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黑请点灯(古代的照明办法)

天黑请点灯(古代的照明办法)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人们的梦想,对现代人来说,停电一个小时都会带会许多不便。赶上地方大,人多的时候,比如天子议事、重大节庆,照明的大烛就换成了“庭燎”。“油灯”的出现,大概是在战国的时候,从此照亮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漫漫黑夜。有了蜡烛后,油灯又不算贵了。蜡烛轻便易于携带,油灯的气味不好,而且不好携带。真正的豪奢子弟,家里的照明都是大手笔。宋代的时候,有人发明了一种“省油灯”。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人们的梦想,对现代人来说,停电一个小时都会带会许多不便。那么在没有电的几千年里,古人的夜晚该怎么度过呢?照明就是个最现实的问题。

如果往前推,最早的“灯”,应该是火把。的确,在汉以前,正是以柴禾做灯烛,所以,点灯也就成了“举火”。到了汉代,才有了烛,但这个烛,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蜡烛,按照清代俞樾在《茶香室续钞十四》中的说法,“古人之烛或用麻或用木蓼或用胡麻或用脂膏”,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有了光源,不至于再烧“劈柴”了。要是生活比较小康而兼有小资情调的,大可以来个“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仿效风雅。

赶上地方大,人多的时候,比如天子议事、重大节庆,照明的大烛就换成了“庭燎”。在唐代的《明皇杂录》上说,“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灯影,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炬,连属不绝。”这个“庭燎”的制作,是用芦苇做心,用布缠绕,把蜂蜜灌进去,布的外面也涂上蜂蜜。这样不但质地坚硬,而且也耐用,不像火把那样烧得太快。然而燃烧起来,味道闻着定然不雅得很。

“油灯”的出现,大概是在战国的时候,从此照亮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漫漫黑夜。不过,像大多数的先进事物一样,开始的时候只能作为富人的奢侈品。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植物油,油灯用的是动物油,材料的来源是很有限的,要是再加上点香料什么的,那就更加昂贵了。在考古发掘中,出自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的墓葬里的“长信灯”,已经制作十分精巧。宫女的雕像跪在那里拿着灯,通体鎏金,璀璨夺目。灯盘、灯座和拿灯宫女的右臂是活动的,可以拆卸下来;灯盘中心有一个钎子可以插上蜡烛,灯罩与灯盘可转动开合,便于调节灯光亮度和角度。宫女的右臂为烟道,烟经底层水盘过滤后,便有烟而无尘,可减少室内的烟炱以保持清洁,这可以说是汉代灯具中的杰作,体现了古代灯匠的杰出的创造才能和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

一直到魏晋时候,贫穷百姓家里的照明设施,仍然用的是传统的老法子。有了蜡烛后,油灯又不算贵了。蜡烛轻便易于携带,油灯的气味不好,而且不好携带。真正的豪奢子弟,家里的照明都是大手笔。在《归田录》里说:“公尝知邓州而自少年富贵,不点油灯,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燃烛达旦。每罢官去,后人至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植物油出现之后,油灯就更不是什么奢侈品了。《齐民要术》就说,“种红花收子,既任车脂,亦堪为油”,“麻子科大,收此一实”,这足够让古人生产大量的油灯了。点油灯最好用乌桕油,依次为菜籽油、亚麻子油、棉子油和胡麻子油,桐油和桕混油为最下品。

宋代的时候,有人发明了一种“省油灯”。据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记载:“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故易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当时的油灯的制造材料一般是铜、铁、锡,下面有个底盘托着,中间立一个柱子,盛油的器具就是盏,放在柱子的顶端,用的时间长了,热油容易干掉,在盏内放上冷水,盏不热,油不干,所以就可以省油了,能源节省一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