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幼儿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婴幼儿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时间:2023-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症是严重的全身性的细菌感染。新生儿容易发生败血症,一方面因经过分娩过程时有感染机会,另一方面新生儿本身免疫能力差,皮肤嫩薄,皮下血管丰富等,所以细菌比较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尤其当脐部未愈合或发炎时,更易导致细菌侵入。因此,当局部症状不重,难以解释全身中毒症状时,应考虑败血症。孕母要做好产前检查,保证孕期健康和接生时无菌操作。孕母如有感冒,喂奶时须带口罩。婴儿如有皮肤感染、感冒、腹泻等,须及时治疗。

婴幼儿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本症是严重的全身性的细菌感染。由于细菌进入血液循环,不断繁殖及产生毒素而致病,也可以同时停留在某些脏器上,发生转移病灶。

新生儿容易发生败血症,一方面因经过分娩过程时有感染机会,另一方面新生儿本身免疫能力差,皮肤嫩薄,皮下血管丰富等,所以细菌比较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尤其当脐部未愈合或发炎时,更易导致细菌侵入。

临床表现

未成熟儿表现为厌食,拒奶,溢奶,虚弱,面色苍白,口周发青,体重不增长,体温不恒定,可以发热、正常或不升高。

足月儿(生后2~4周)多表现发热、精神反应差、吃奶不好、烦躁不安、皮肤老化等。

重症患者可出现不规则的体温升高,甚至高热,有明显中毒症状,面色苍白、发青或发灰,安静时出现心律增快、黄疸加重、可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常并发肺炎,可见呼吸增快、不规律、呛咳、呛奶,并伴有腹胀、腹泻和呕吐。有时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引起呕血、便血或因肺出血而死亡。早期病例往往局部病灶不明显,只表现为全身症状。因此,当局部症状不重,难以解释全身中毒症状时,应考虑败血症。

防治措施

虽然新生儿容易发生败血症,但了解了细菌入侵途径后,还是可以预防的。

孕母要做好产前检查,保证孕期健康和接生时无菌操作。对出生婴儿应每日清洁全身皮肤,大小便后清洁臀部,脐带未脱落前,要防止大小便污染,包脐带的纱布应消毒,脐部如有少许渗出或脓性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清洁脐部后涂1%龙胆紫,如处理无效应到医院就诊。避免用布擦口而损伤口腔粘膜。室内需保持空气新鲜。孕母如有感冒,喂奶时须带口罩。婴儿如有皮肤感染、感冒、腹泻等,须及时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