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比黑话还多的“别称”(古代年岁的别称)

比黑话还多的“别称”(古代年岁的别称)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襁褓”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小孩二三岁称“孩提”或“孩抱”。“龆龀”指的是七八岁的年龄。因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或髫年。女子十三四岁称“豆蔻年华”。“及笄”,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已许婚者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未许婚者,二十则笄。古代女子一般十五岁许婚,结发上簪。“破瓜”,诗文中习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之年”。“有室”,指男子娶妻。“耄”,老,年高。“期颐”,指百岁老人。

“年”和“岁”都有年龄的意思。年龄当然是用数字来表示了,不过在古代,有时候也会用一些词语来代替数字。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为“满月”,也叫“弥月”或“诞月”。直到现在,民间还有喝“满月酒”的习俗。小儿满月、满一百日或满一岁都称为“”。民间有“抓周”的习俗。

“襁褓”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这个时候的小孩子不会走,就只能老老实实被父母抱着了。小孩二三岁称“孩提”或“孩抱”。“提”的意思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小孩子会跑了,可是跑累了仍然想让爸妈抱着。

“龆龀”指的是七八岁的年龄。“龆”是指儿童换牙;“龀”是说乳齿脱落长出恒齿的过程。“黄童”,指儿童,因幼童头发呈黄色,故称“黄童”。“垂髫”,古时候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髫,儿童垂下的头发。因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或髫年。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而乐。”

“幼学”指的是十岁,《礼·曲礼》上说:“人生十年曰幼学。”“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古人认为十岁了就可以上学了,看来古人接受教育还是非常晚的,不像现在“胎教”盛行,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学习了。

女子十三四岁称“豆蔻年华”。豆蔻是南方一种很漂亮的花,诗文中常用以喻指少女,如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人们常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十五岁称“志学”,来源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男孩到了十五岁会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上成为一髻,所以用“束发”,指代十五岁左右的青少年。“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束发”后男子就应该努力学习,为成年做好准备。

“及笄”,女子十五岁。把头发梳成髻,插上簪子如成人,相当于男子之冠礼。古代女子已许婚者十五而笄,二十而嫁;未许婚者,二十则笄。古代女子一般十五岁许婚,结发上簪。也就是说,十五岁的男孩还是孩子,而十五岁的女孩就已经是成人了。

“破瓜”,诗文中习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之年”。“瓜”字拆开便是“二八”,“二八”一十六,“破瓜”便是十六岁。俗语称为“二八年华”。到了后来,“破瓜”被误传为“破身”的意思,也许是古代十六岁的女孩子差不多都已经为“人妇”的缘故。

古时候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行“冠礼”,就是束起头发戴上帽子,表示已到成年。初加冠,体还未壮,故称弱,“弱冠”就成了刚刚成人的代称了。

“而立”,指三十岁。这个词来源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壮有室”也指的是三十岁。《礼·曲礼上》说:“三十曰壮,有室。”“有室”,指男子娶妻。就是说人到了这时候已经心智成熟,可以成家立业了。

“不惑”,指四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天命”,指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岁而知天命。”“知天命”指的是“明天理、顺天意”,意思是活到这个时候应该明白许多道理了。“艾”,亦指五十岁。年至五十气力已衰,头发苍白如艾,故名。半百即五十人人皆知,但多指岁数,如年已半百,年近半百,年过半百等。

“花甲”,指六十岁。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子起,六十年成一周,因称六十岁为花甲。“耳顺”,亦指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句。“耄耋”,指七十岁到九十岁。“耄”,老,年高。《礼·曲礼上》说:“八十九十曰耄。”也泛指老年。“耋”,老,寿。六十以上曰“耋”,泛指年寿高。“期颐”,指百岁老人。百年曰“期”,保养曰“颐”。就是说,人活百岁只能养老了。

而到了今天,也有“花季、雨季”这样的别称,花季指十六岁,雨季指十七岁。此外还有“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等说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