布兰利1890年发明的金属粉检波器。这种检波器是一种填充金属粉末的小玻璃管,两头各有一条引线,当有电磁波时,金属粉末颗粒就会紧紧地靠在一起,使电阻减小;如果通过它使电池与电铃相连,那么在探测到电磁波时,金属电铃就会铃声大作。但是这种检波器一旦接收到电磁波信号,粉末就不再松开,因而无法区分莫尔斯电码的信息。马可尼设法使莫尔斯电码产生的电流通过电磁铁线圈,电磁铁会短暂地吸动一个小锤,轻轻敲击检波器,这样每次收到信号,粉末就会自动松开,以连续接收莫尔斯电码。同时,马可尼还改进了这种“检波器”,用镍粉替代锌粉,显著地提高了“检波器”的探测灵敏度。他为赫兹用过的那种发射机加上两块铁板,降低电磁波的频率,使它能够绕过地面的障碍物逐渐增大通信距离。

18959月,当马可尼试图拉开两块铁板之间距离的时候,发现通信距离显著增加。于是,他干脆把一块铁板插到地上,在另一块铁板上竖起一根长长的导线,这使通信距离达到了2000米。采用这种单独竖直向上的导线,是马可尼的创举,他把它叫作天线

天线成为无线电通信技术突破的关键,它既可使发射机的信号传向远方,又可汇集空间的电磁波信号,显著地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45 马可尼

当马可尼在父亲的陪伴下到意大利邮政部长官邸请求支持的时候,这位部长说:“意大利不需要无线电。”1896年,马可尼在母亲的陪伴下,带着他的无线电收发报机来到英国。当时,英国正为寻找有效的海上通信方式发愁,邮电部门热情地支持了马可尼的研究。1899年,马可尼实现了跨越英吉利海峡的无线电通信,海峡的宽度为45千米。

马可尼表示下一步将努力实现欧洲和北美大陆之间越过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一位大学教授十分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不可能的,电磁波像光一样传播,它不可能越过大西洋弧形海面凸起的230千米高度,除非在很高的高空悬挂一面与大西洋一样大的镜子,让它把电磁波从英国反射到美洲去。马可尼没有理会,继续改进他的天线、发射机和接收机,他在英国康沃尔海边建造了一座高57米的发射塔,而后又匆匆赶往加拿大的纽芬兰,在面向大西洋的海港山顶建造一个接收站,用风筝把接收天线升高至400米处。19011212日,马可尼收到了从大西洋彼岸发来的清晰的莫尔斯电码。

通过无线电技术,19061224日,圣诞节前夕,在美国新英格兰海岸附近穿梭往来的船只上,一些听惯了滴滴答答莫尔斯电码声的报务员们,忽然听到耳机中传来了人的说话声和乐曲声——朗读《圣经》故事、演奏小提琴和播放亨德尔的《舒缓曲》唱片,最后还听到了亲切的祝福声。

知识链接

马可尼生平

伽利尔摩•马可尼(18741937年),意大利电气工程师和发明家。1874年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市。他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在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期间,他用电磁波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获得成功。1909年他与布劳恩一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7年逝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