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热是体热失衡的表现

发热是体热失衡的表现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体热量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但并非所有营养物质都有产热功能,在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与矿物质等五大类营养素中,只有前3种有此能耐,专家给了它们一个特殊称谓,即产能营养素。其中脂肪产热量最大,每克脂肪可产热9千卡,其次为蛋白质与糖类,每克产热量约为4千卡,相当于脂肪的1/2。换言之,人体热量的主要提供者是肉、蛋、豆,以及五谷杂粮等富含蛋白质、脂肪与糖类的食物。

人为什么会发热呢?这得从体内的热量代谢说起。每天,人都要从食物中摄取足量的营养物质,进入体内后进行代谢,释放出化学能,其中50%以上以热量的形式用于体温的形成与维持。同时,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大脑、内脏、肌肉、皮肤等近千个器官,在不断进行功能运作,也会产生一定热量。比较起来,肌肉与肝脏产生的热量最多,前者产生的热量约占全身总产热量的30%,肝脏所产生的热量也要占全身总产热量的12%左右。以马拉松运动员为例,当跑达终点时,他的体温可以比起跑时足足升高l℃之多,其原因就在于长跑过程中肌肉长时间连续收缩产生了大量热量。这就是医学所说的人体产热过程,也是人体维持体温的热量来源之一。

余下的近50%的化学能何处去了呢?主要载荷于三磷腺苷(储备能量的物质,英文缩写为ATP),经过能量转化与利用,最终也会变成热量,并与维持体温的热量一起,加上体内器官功能运作产生的热量,由处于循环状态的血液运送到身体表层散发于体外(如皮肤),医学称为散热过程。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产热过程与散热过程处于平衡状态(医学称为体热平衡),因而体温始终能够保持在36~37℃。如果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就会升高;反之,一旦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体温就会下降,直到产热量与散热量重新取得平衡,体温才能重新稳定在正常水平。

人体热量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但并非所有营养物质都有产热功能,在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与矿物质等五大类营养素中,只有前3种有此能耐,专家给了它们一个特殊称谓,即产能营养素。其中脂肪产热量最大,每克脂肪可产热9千卡,其次为蛋白质与糖类,每克产热量约为4千卡,相当于脂肪的1/2。换言之,人体热量的主要提供者是肉、蛋、豆,以及五谷杂粮等富含蛋白质、脂肪与糖类的食物。此外,肌肉收缩也可以产热,运动时肌肉收缩强烈,因而产热也大,安静时只需维持姿势(如坐、站、睡眠等),产热量要小很多。如轻度运动时产热量比安静时增加3~5倍,剧烈运动时则可增加10~20倍。

激素对体热平衡也有不可小视的影响力,如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使产热量迅速增加,但维持时间短暂;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甲状腺激素)则使产热缓慢增加,但维持时间长。当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度过几周后,甲状腺激素分泌可增加2倍左右,代谢率随之增加20%~30%。

介绍了产热过程,再说说散热过程。人体散热有以下3种方式。

第1种方式是通过皮肤辐射、传导、对流与出汗来散发掉多余的热量,尤其是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大部分的体热都是通过皮肤散发掉的,出汗就是一种典型的散热方式。

第2种方式是呼吸,水分通过呼吸道蒸发掉。

第3种方式为大小便,散失的热量较少。

与成年人相比较,宝宝由后两种途径散失的热量比成年人要多,对体热平衡的影响也较成年人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