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爱,让批评也变得甜美

关爱,让批评也变得甜美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来,有一天,小王回家做作业一反常态的认真,爸爸妈妈夸奖了他,他忍不住将课堂上的事情告诉了爸妈。看到老师的关怀和尊重给了小王这么大的鼓励,小王爸爸对自己曾经的做法感到深深的内疚。他说自己也很爱孩子,但是以前却总是为孩子的调皮行为大动肝火。小王的爸爸受了老师的影响,改变了批评教育孩子的方法。

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肯定碰到过孩子不听话、犯错误的时候。孩子在成长,就不可能不犯错误。孩子不断“犯错误”的过程,正是其不断改正“错误”,自我完善的过程。假如不给孩子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变得疏于尝试、懒于动手、习惯依赖,性格也会变得自卑敏感、优柔寡断。犯错并改正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孩子犯错误无非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或者判断是非的能力有限,懵懵懂懂做错了事;或是曾经做错的事,父母没有重视,从而一错再错。可见,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如何对待很关键。让孩子明白错误没什么可怕,和他一起找到下次正确的做法,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反思,孩子会在自我修正的过程中逐渐成熟。

典型案例

小王的爸爸脾气暴躁,小王小时候比较调皮,没少被爸爸打,挨骂更是寻常的事情。我最近一次去他们家,小王慌慌张张地往外跑,一不小心,踢碎了角落里的一个小花瓶。小王吓了一跳,站住没敢动,小王爸爸从里屋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我预计将有一场风暴来临,正想着怎么劝小王爸爸,却看见他摸摸儿子的腿,仔细询问伤到哪儿了没有。确认儿子没事,他才松了口气说:“什么事这么着急啊?以后走路应该小心一点,真受伤了得多难受!”儿子点点头说同学在外头等自己,以后会小心。我诧异小王爸爸的改变,甚至觉得小王都乖巧了许多。

看着我疑惑的目光,小王爸爸告诉我是小王的老师改变了他的教育方法。原来,有一天,小王回家做作业一反常态的认真,爸爸妈妈夸奖了他,他忍不住将课堂上的事情告诉了爸妈。原来,老师在问某一个问题时,小王正在嚼口香糖,老师让他起来发言,他只好低着头,不说话,手捂着嘴巴,心想这样老师就会叫别人。没想到老师再次大声说:“刚才老师注意到小王同学在小组学习中非常认真,他有一个伟大发现,却不好意思说出来。现在我请大家配合一下,闭上眼睛再听他说,仔细分享他的伟大发现,好吗?”同学们十分好奇,全都闭上了眼睛。这时老师快步走到他身边,拿出一张小纸片,伸出手去,他只好吐出了口香糖!他十分害怕,但老师向他使了一个眼色。他就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发现。等其他同学睁开眼睛时,老师微笑着,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同学们还为他热烈鼓掌呢。

看到老师的关怀和尊重给了小王这么大的鼓励,小王爸爸对自己曾经的做法感到深深的内疚。他说自己也很爱孩子,但是以前却总是为孩子的调皮行为大动肝火。老师能巧妙地解决问题,说明自己的教育方式欠妥。从那以后,就学着改变。还别说,孩子竟越来越好管了。

专家解读

批评,也是一种爱

小王的爸爸受了老师的影响,改变了批评教育孩子的方法。在批评的过程中注意维护孩子的尊严,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发脾气泄愤,和孩子有了很好的沟通,并告诉孩子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做,这样从源头上消除了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可能性。孩子认可父母的教育方法,也慢慢学会了自我管理和约束,这样的教育才真正奏效。

对于孩子的批评教育,也是一门学问。“爱”是家庭教育中的唯一线索,合理的批评要从爱出发,以爱结束,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事为基准,以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尽管孩子每次犯错都有其特殊性,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方法,但只要家长能在批评或惩罚前,平缓情绪、冷静分析、对症下药,就能够避免相当一部分的伤害。批评只是手段,改错才是目的,一切手段都必须立足在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上,要有效但不能过激,掌握好批评的艺术,掌握好教育的艺术,那才是爱的正确方式。

好父母修炼

坚持动口不动手

体罚在家庭教育中原则上是禁止的,体罚只会让孩子暂时屈服于家长的威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认识,于教育来说,效果并不理想。批评的本意,是对事物发表意见,将自己的看法和孩子进行沟通,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可以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要坚决杜绝的。家长耐心劝导的态度,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做法,从而接纳并进行改变。

错了,没什么大不了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后急于帮助和开导,即便语气正常,孩子也能从家长的神态中感受到“糟糕,我犯了大错误了”。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孩子是在犯错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成长的。错了,没什么大不了,改正就是了。

曾经看过科学家斯蒂芬·格伦在讲是什么让他具有非凡的创造力时,提到了幼年时的一段经历。某天,他试图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牛奶,刚取出来就失手将奶瓶掉在地上,顿时厨房里一片狼藉。他的母亲闻声而来,然而,她没有发火,没有说教,更没有惩罚他。她说:“哦,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牛奶洒在地上,真有意思啊!好了,反正已经洒在地上了,在我们收拾干净之前,你想玩一会儿吗?我想,玩牛奶说不定也是很有意思的。”接着,他真的就玩起了牛奶。几分钟过后,他的母亲说:“牛奶是你洒在地上的,也应该由你来收拾干净。现在,我这儿有海绵、抹布和拖把,你想用什么?”他选择了海绵,和母亲一起将地板收拾得干干净净。接着,他的母亲又说:“刚才你拿牛奶瓶没拿住,这说明你还没有学会如何用一双小手拿一只大奶瓶。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在一个瓶子里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一个很好的搬运方法,使瓶子不会掉落到地上。”他通过反复实践,知道了用双手握住靠瓶口的地方,瓶子在搬运过程中就不会掉下来。

这是多么生动而又丰富的一课啊!科学家的妈妈并没有指责孩子随便去拿一大瓶牛奶,反而引导他从错误中发现乐趣,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妈妈用事实教导了孩子错误并不可怕,有时候错误正是通向新知识的路径。错误不可怕的思想会更好地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所以不要怕孩子犯错,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

先肯定,再批评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误,并非故意,一味责怪也不能改变事实。不如给孩子以积极的暗示,让孩子不会因此惶恐,然后再指出到底应该怎么做,或者陪孩子一起来改正。在肯定之后的批评,既保护了孩子某些正当想法或做法,又使孩子情绪不受破坏,更能接纳父母的教诲。

一次性纠正孩子的错误

孩子所犯错误,一般具有无意性,如果家长不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是错误的行为,必须改正,孩子可能会觉得犯错没什么关系,下次可能会再次犯错。应尽量做到批评、改错一次到位,这样改正比较容易。初始纠正不力,第一印象留在了孩子心中,以后再纠正难度会增大。

批评的声调和用语一样重要

孩子犯错误之后,家长要批评孩子,首先应该平静自己的心情。带着怒气批评孩子,孩子也会有抵触情绪,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批评过后要及时沟通,告诉孩子你为什么要批评他。家长告诉他们批评的理由,指出错在何处、分析为什么会错,提供改正的具体途径,便于孩子换位思考,真正提高批评实效。如果家长错怪了孩子,要勇于道歉。

成长小贴士

1.学会微笑着批评孩子,适当给孩子一个下台阶的机会。

2.讲一个契合孩子错误的小故事效果胜过直接的批评。

3.人无完人,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同时也给孩子改正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